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本科院校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执行状况分析——基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视角*

2018-12-05

体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广东体质标准

庄 巍 朱 岩



广东本科院校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执行状况分析——基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视角*

庄 巍1朱 岩2

(1.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2.广东金融学院体育部, 广东 广州 51052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为视角,对广东55所本科院校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广东本科院校在安排专人负责、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62]果上报国家、制定干预措施等方面执行情况良好,但在建立体质测试中心、学生反馈、校内公布、体测年度报告、执行学生评优评先与毕业相关规定、应届生总体及格率等方面与《基本标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建议高校回归人才培养质量工作重心,进一步完善体质测试中心建设,拓展其功能,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方面应实行“精准扶贫”策略;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以及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强化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宏观调控。

本科院校;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体质监测与评价

近年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在课程建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升科研水平、改善相关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进高教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打下了基础。但总体上,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体育工作水平差距较大,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1]。为此,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2],旨在通过对高校体育工作实践及其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工作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华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高等教育虽然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本科院校之间在办学类别、规模、条件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差异。可以预见,这种差异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广东高校实施《基本标准》产生影响。在《基本标准》颁布一个月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3]亦公布实施,两个文件的核心均指向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因此,从《基本标准》视角审视高校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执行情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广东本科院校实施《基本标准》两年来的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执行的总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广东公办本科院校与民办本科院校之间在执行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方面的异同以及与《基本标准》要求的差距,探寻影响因素,旨在为促进广东本科院校体育工作实践,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增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图1 广东省55所本科院校类别情况

截至2016年,广东省共有普通本科高校62所。根据本研究需要,仅将55所广东省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图1)。其中,公办普通本科高校35所,占63.6%;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所,占36.4%。不包括截至2015年尚未进行完整一轮本科教学的4所新建本科院校(广东东软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州航海学院),2所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院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所体育类本科院校(广州体育学院),共7所本科院校。

以《基本标准》第四部分“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对广东55所本科院校在《标准》组织实施、相应管理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教育部印发(教体艺厅函〔2015〕28号)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调查研究问卷》[4],对广东省55所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2.2 访谈法

对部分本科院校进行实地走访或通讯访谈,进一步了解该校实施《标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采集的文献资料、调查问卷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所涉及数据均截至2016年。

2 结果分析

2.1 广东本科院校关于《标准》组织实施状况

《基本标准》第13条对高校全面实施《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体测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完善工作条件,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及时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2.1.1 实施《标准》及建立体测中心情况

表1显示,广东55所本科院校全部开展《标准》实施工作,每年对所有本科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各高校均有体质健康测试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其中,公办本科院校有24所成立了体测中心,占公办本科院校68.6%;民办本科院校中仅25%的高校成立了体测中心;全省本科院校建立体测中心的比例刚过半百。其他高校多为成立体测工作小组进行该项工作,仅个别高校委托第三方机构代为完成体测工作。学生体质测试工作涉及数据采集、整理、上报、公告、反馈、归档、评价等环节,工作量大且繁琐,具有长期性,建立体测中心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体测工作的专业化进程,大幅提高体测工作效率,还能进行业务和功能拓展。如惠州学院等少数高校已开始面向校内教职工开展体测工作,在促进师生健康,拓展体测中心功能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尚未建立体测中心的高校而言,虽有人力、财力不足等原因,但也反映出学校层面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

表1 广东本科院校施行《标准》及建立体测中心情况

 实施《标准》体测中心类似机构专人负责 数量(所)百分比(%)数量(所)百分比(%)数量(所)百分比(%)数量(所)百分比(%) 公办本科院校3510024*68.61131.435100 民办本科院校201005*25.01575.020100 ∑551002952.72647.355100

注:标*表示经X20.05检验,差异显著。

2.1.2 体测结果上报、反馈与公布情况

面向学生反馈体测结果是体质测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制定个人健身计划具有积极作用。据表2,81.8%的高校通过校园网、移动终端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体测结果查询服务,近1/5的高校尚未达到体测结果查询的信息化。体测年度报告是对本校学生年度体质健康状况的整体、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建设性意见,为学校下一阶段体育工作开展提供决策支持。尽管工作量大,但极其必要。调查结果显示,仅六成高校形成了体测年度报告,这部分高校大多已建立体测中心;尚有22.9%公办本科院校和60%民办本科院校未能完成该项工作,应引起有关高校重视。

校内公布学生年度体测结果是对国家促进信息公开举措的积极回应,其意义在于引发学校广大师生对体质健康的关注与重视,获得校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从调查结果看,仅58.2%的高校通过校内会议、校内平台、校运会等途径通报年度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总体情况,28.6%的公办本科院校和65%的民办本科院校未进行校内公布。

