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蹦床运动员启蒙阶段心理素质的训练
2018-11-25吴冰
吴 冰
论蹦床运动员启蒙阶段心理素质的训练
吴 冰
(广西柳州市体操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从事蹦床近二十年来的训练实践经验,论述蹦床运动员启蒙阶段心理素质训练特征;分析启蒙阶段自信心培养途径及如何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指出培养兴趣是蹦床启蒙阶段训练的关键性环节;阐述兴趣与启蒙的关系,指出启蒙就是培养兴趣,兴趣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蹦床;启蒙;心理;培养
素质是人体天生的生理元素和思维元素的质量,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个体先天条件为基础,在后天环境与教育活动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优秀运动员的成败取决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技术三大因素。身体素质是保证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运动技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是激活上述两者发挥作用的驱动力。大量的实践证明,运动员比赛的成功率30%取决于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如同技术训练一样重要,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是取胜的主要途径,而决不是在动作增减上做文章[1]。从现代蹦床运动员的成材过程来看,启蒙阶段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是蹦床系统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重要开端。本文从培养出世界级运动员肖金雨(2015年世界蹦床锦标赛亚军、2016年获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发世界级运动员奖章,2017年获天津第十三届全运会蹦床男子团体冠军),以及李宏腾、韦思宇、韦鑫辉、韦孟成、陈星宇、张振乾等一批国内知名运动员做起至今。作为他们的启蒙教练,启蒙阶段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他们登上领奖台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1 蹦床启蒙阶段心理素质训练的基本特征
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属性;它是运动员思维、情感、能力等各种精神活动的总和。在身体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是一种基础素质;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完善运动员在出色完成紧张而又复杂的专业训练和竞赛任务时所必须具有的各种素质和心理品质的一种教育过程[2]。所谓“启蒙”(Enlightenment)可直译为“使光明”,“‘蒙”原来是懵懵懂懂的,糊里糊涂,“启”就是把它揭开了[3]。启蒙、感觉、知觉是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运用各种训练手段,有计划地对运动员心理过程特征施加影响不断完善,以形成蹦床运动所需要的心理能量储备。而早期心理素质启蒙训练是为今后创造优异成绩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蹦床的启蒙阶段心理素质训练开始于6—7岁。这一阶段模仿能力强,学得快忘得也快,注意力不集中,争强好胜自制力差,容易兴奋但10分钟左右兴奋期就消退。在训练中一定要抓住其心理特征,多选用体育游戏渗透到蹦床训练中去,做到游戏要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及时更换内容,让他们在快乐的“玩网”游戏中进行兴趣培养,并在不自觉中逐渐掌握其技术水平,以形成专项所需的良好心理特征。蹦床由于受外型条件、柔韧、灵敏、协调、机体感知觉等运动素质影响,在各个阶段心理发展过程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表1是运动员成长历程心理素质训练的初级阶段,是他们迈向发展阶段的第一步(见表1)。
表1 儿童蹦床启蒙阶段心理特征
初级阶段(期) 要 求(训练) 特 点 训练初期阶段 家庭环境和父母影响,兴趣爱好广而不稳 发展兴趣爱好,讲述感人的故事,观看蹦床比赛有趣影片, 尊重儿童自然(6个月) 定、模仿力强、争强好胜、敢于表现自己。 发展规律,教会如何克服困难。 训练中期阶段 掌握一定的基本功动作,发展8种专项 巩固基本功动作、强化条件反射系统进一步发展兴趣爱好, 用蹦床知识(6个月) 运动能力,但进步后易骄傲,失利时信心 丰富运动员的思维,培养正确的理想和目标,树立自信心, 正确对待游戏不足,斗志不高,不珍惜动作的优劣。 比赛胜负从中观察、分析、摸清每名队员个性。 训练后期阶段 生理上兴奋与抑制受主观调节,基本功动 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间接动机上升为直接动机, 训练严格(6个月) 作技术已达制定的目标, 有定一经验,有个 要求自己,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创造良好的心理训的目标, 提高训练性,有一定经验, 但注意力易分散。 质量,提高注意力。
2 培养运动员持久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努力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在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都会表现出积极的指向,并持续而稳定地指向某一事物[4]。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员一旦对蹦床运动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持久集中的注意力和稳定的心理倾向,创造性地去完成更快、更高、更强训练方案。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兴趣特征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广泛,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对蹦床运动的认知还是很肤浅。如果教练员不能抓住队员的兴趣培养,使其感到厌烦或注意力疲倦,导致对蹦床运动产生敌对心理,最后很难再次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重视启蒙阶段培养运动员持久学习兴趣是运动员的成功要素。如何实施蹦床启蒙初级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持久的学习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经文献资料实践调查和个人执教成功经验的体会,整理出蹦床专项兴趣训练五套课课练习法;即:情境法、快乐法、游戏法、激励法、成功法等五套。在训练周期中选择什么样的兴趣训练法,以队员对蹦床课程进展情况而定。抓好启蒙阶段心理训练,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关键环节。罗马尼科马内奇是世界体操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就曾为兴趣不想练体操逃跑达七次之多;最后还是靠教练员的兴趣培养让科马内奇最终走上冠军的领奖台。蹦床启蒙训练,有其特殊规律和特点,如果教练员不设法引导运动员跨过启蒙这道门槛,而再好的蹦床苗子也可能放弃训练。所以教练在训练中应该组织好每次课,设计形式多样、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的组合练习,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注意力。要善于通过运动员的情绪、用力大小、动作速率等来判断是否专心投入训练,一旦出现“分心” 状态精神不集中就要及时变换训练的“花样”,使兴趣固定而不转移。
