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健康背景下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8-11-25韩学民

体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海口市场地设施指导员

唐 华 韩学民



大健康背景下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唐 华 韩学民

(海南大学体育部,海南 海口 570228)

分析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指出大健康背景下海口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建设的策略,为提升海口市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现状;问题;对策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全民健康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是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关于大健康发展理念的精辟论述,而全民健康作为健康中国的基本要义,其重要意义尤为凸显。体育健身运动是预防疾病、提升身心素质的基本手段,更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务院先后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体育运动逐步成为人民主流的生活方式,群众的健身内容丰富度与健身频次均呈现爆发增长态势的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为弥补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范畴研究的空白,促进海口市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对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这一关乎民生的重大课题进行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大力协同的努力下,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城乡居民健身意识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体育锻炼行为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社会体育组织、体育协会不断增加,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机制日趋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不断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机制不断成熟,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和水平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

表1 海口市近3年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概况

建设内容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体育经费 791万元 2174万元 3568万元体育组织 35个 42个 50个体育活动 30个869场次 21个427场次 76个1500场次

据海口市文体局了解到,截至2018年,海口市的公共体育建设逐年提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927人,按照2016年海口市户籍人口约167.03万人计算,每千人口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3.55人。注册的省、市级社会体育协会组织50余家,公共体育经费投入约3568万元,年举办各类大小体育赛事76个1500余场次左右(表1),如公共体育运动会系列赛事、公共体育系列运动推广活动、海口马拉松、徒步活动、以及海口市广场舞赛事等等。公众体育健身园点不断丰富,万绿园、世纪公园、白沙门、金牛岭以及人民公园的健身场地、器械、步道建设成效显著(表2)。此外,西海岸假日海滩休闲健身聚集区运动设施建设为海口市奋力实施公共体育计划作了有力补充。公共体育网络宣传平台(app)进入测试应用阶段,市民可享受在场馆线上预订、线上约战、找教练、公共体育活动信息、赛事报名、扫码维修健身设施器材等功能,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

表2 海口市公园绿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概况

公园名称体育设施建设内容 万绿园健身长廊2条、健身器材187件、健身步道3900米 世纪公园田径场1个、篮球场4片、标准足球场2片、小足球场8片、高尔夫球练习场1个、健身器材45件、健身步道和骑行道各1700米 白沙门公园健身长廊1条、健身器材38件、乒乓球桌3张、网球场6片、篮球场2个、门球场2个、高尔夫球练习场1个。 人民公园健身长廊1条、健身器材75件、乒乓球桌10张、门球场2个、羽毛球场1片、篮球场1个 金牛岭公园健身器材场地3处、健身器材46件、篮球场2个、羽毛场2片、户外乒乓球桌7张、排球场2个、儿童乐园一套

2 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问题

2.1 居民社区健身场地设施匮乏

较完备的体育场地设施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且齐全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体育锻炼的行为和习惯。据文体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海口市现有的25个街道(乡镇)建有体育健身设施,达100%;182个社区(行政村)中有178个社区(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设施,达97.80%。但从建设的名目来看,体育设施类别较为简单,大多是针对老年人的休闲体育器械和功能性器械,只能满足基本的身体活动需要,不适宜从事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因此从总体来看,海口居民区的健身场地设施类别和场地空间有待进一步开发提升。

2.2 公共体育服务经费来源单一

公共体育服务经费主要分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公共体育活动经费和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经费等方面。除私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费投入外,其余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专项拨款。据调查表明,海口市财政拨款至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近年来有所提高(表1),但对于一个160多万人口的省会城市而言,3568万的经费基本是杯水车薪。经费来源总量少且单一导致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后劲不足的现实,极大的制约着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

2.3 社会指导员服务意识薄弱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服务群众更好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缺乏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群众的指导效果评估考核机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群众的监督与激励的缺位,导致指导员工作懒散、指导效果不明显,此外除国家一级指导员免费发放一级指导员服装外,没有任何工资待遇,仅仅是依靠社会指导员的工作热情来开展工作,难以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积极的长期性,不利于群众体育服务工作开展。

2.4 公共体育活动组织机制滞后

调查显示,海口市公共体育管理机制有待提升,组织面向不同职业群体的体育活动较少。虽然今年来市文体局举办大众体育活动逐年增多,但是受众群体极为有限,而海口市居民的体育活动基本都是自发与家人、同事朋友组织体育活动,部分同一小区居民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单一的广场舞。究其原因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是主要的制约因素,海口是一个外来人口比重很大的旅游城市,虽然居民体育活动的意识与价值取向较为一致,但是不同文化背景和来自不同地域的居民其体育活动的方式途径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在这些社区住户中还有较大比重的“候鸟”,这些群体多来自全国各省市,居住时段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因此街道办事处或社区体育组织无法有效地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2.5 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