总体看,广东本科院校均能够及时上报每年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但在学生反馈、校内公布、体测年度报告方面与《基本标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表2 广东本科院校体测结果上报、反馈与公布情况

2.2 广东本科院校关于《标准》实施管理制度状况

《基本标准》第14条指出,高校应建立健全《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2.2.1 建立《标准》管理制度情况

本次金安区的耕地质量定级对专家进行两轮权重征询,根据专家打分的均值和标准差,表示最可能的权重值与不同意见的离散程度。根据均值和标准差了解总体意见的趋向和离散程度,再经专家讨论,减小离散程度,最后确定最终权重[17-19]。

从表3看,广东省83.6%的本科院校根据《基本标准》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管理制度。从管理制度发布层级看,大多高校是由体测中心或体育部门、教务处发布《标准》实施相关通知,属于部门规章制度,仅少数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以学校行政公文形式出台本校实施《标准》管理文件,属于学校文件。《标准》管理制度大体上应包含成立体测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测试组织方案、测试成绩管理等内容,涉及测试组织实施、评优评先、列入学生档案、学生毕业等环节,需要学校多个部门和所有教学单位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落实。学者李定忠的调研结果显示[5],广东部分高校在测试前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这方面还不够,测试前一般学校基本上发个通知,许多学生对《标准》的一些要求都不清楚,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情况不了解,无法起到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的效果。因此,以学校文件确立《标准》管理制度,更能体现学校对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重视,对推进学校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将奠定良好基础。

2.2.2 体测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情况

将体质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能强化学生自身体质健康意识,也便于学校管理者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动态,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提供依据,更能为将来就业单位衡量人才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广东本科院校在执行体测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方面不容乐观,仅63.6%的高校予以执行,公办本科院校情况稍好于民办本科院校(表3)。

“哪个了?你说她妈想利用肖玉的死找固定工作?这也正常,你看她家穷的,她爸一身病,她弟弟还上着学。死人是死了,活人还得活着。”潘阳这小子开始玩儿深沉了。

2.2.3 学生评优评先依据执行情况

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对学生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为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旨在激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要重视自身体质健康水平,不断加强体育锻炼。调查结果显示(表3),广东本科院校91.4%的公办院校和80%的民办院校已将体测成绩作为三好学生和各类奖学金,甚至推免研究生的评选条件之一,12.7%的高校在评优评先过程中未能执行。对未能执行的原因,大多数高校在访谈中认为主要是教务处未能在学生奖学金等评审文件中将其列入。访谈中还发现,广大高校对于《标准》中关于体育奖学分的理解与执行存有疑惑,尚需国家政策制定部门进一步明确,以避免与其他相关政策相冲突。

2.2.4 学生毕业执行情况

表3 广东本科院校《标准》实施管理制度情况

《基本标准》对于学生毕业的相关规定自发布之始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极大反响。事实上,该条款与学校毕业率指标密切相关,广大高校在执行过程中确实遇到较大阻力,广东本科院校仅四成(表3)明确执行就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实际上,《标准》中各项目指标的及格标准较修订前有所降低,再加上毕业条件且为不低于50分,对广大学生而言可谓跳一跳就能轻松摘桃子,高校在实施该条例方面应不畏羁绊,迈出更为坚实地步伐。

2.2.5 应届生体测成绩及格率情况

《基本标准》还指出,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图2是广东本科院校2016届毕业生体质测试及格率情况。公办本科院校有12所达到测试成绩及格率95%以上,占34.3%,民办本科院校有8所达到测试成绩及格率95%以上,占40%,广东本科院校总体测试成绩及格率达到95%以上比例仅为36.4%,距离《基本标准》要求相距甚远。测试成绩及格率90%以下的广东本科院校与达到95%以上的比例一样,为36.4%,其中10.9%的高校及格率处于60%-79%区间,应引起重视。通常毕业年级学生因忙于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会忽视体育锻炼,虽然学者吕立等人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两所大学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标准》实施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三、四年级阶段迅速下滑的趋势得到控制[6],但从《基本标准》要求的视角,广东本科院校整体上对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度方面仍有待加强。

图2 广东本科院校2016届毕业生体质测试及格率情况

2.3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实施状况

2.3.1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列为学校办学水平重要指标情况

《基本标准》提出,高校应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中,广东本科院校近半数高校未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公办本科院校刚超过六成,民办本科院校不到40%(表4)。在对一些高校的访谈中了解到,学校工作报告及学校发展规划主要围绕学科发展建设,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几乎没有提及,反映广东本科院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在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方面,广东55所高校均显示将体育课程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体质健康状况方面有87.3%(表4)的高校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与上述学生评优评先依据执行结果一致。

