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新思路的构建研究
2018-11-25卢香榴
卢香榴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新思路的构建研究
卢香榴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阐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特点和意义,分析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不够,甚至无法安排足够的课时;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无趣;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目标;教师专业素质较低,体育设施缺乏;教学考评体系刻板,衡量结果准确度较低。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构建高校体育教育大框架;转变原有的体育教育观念,让体育教育成为享受体育乐趣的途径;加快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队伍;细化体育项目,增加体育设施的财政支出,实现运动项目多样化;变革体育教育评价模式。对改革思路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强调与补充:整个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要有国家与社会的支持;高校体育教育大框架的构建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师的考评标准要增加思想道德指标;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在体育项目实践之前,体育教师应当对这些项目的运动方式、时间、器材的使用、运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紧急状况的处理都做以详细介绍;以学生作为改革的主导因素,避免因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当而增加学生负担;稳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能急于求成。
体育教育;教育改革;增强体质
1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与特点
相比于其他考试类科目,高校体育教育有着特殊的形式与意义,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中就提到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在《大学生体育课程标准》中,对体育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体育课程以学生身体锻炼为手段,在教学中融合体育理论知识的指导,以使教学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1 在课程标准中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1.1.1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度。这要求学生要能够保持一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同时能够结合自身的身体情况设计运动方案,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1.1.2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参与体育锻炼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一种或几种体育项目的技能或锻炼方法也是必须的。
1.1.3对于身体状况的提升。体育教育是为了获得强健的体魄,因此在锻炼中要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是否向好的方向改善,怎样才能向好的方向改善。
1.1.4对于心理的调节。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1.5对于社会关系的构建。在运动参与或比赛中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
1.2 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1.2.1课堂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相比于其他教学科目,高校体育教育实践性的特点突出,对理论的讲解往往伴有大量的实践。
1.2.2项目划分专业且详细。体育教育中所涉及的体育项目划分是有国际标准作为参考的,且同一大项里还会详细的划分若干小项,如体操里划分平衡木、球操、带操等。
1.2.3竞技性强。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多为竞技类项目,这是由于体育课程是根据体育比赛发展而来的。
1.2.4对设备器材的要求较为严格。体育教育的开展需要配备相关的设备与器材,相比于只需要课本就能完成授课的科目来说,对设备与器材的依赖性更强。
2 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
从建国初期对学生身体素质低下情况的发现,到现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倡导,国家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对于课堂教学的高校体育教育其意义在于几个方面。
2.1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知识教育,受到专业体育指导的重要途径
因为学生学业的负担,很多学生或进行体育锻炼,但对锻炼项目的选择和如何进行锻炼的理论知识,还是需要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获得。
2.2 高校体育教育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体育教育作为必修课中课堂任务轻,不需要记忆背诵的科目,它的课堂气氛轻松,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其他课程造成的压力。同时,在体育运动中大脑内啡肽的产生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从而帮助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3 高校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获得健康体魄的重要方式
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之外还有身体素质,好的身体素质不仅能帮学生清醒的头脑,而且对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和获得良好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2.4 体育教育教导学生合作与拼搏的精神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口号是体育精神的体现,高校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将这种合作和努力拼搏的精神贯穿与体育锻炼中,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塑造坚强人格。
2.5 高校体育教育为社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人力资源
高校体育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与否对今后参加社会工作的影响更为明显,无论是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的益处还是由参加体育竞赛形成的人格与合作精神,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都会很好的展现出来。在相较于未接受体育教育的人来说,在承受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保持清醒头脑,高强度工作的接受能力方面都具有优势。
3 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在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由于持续多年的体育教育中各种状况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高校体育课程中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展现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3.1 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不够,甚至无法安排足够的课时
在传统教育中因为体育成绩不计入学期总成绩或对成绩总体状况影响不大,因此学校对体育教育重视度不高,在安排学期课程时将体育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合理或首先安排重要课程,之后剩余课时安排体育课程,课时缩水严重。
3.2 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无趣
体育理论是建立在生物学、人体结构学、人体力学、运动医学等等多种理论的基础之上的,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而课堂实践部分因为器材和场地受限,多以跑步、跳远等运动为主,缺乏趣味性。
3.3 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目标
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对课堂内的体育锻炼内容安排过多,但未教授学生如何以专业的运动方法来锻炼身体和如何安排锻炼时间最为合适,这使得学生想要在课下 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能大大降低。
3.4 教师专业素质较低,体育设施缺乏
因为学校对体育教育的较低重视,体育课程的任教老师也得不到相应的关注,无论从薪资待遇还是深造评奖机会都远远低于其他科目的教师,使得从事体育教学人员的队伍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为学生提供的专业指导就更加不足。同理,体育设施的添置在学校财政支出中也占了很少的部分,甚至多年未添置新的体育设施,使得教师教学用具缺乏,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无法培养。
3.5 教学考评体系刻板,衡量结果准确度较低