3 启蒙阶段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一个运动员自我价值的表达,它是一个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评价的标致[5]。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是激发潜能相信自己愿望能够实现的心理状态。自信心强的蹦床运动员与高超技术水平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将不利局面扭转成有利局面,在比赛竞争中保持镇静与平衡。如果运动员缺乏坚强的这一心理基础,要想实现取胜目标是不可能的。良好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能获得的,是以常年科学训练,技术熟练掌握,丰富比赛经验培养出来的,自信心的成长需要激励。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但经常屡遭失败更容易导致运动员的自我否定,会使队员灰心丧气,那还有什么信心可言呢?缺乏自信心是蹦床训练的大忌。因此,培养自信心快乐成功感受,体验完成动作后的成功喜悦,也是成功之母,它更加符合启蒙阶段训练的实际。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自信;成功体验是培养自信心最好方法之一,当队员取得成功而后产生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使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进入良性循环。让学生获得“我能行”成功体验。让他们坚信:“同样的条件,别人能成功,我也一定会成功。”对失败的学生一定要及时补救,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
4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即人格,它集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种品质于一身中广泛使用的一个基本概念。蹦床启蒙阶段是运动员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个性品质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运动员的一生。蹦床运动员的个性培养,除了家庭教育外,主要靠教练员利用环境的熏陶,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训练手段,使其成长为人格高尚、行为端正、技能出众的蹦床后备人才。众所周知,蹦床是一危险性大的运动项目,由于器械的特点,网面小,弹力大,蹦床比赛的技能动作是人体处于无支撑状态下,展现“升腾之美”与“空中芭蕾”。特定的评分规则规定,一套动作由8至12个预跳和10个动作组成。10 个动作除技术质量、难度系数上。空翻高度是蹦床裁判员评分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成套动作时间是反映运动员成套动作空翻高度的一个客观指标[6]。比赛中运动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空中停留时间越长,分值就越髙。一次动作失误和中断,即意味着成套动作结束。
蹦床、体操、技巧同属于技能类表现“难美”项群[7]。蹦床比赛中动作的“难美”,要经过千万次的锤练,这种单调枯燥重复的动作,会使任何有趣的事物变得乏味。教练员对基本动作以及动作连接都要体现出新颖的训练手段;不仅要求队员“学会”“会学”,直至使队员“乐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是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如:重复训练法、分解训练法、综合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游戏训练法、竞赛训练法以及动作示范法等等,以促使队员的坚韧、果断、自制、勇敢、团结互助等优良个性品质形成。在训练过程中都能体现出来。他们兴奋快慢,自尊心和表现欲强弱互有异,有的勇于拼搏不甘落后,有的情绪低落动态不稳定等,作为教练员不必强求一致,要善于观察了解队员不同的性格,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个别队员还要做专门指导,对其做动作时的错误,不应严词训斥,而应和风细雨地关爱学生。不同时期的训练阶段,队员的个性显示出不同的表现,蹦床训练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一般以基本技术和基本动作为主,通过视觉观察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把若干个动作结合成为整体成套练习,最后建立起动力定型。对于多血质的运动员,他们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等特点;初期阶段教练员应教好大动作不计教小细节,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大动作有力规范,以激发积极性的训练。而粘液气质的运动员,兴奋性低,变化缓慢,思维和言行迟缓。这时应多做些快速反应与发展灵活性的练习,调动其训练积极性,以促进运动员个性品质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5 结语
5.1现代蹦床专项训练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复杂的动态系统。儿童时期蹦床运动员启蒙阶段心理素质的训练,是现代蹦床运动发展需要,其对运动员未来参与专项运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应从培养运动员蹦床兴趣、个性品质、自信心特征做起;建立稳定的运动兴趣,挖掘最大潜能。
5.2蹦床启蒙阶段心理素质训练是运动员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期,培养这一良好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经过“千锤百炼”是达不到技术发展的要求。建议教练员,重视个体与个性品质差异,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清醒地认识到从“学会”转向“会学”,直至到“乐学”是我们“练人”的真正归宿。
[1]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1998:446-449.
[2]心理训练的解释--CNKI知识元数据库[EB/OL].
http://define.cnki.net/WebForms/WebDefines.aspx?
[3]“启蒙运动”的教学研究[EB/OL].
http://www.pep.com.cn/gzls/jszx/jxyj/jxlw/200910/t20091010_605497.htm.
[4]彭玫等.兴趣对培养儿童体育能力和习惯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66-68.
[5]陶煌成.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J].体育科研,2001(1):22-29.
[6]李艳翎.中国竞技蹦床运动现状及水平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7):32-34.
[7]周曰智.中国蹦床项目制胜因素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5):69-72.
On the Training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rampoline Athlete in the Initial Stage
WU Bing
(Liuzhou Gymnastics School, Liuzhou 545004, Guangxi, China)
吴冰(1982—),中级教练,研究方向:蹦床训练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