选择“在课堂内对教材内容拓展讲解进行补充”的学生比例约为78%;选择“在课堂内开展文化主题教学活动进行补充”的约为81%;选择“在课堂外通过网络平台等线上方式进行补充”的约为80%;选择“在课堂外开展第二课堂等课外活动进行补充”的约为30%。在随后的随机抽样访谈中,笔者再次确认学生的选择意向,受访学生都希望能以多元的方式对文化导入教育的学习资料进行补充,尤其青睐使用网络平台等线上方式。而“在课堂外开展第二课堂等课外活动进行补充”选择比例较低的原因多为担心课外活动占用时间,影响课余生活和其他科目的学习。

大自然鬼斧神工,铸就了茅台独特的自然环境。勤劳的茅台人不断传承和坚守,形成了茅台酒独具特色的酿造工艺和质量品质,最终成就了茅台的辉煌。

表4 广东本科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列入学校办学水平指标情况

2.3.2 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制定情况

《基本标准》第16条要求,高校应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必要措施,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切实改进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从调研结果看,广东本科院校均能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其中,大部分高校采取分类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措施,例如,在教学中增加针对性体能练习和长跑练习;40%的高校采取了个别辅导形式,如举办体质测试辅导班(站);52.7%的高校采取增加锻炼项目,如将课余长跑、参与体育竞赛活动计入体育课成绩;举办体质测试达人赛、校园马拉松长跑活动等(表5)。这些具体措施值得各高校相互借鉴。

表5 广东本科院校制定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广东本科院校在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方面执行情况良好,但在建立体测中心、学生反馈、校内公布、体测年度报告方面与《基本标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3.1.2 广东本科院校在建立《标准》管理制度,将学生测试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方面总体执行情况较好,仅个别高校应进一步完善;但在将体测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执行毕业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的规定,应届生总体测试成绩及格率达到95%以上方面,过半高校达不到《基本标准》要求,情况不容乐观。

3.1.3 仅过半高校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广东本科院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方面,广东本科院校实施情况基本达到《基本标准》要求。

箭猪坡矿床的成矿作用受断裂活动、岩浆作用及地层岩性等因素控制,矿床形成均与花岗岩晚期阶段有关,为受构造裂隙控制的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铅锌锑矿床。矿区中主要工业矿脉矿化较稳定,矿脉的倾向延伸和SN走向延长还未完全控制。随着深度的增加,元素组合出现变化,在矿区的深部隐伏岩体附近存在层状矿化体。

3.2 建议

3.2.1 基本标准》是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估、检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广东本科院校应积极进一步加强、完善体测中心建设,在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测试宣传报导、信息公布、体测年度报告、成绩查询、学生辅导、档案管理、数据共享等方面拓展其功能,促进体质测试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同时进一步健全《标准》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与学校相关管理文件之间的协同。学校体育部门在有效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应采取“精准扶贫”策略,以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加强课余体育锻炼两条腿走路为抓手,以非体育人口和处于体质健康预警水平的学生群体为重点,促进其尽早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2.2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7],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8]。高校应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严格执行《标准》,将其实施情况作为构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的重要基础[9]。一方面,广东本科院校应回归学校人才培养重心,深入认识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统筹管理。另一方面,国家也应通过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以及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强化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宏观调控。

3.2.3 《基本标准》与《标准》实施过程也是对该制度合理与否的检验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难免出现局限性[10]。有学者认为[11],《标准》在测试项目、成绩评价、免测制度等方面没能体现核心素养,主张未来不应是“单兵突进”式的修订或调整,而是组成环形链条的聚合效应。教育主管部门应在下一阶段进一步完善《基本标准》和《标准》制度,尽可能避免不同政策出台前后不一致等制度缺陷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就《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答记者问.中国教育新闻网[EB/OL].http://www.jyb.cn/high/zcjd/201407/t20140708_589507.html.2014-07-08.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S].教体艺[2014]4号.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S].教体艺[2014]5号.

[4]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实施情况专项调研的通知[S].教体艺厅函〔2015〕28号.

[5]李定忠,黄德沂.广东省学生体质监测的异化与回归——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4):15.

[6]吕立,李卫国,边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实施效果评析——以广东高校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2):4.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8]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12]4号.

[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S].国办发[2016]27号.

[10]张强峰,刘花云,孙洪涛.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调整[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2):95.

[11]张强峰,孙洪涛,颜亮.核心素养视阈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8):68.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s of Students' Physiqu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Guangdong Undergraduate Colleges——Based on “Basic Standards for College PE”

ZHUANG Wei, et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Guangdong, China)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学科共建基金资助项目(GD15XTY04);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20131027)。

作者简介:庄巍(1976—),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广东体质标准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