传统的体育教育的测评以体育考试为主要形式,考核标准是设定速度、距离、数量等的范围与评分的关系,最终计算各项体育运动考试科目的综合分数,划分及格与不及格线。这种考评方式的标准主要根据国际高校体育测试统计结果得出的,但因为统计数据具有时效性,作为长远的标准测量结果并不准确,还是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变革。
4 改革的基本思路
为了改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状况,使体育教育真正在高校教学中发挥作用,对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了紧跟国际体育教育的步伐,完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对其他国家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进行了解是做出改革之前的第一步。
美国的体育教育发展较为完善,在体育课程中内容设置非常细化,各种形式的运动多达六十多项,能够作为终身事业发展的体育项目在其中占比达到近50%。在美国的大学校园中,专业的橄榄球、篮球、足球队比比皆是,这些运动队不仅配备了专业的教练,还有各种机会参加高校联赛,凭表现获得深造机会或奖学金。
日本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从幼儿园开始,学生就被要求在冬天着短裤上体育课和室外游泳课,以锻炼学生的毅力与身体的耐受度。但同时日本的学校还提倡快乐体育,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体验运动的乐趣,而不是以固定的指标来评价学生的运动量是否达标。
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4.1 构建高校体育教育大框架
美国的体育教育模式的优点在于将专业化体育教育贯穿教育全程,无论在体育项目的设置上还是在体育竞赛的专业度上都使的美国的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因此,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该摒弃原来的僵硬固化的教学体系,将体育提到与其他学科相同的高度上;实现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与专业化;对接中小学体育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竞赛项目,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体育竞赛队伍;为优秀的运动人才提供推荐渠道,使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4.2 转变原有的体育教育观念,让体育教育成为享受体育乐趣的途径
提出享受体育的口号,改变学生原来对体育强迫式教学的概念,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更好的发现运动的乐趣,从而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4.3 加快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队伍
将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放在同一水平上,给予体育教师组建运动队参加运动竞技赛的权利,同时将比赛结果与教师奖金或职称挂钩,使运动队与教师的利益相统一。同时,要引进更多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体育教师,调整学校教师结构,使得人员配置能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五项素质。
4.4 细化体育项目,增加体育设施的财政支出,实现运动项目多样化
除了传统体育课上的项目外,学校还应该紧跟国际体育发展态势,增加多种类别的体育项目,并配备相应的体育设施,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对项目进行选择,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4.5 变革体育教育评价模式
改变以前以体育考试为考评方式,以数量为评价标准的粗放型的体育教育评价模式,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肌肉量、肺活量等基本的身体指标为标准)、参加体育竞赛的表现、课堂内参与体育项目的活跃性及对所学体育项目技能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对体育教育的结果进行考评。
5 改革思路的关键点与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制定了关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后,还要对改革思路的可行性进行讨论,为了提高改革思路的实施可能,对改革思路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强调与补充。
5.1 整个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要有国家与社会的支持
只有国家的配套设施完善,并不断向社会宣传学生体育教育的新观念,对新观念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才能使社会对体育教育观念接受并且配合。如果没有国家与社会的参与,学校的体育教育观念的改变只会变成形式主义,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5.2 高校体育教育大框架的构建还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综合性大学中构建新的高校体育教育的框架效果更好。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来说,学生所学专业相关性较强,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也与专业明确相关,这样的高校在新的体育教育大框架下真正从体育中受益的学生较少,只能完成体育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综合性大学学生专业多样,对未来职业规划针对性不强,且学校学生数量较多,开发体育专业人才可能性大,效果也较为明显。
5.3 对体育教师的考评标准要增加思想道德指标
因为高校体育教师拥有组建队伍进行竞赛的权利,这是学校体育商业化的转变,运动队伍会为体育教师带来高额的经济效益,因此除了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要进行定期考评外,对体育教师的道德标准要更加严格。
5.4 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
随着国际体育赛事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运动竞技项目层出不穷,作为非体育专业的高校,还是要根据学校的地形地势和学生的兴趣来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避免出现虽然设备齐全体育项目众多,但学生参与度与器材使用频率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5 在体育项目实践之前,体育教师应当对这些项目的运动方式、时间、器材的使用、运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紧急状况的处理都做以详细介绍
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解仅限于受到关注比较多的项目,且对于其中的详细情况了解较少,因此在进行新的体育项目实践之前,体育教师应该向学生进行相关情况的介绍,然后做完热身运动后指导学生开始进行项目训练,在训练期间体育教师应当全程监护,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5.6 以学生作为改革的主导因素,避免因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当而增加学生负担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因此学生应该作为改革考虑的第一要素,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对改革内容的反映,随时听取学生关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体育教育改革以提高质量不增加时间为原则,避免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被占用,使得改革结果本末倒置。
5.7 稳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能急于求成
在进行体育教育改革之前,除了要制定改革的内容之外,还要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将计划目标分为若干步骤,预测每个步骤的时间,且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计划完成时间的影响,以便使整个体育教育改革稳步前进,避免出现改革不被学生接受,改革成果无法保持等不良后果。
6 总结
长久以来未得到很好提高的高校体育教育,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高校体育教育的差距后,更加强了我们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信念,从而使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向着专业化、多样化、趣味化发展,为社会提供充满活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宋骞.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4.
[2]谷茂恒.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道德的重新思考[J].时代教育,2014.
[3]刘巍.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服务互动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
[4]吴安君.浅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Ideas of PE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 Xiangliu
(Guangxi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ning 530222, Guangxi, China)
卢香榴(1983—),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健美操、啦啦操、形体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