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意境创造

2018-11-23杜焱

美术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写生

杜焱

【摘要】本文对绘画作品中的意境表达进行了梳理和研读,并以油画风景创作作为切入点,对油画中的意境的表达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笔者自己的油画创作实践,分析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这一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如何使用绘画语言在创作中表达自我意识和自身的情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美。

【关键词】油画风景;写生;意境创造

近几年,笔者将油画风景创作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写生又是油画风景的主要创作模式之一,所以在画画之余,也常常思考关于油画创作的问题,自然就联系到了这几年国内油画界讨论得较多的油画民族化问题上。外来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的良性发展,首先要与本土文化充分融合,更多表达东方的精神和审美意蕴,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追求、审美要求用油画语言把中国情怀表达出来,这是油画教育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写意油画在中国的方兴未艾,很多油画家在油画民族化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不少画家常常在自己的作品名字中冠于“写意”“意象”“意写”的字眼。笔者认为,大家其实都是同一个主张、同一个意思,而这就是“中国精神”,是中国人对自身审美趋向的理想和愿望。可以说,油画的形式是基础和外壳,中国精神是核心。中国的艺术精神中多讲究一个“意”字,多少与中国文学艺术中常说的“意境”有一定的关系,古人王国维提出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写情是画家情感与审美观念、理想与客观场景的完美融合,是绘画表现的最高境界,也是衡量艺术作品艺术美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意境的文化内涵及在风景写生中运用的必要性

“意境”一词在唐代就被用于文学创作与批评理论上了,而被用于绘画上则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宋和元。“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艺术作品应该是心灵的物化,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艺术家的风景创作,不仅是对自然物象的客观描绘,更是画家对大自然主观情感的抒发,是画者关于“大自然”审美的视觉传达。画家在风景写生前先要感受到风景的意境,然后进行构思创作。画者对风景只有客观感受而没有主观感染,画中必定无所追求和空洞,所以我们应该在绘画前多做些时间和心理层面的观察、感受和构思。直接与自然景物对话、交流,把藝术家的主观感受移情入景,使其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抒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做到了这些,即便没有情趣的自然景物也会因作者个人情感的移入而变得鲜活起来。所谓主观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认的心理反映,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态度,如欢快、伤感、嫌恶等。我们常常到茂名市的博贺渔港写生,笔者创作了以博贺海边为题材的系列作品,通过不同的画面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在创作《博贺渔港1》(图1)时,笔者观察到渔港大渔船装卸区以及那旁边停泊的小渔船,给人一种收获的喜悦之感,所以创作时笔者自然将轻快喜悦的情绪融入画面之中,创作出的作品都充满了轻快和朝气。而在渔港的旧船拆卸区域,已经退休的破旧渔船给人一种破落沧桑之感,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都是沧桑凄美的(图2)。所以我们在风景写生时应该深谙自然神韵,融入画家情感,努力营造画面的意境美,从而获得风景写生作品理想的画面效果。

二、意境营造的方式

如何在风景写生油画画面上表现意境美,笔者通过对多年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在油画创作上无外乎有以下几种方法:取材之意;布局之法;色彩之境;笔触之美。

(一)取材之意

很多油画家在风景油画写生时,认为油画风景写生只是基本功的训练,仅是习作而已,觉得主题性比较难表现。其实不然,取材也是油画风景写生之关键,题材也能明确地显现出画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我国写意油画领军人物张新权老师,他的《姑苏园林》系列作品,用简洁的色调和有思索的画面构成营造了一种神秘感,成了一种有诗性及历史意味的述说,让他的作品带有历史沉淀感和现代性的独特意境,艺术家以景物图像来探究和感悟过往时代的气息,记录历史的变迁。

(二)布局之法

布局之法自然是指画面的景物组合构成,即我们常说的构图,具体包括画面的位置经营、色块的大小安排、景物的虚实处理、画眼的设置等。在写生过程中画者不应该对着景物照抄,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取舍,营造理想的画面效果。在这里特别是说到“虚实”,因为它是中国绘画意境营造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我们在油画风景写生作品时,可借用国画山水画中虚实留白的处理,通过对“虚实”的巧妙运用来营造画面的意境。见过写生名家王克举老师的现场写生就明白,他的画面基本推开原景物重新组合,画家赋予了它们自由的韵律组成全新画面构成,对大自然萌发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在画面表现更加明显。

