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职场社交

2018-11-24刘维田彬石一星

消费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有效性研究新媒体

刘维 田彬 石一星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迅速普及,社交网络迅速扩大,而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以及众多用人单位职工关系紧张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本文旨在通过浅析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职场社交,以期为相关读者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 职场社交 有效性研究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而根据小世界效应的内涵可知,在社交网络中的任意两点间的平均距离会随着网络格点数量的增加而呈现对数增长,并且拥有明显的集团化特征。可见,随着社交网络的扩大,网络结构的节点联系仍会很紧密而不是更松散。

据CNNIC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30-39岁群体达到了23.5%;在职业结构方面,学生群体占比25.4%,职业人员占比达到35.9%;在收入结构方面,月收入在中高等水平的网民群体占比最高。月收入在2001-3000、3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分别为16.6%和22.4%。呈现向高收入群体扩散的趋势。

由此可见,新媒体在职业人群中尤其是刚入职的职员中的社交应用比较广泛。职场社交无疑是社交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的浪花越卷越盛的背景下,能够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职场社交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过新媒体进行职场社交知识建设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全球各地的信息资源得以共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可以利用新媒体对各大高校开设的相关网络精品课程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一些成功人士的职场经验,办公室心得进行经验交流或咨询,以及从各个行业相关权威人士的专题讲座中寻找经验等。在此期间,不但要进行大量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自己需要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自觉抵制“庸俗关系学”、“拜金主义”、以及“人情风”等不正之风。及时纠正“以自我为中心”、“送礼升职”等错误导向。

二、通过新媒体进行职场社交的行为实践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用人单位员工沟通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本也越来越低。从而使人际沟通的效率大大增强。“网络聊天工具”、“微信”、“QQ”、以及“微博”等都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交往工具,然而这些工具不免带有网络虚拟性、过度开放性等弊端,容易导致员工之间的交往角色错位以及诚信意识的缺失,从而会有可能间接导致用人单位组织架构的不合理,使信息传递出现不流畅等问题。此时,应该准确利用新媒体组织扁平化、沟通碎片化、及时掌握他人动态以及节约沟通成本等特点来弥补人际网络构建中信息传递不流畅等问题,扩大管理幅度,简化琐碎的管理层级,缩短管理路径,下放企业权利和资源,避免上下級信息传递的失真和落后。

在企业人际网络中,对不熟悉的人需要加深了解,尤其是对方的专业背景、工作范围和兴趣爱好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自身对对方的了解,增加话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让对方了解自己。除了通过移动互联社交工具交流了解外,还可以通过浏览对方的朋友圈等方式了解对方正在做的事,喜欢做的事以及之前做过什么事。尽管现实社交会随着时间地理环境变化而变化。但是新媒体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重构,形成人际网络空间与时间的重叠,从而帮助人们加深职场社交。

综上,新媒体的介入的确可以有效的进行职场社交,及时掌握他人动态并且节约社交成本,从而提高自身在人际网络中的社交地位,但无论如何,用心比套路重要,新媒体再便利也只是我们的社交工具,良好的职场社交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我们用心对待。

猜你喜欢

有效性研究新媒体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