政府部门在群众性健身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等服务措施较多的是通过颁布文件、传媒平台等渠道。表明在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海口市有关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方面主动性不强,政府服务功能建构较为匮乏,一方面没有设立专门的公共体育服务领导机构,导致公共体育服务的有关决策没有具体的政府职能机构去跟踪落实;另一方面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势必制约海口市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的可持续发展。

2.6 缺乏公共体育服务评估机制

通过走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城乡居民了解到,目前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和监督反馈机制层面的建设仍然是一片空白。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对群众享受公共体育服务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另一方面没有建立除政府和群众以外具有话语权的第三方监督,以及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意见反馈途径不通畅等。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估体系没有建构,需要加快制定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评估和监督反馈机制来切实保障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3 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思路

3.1 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海南省公共体育实施计划(2016-2020年)》确立的发展目标,将海口市体育事业发展推向新阶段。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要充分夯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改善民生为宗旨,统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形成布局合理、便民惠民的场馆设施体系,实用快捷、知识丰富的体育信息体系,规范活力、组织高效的体育组织体系,政府主导、渠道多元的资金供给体系,保障有力、贴近民生的政策支撑体系,客观权威、途径通畅的监督反馈体系,切实提高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水平和质量,为海口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目标任务

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海南省公共体育实施计划(2016-2020年)》确立的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到2020年,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更加健全,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公共体育在推动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按照布局合理、实用快捷、规范活力、组织高效、保障有力、贴近民生的建设原则,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切实满足海口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生活需求。

4 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对策

4.1 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体育场地设施是满足群众体育生活的基础,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政府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和城乡总体规划,结合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和海南省实际,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制定公益性体育场地服务标准,完善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场地的补贴制度,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建设体育设施的资本进入机制和补偿机制。大力构建城乡体育场地设施网络建设,落实好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管理和高效利用。

4.2 拓展公共体育服务活动体系

充分利用海口市特殊区位优势与打造精品小镇、美丽乡村的重大发展契机,挖掘群众体育活动需求不同层次的海南黎族特色体育项目、海洋体育项目、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和低空体育项目,优化陆、海、空三维多轨并行发展。使城市社区体育、乡镇农村体育和旅游景点体育活动体系丰富而富有活力,塑造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多维助力海口市公共体育活动体系的快速发展。

4.3 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和指导员建设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是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由社会体育组织、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所构成,优化供给主体的重点,除了提升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和质量以外,更要注重在政府与群众之间发挥纽带作用的社会体育组织和指导员的建设力度,开放体育市场,鼓励社会力量、企事业、个体等参与服务体系建设,如充分发挥“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海南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及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支持全省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人群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以及单项体育协会等开展公共体育人才培训,使公共体育服务人才供给主体多元化。

4.4 创新发展数字信息服务平台

构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公共服务信息咨询平台。以多媒体、多网络、多终端和多平台的全媒体时代,通过智能手机、计算机等路径为特征的服务信息化,将使公共体育服务更智慧、更科学,人民群众享受公共体育服务会更便捷、更高效。

4.5 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环境

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支持是体育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海南省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案都比较宏观,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但对地方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缺乏明确、具体的政策支撑。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快制定符合海口市的相关指导文件、行动方案和专项法规,使海口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制度化,推进海口市公共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4.6 建立绩效考核与监督反馈机制

绩效评估是第三方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以及公众满意度的分析和评议,并对其管理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反映出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为确保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应当加快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考核机制,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使考核结果成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政府服务职能不断提高。

[1]付媛杰.以体育旅游综合体为抓手、大力推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7-6-9.

[2]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EB/OL].http://newsearch.hainan.gov.cn

[3]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7-2-7.

[4]王莉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成与标准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3):1-7.

[5]王凯珍,汪流,黄亚玲,等.全国性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基于学理层面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6-9.

[6]刘赐贵:举全省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健康岛长寿岛[N].海南日报,2017-05-14.

[7]戴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

[8]吴声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in Haikou C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Health

TANG Hua, etal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Hainan, China)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规划课题(HNSK(ZC) 16-25);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规划课题(2017-ZZKT-09);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Hnky2018—6)。

唐华(1982—),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与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海口市场地设施指导员
喜讯 我校古洁老师获海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中秋之夜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海口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盼头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山东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