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视角探讨语言学习、阅读的必要性

2018-11-24金小雨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语言学习教育环境阅读

金小雨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语言的丰富程度不言而喻,语文课程的学习贯穿每个人学习生涯的始终,不仅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感、文艺感,而且还有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语言学习、语言阅读至关重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成为了关键所在。

关键词 语言学习 阅读 熟读 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至少要认识到这并不是学习生涯中唯一值得去做的事,尤其是在语言类科目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更重要。

1当前学生在语言学习和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的学习阶段,三年级到四年级是一个质的飞跃,忽然之间发现,作文并不再是几句话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了,它变得讲究逻辑、讲究情节、讲究人物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比较惆怅自己的孩子怎么才能够写好作文的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诸多家长会给孩子买作文参考书,要么死记硬背,要么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言不搭后语,这实际上就犯了一个大错,语文这一学科作为语言类众多学科之一,它的学习和进步并不在于你记住了几个名言警句,不在于你会用多少的修辞手法,而是在于你平时在语言学习和阅读方面对质的追求和对量的积累。而现阶段大多数中小学在语言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这一点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的授课内容只是围绕书本上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听到了,至于是否听懂了、是否读明白了就未可知了,个别课文内容会要求学生背诵,甚至会出现学生在不理解文章意思或没有熟读的基础上开始死记硬背,这不仅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容易遗忘,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课上没有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下也没有任何收集学生在语言学习、阅读方面的反馈,长此以往客观上来说学生语言类学科提分难度增加,主观上来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将大打折扣。

2培养学生良好语言学习、阅读的必要性

2.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其在写作方面会存在诸如思路不清、技术拙劣等问题,但是随着不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端正阅读态度,这一问题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没有。阅读、写作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2.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

大多数学生在童年时期表现非常好,诸如勤学好问、聪明伶俐等美好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学生,但是当他们到了少年时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现出智力下降、头脑不灵活,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会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实际生活当中会存在这样的孩子,他们并没有在完成作业这件事情上花费更多的精力,但是他们的成绩并不落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有过人的才能,而是他们有比较强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培养学生语言学习、阅读习惯的策略

3.1挑选阅读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阅读方法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常见的阅读方法有熟读和博览。熟读指的是就某一个文章进行深度、细度,对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进行剖析,有利于学生能够从结构和中心思想等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解文章,但同时也应该注意的这种方法耗时比较长,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就中小学的语文课本而言,很难做到每一篇都采取熟读的方法;博览指的是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作者对同一件事情所表达出现的观点或思想情感,例如针对“家”这一主题而言,朱自清先生可以透过父亲的背影来体会家的内涵,而余光中先生则通过一张小小的船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同样的思想感情,却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和展现手段。巴亚德在《不用读完一本书》一书中曾阐明这样的观点:“大部分对数的评论,表面上是在谈论那本书,实则不然;真正在谈论的,是塑造出当代文化的其他书籍。”我们在谈论书的时候,如果忘记了情节和内容,甚至这本书你没有看过,只要把握住书与书之间的关系,就仍然能把握住这本书的定位,了解它大概会讲什么。这些都是博览所带给人们的好处。通过博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思想的多样性,知识的丰富性,甚至可以进行作品之间的对比和鉴赏,有利于发现和总结规律,为自己后期的语言类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际上熟读和博览并没有本质上的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之别。当学生无法花大量精力阅读时,不妨选择广泛涉猎。陶潜有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由此可知,不求甚解也可为好的读书之法;但是就语文教材中的某个重点篇章或课文的时候,就适合采用熟读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词句、段落进行记忆。

3.2训练阅读方法

训练的内容要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操作要领和具体的阅读方法为基础,用于指导单篇阅读或多篇连读,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遇到个别生涩难懂的地方,应该重新联系上下文并根据文章主题再次进行理解和分析,达到熟练运用阅读方法的目的,而不要过于依赖教师“尸体解剖”式的讲解,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读书笔记,彼此之间可进行交流和探讨。

3.3以课内阅读为基础,拓宽课外阅读量

(1)阅读名著。对于一个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静下心来安安静静的读完一整本名著。例如语文课本上可能会出现关于《水浒传》的某一个章节,学生可以以该章节为基础,搜索和收集跟该章节有关的人物、情节有关的线索,即便是学习《水浒传》中的某一章节,对其整体故事大纲有一定的了解。

(2)阅读报刊。中学语文中会逐渐涉及到很多社会类内容,如新闻单元、通讯单元,在学习这两个单元之后可以多阅读一些权威的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就同一件事情对比多家新闻报道,从中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阅读能力、总结能力,最后尽可能的引导对整个事件的发展结果进行追踪,从而养成良好的报纸阅读习惯。

(3)阅读期刊。有些文章的艺术水平和思想内容比较高的期刊,如《读者》、《意林》等,与语文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课本教材与期刊中的内容可以通过话题、题材、体裁等进行互动,在开放的文化文学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择优选择合适的文章,不仅仅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阅读习惯至关重要,不仅仅可以提高语言类学科的成绩,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类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阅读能力。阅读总是给人们带来好处繁忙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忽略了阅读,知识的普及又让人轻视了阅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应该在课余抽出时间去阅读,去照顾长时间被忽略的、寂寞的、充满想象力的、诗意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李强.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8(26):125-126.

[2] 蒋丽叶.浅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43.

[3] 卢衍黄.发展语言思维,培养阅读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5):50-53.

[4] 曲韬君.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应用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4):47.

[5] 冯展君.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解读《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J/OL].圖书馆论坛,2018:1-2.

[6] 张丽华.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现代化的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8(27):22-23.

猜你喜欢

语言学习教育环境阅读
扎根语言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让英语教学闪现创新智慧的灵光
改善阅读障碍儿童的英语拼写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