(三)色彩之境

色彩在表现独特的审美意境方面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表达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对事物的某种情调。中国古代画家在表现色彩方面达到了一定高度,画者通过画面的色彩表达对事物的情感,也让观者从画面色彩去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和画面的色彩美感,借助画面色彩去体会画家的思想精神,获得更多审美感受。当下油画写生作品则过多强调主观色彩,而不照抄景物色彩,油画家们往往都是按画面需要表达的情感色彩重新重组画面色彩的构成。南方油画风景画派张冬峰老师是善用色彩的高手,南方风景开眼都是绿色,许多人见此一片绿,往往无从下手,但张老师神奇般地利用灰绿这种色调表现南方最常见的田园风光,用细微色差变化的绿色系列,将南方一些不起眼的小景,利用色彩韵味营造成朦胧诗一般的意境,从而展现出运用色彩来表达独特的审美意境的这一特点。

(四)笔触之美

中国国画多强调笔触,用笔触来表达画面境界。其实西方画家也一样,当然此处的笔触之美,不单是笔触线条,还泛指画面的各种肌理效果。如写意领军人物戴士和老师提出的“一支笔”,他强调一笔一画在画面留下痕迹,“笔笔见笔”地建立起画面的结构。“见笔”就是毫不含糊的用笔触线条直击形象的本质与特征,使得他的作品笔触线条与笔触肌理与形体很贴合,画面尽显痛快淋漓。这些灵动笔触呈现出景物图像的生动,让人能够看到画面背后的精神。

三、内功的修炼是切入传统文化审美范畴“意境”的关键

如何在风景油画语境中切入传统“意境”之美学,需要我们强调内功的修炼。在今天的写生创作潮流中,我们不能忽略了对油画本体规律的研究,也不能忽略了对中国审美精神的研习。首先,我们要研究西方传统绘画的表现规律,研究传统绘画具象造型。西方绘画的直观性、直接性使其富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注重的是真与善,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再者,特别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理论的研习,体会中国艺术之道。中国传统绘画含蓄内敛、意境深远,注重的是美与善,强调艺术对于性情的怡养功能,我们要用中国人的观察和表现方式来呈现画家个人的性情。且中国传统绘画有很多特点,我们要善于吸收,向传统学习。

同时,我们要加强画家个人修为的锻炼。深厚的文化修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画家必须对各种相关领域学问进行学习与探索,从而形成文化积累和沉淀,达到一定的思想修为与境界,这些就会直接影响到绘画作品艺术层次的高度。有些画家凭借艺术天赋获得了技巧上的成功,但是由于缺乏文化底蕴支持,也只能昙花一现,很快成了平庸之辈,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绘画名家,无一不是在多个相关领域有着较全面的修为和学识,诗词书画印样样精通,当代有成就的画家,很多也不局限于专业领域的研究,而是在多种学科领域都有研究和建树。如陈丹青先生早年以油画《西藏组画》名扬美术界,但近年他却以公众知识分子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他出版文学著作十多部,且做很多演讲、访谈,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问题提出独特见解,可以说是学者型画家。又如油画名家戴士和先生,他到外地写生,總喜欢借来当地的县志、州府志来翻翻,了解当地民情风俗、历史人物及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知道得越多,眼前景物越发清晰明亮,下笔越肯定,创作出来的作品越有看头。因为画面里述说了不少背后的故事,所以他的作品显得鲜活且深沉。

油画风景写生,由于需要在写生现场完成,创作出来的画面能有意境美,更考究画家各方面的才情。因此,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功是“意境”生成的源泉,是油画风景写生语言导入传统文化审美“意境”的关键。

四、创作油画风景作品导入“意境”自我实践述析

笔者多年来在写生油画风景作品时,强调将“意境”作为创作的第一要素,在实践中摸索前行,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了解创作背景,巧用留白的画面布局营造意境。当创作《矿坑故事》(图3)这幅作品时,首先要对矿坑这个景物有所了解。这个矿坑可以说有了它才有了茂名市的诞生,在贫油年代,这里发现了油页岩,但经历了几十年的过度挖掘开采之后,这里形成了一个几公里长一百米深的伤疤,造成了环境破坏。这个矿坑承载着太多诉说的故事,怎样用画面表现这些故事呢?用上下均衡分割的画面构成,借用天空的“留白”,滤去了各种无关紧要的景象以及光色色彩变幻的丰富性,用较为主观的黑灰色调,轻描淡写营造了一种空灵的意境,让人置身在历史的时空中。矿坑在岁月长河的流逝中逐渐消失了昔日的浮华与喧嚣,留下只有历史的空寂和玄思。这幅画主要在题材、画面布局、色调方面营造了画面的意境。

巧妙运用线条笔触,以淡雅和谐的色调营造意境。在创作《梦萦故里》(图4)时,笔者较为注意与中国画一些元素结合,在笔触线条的运用上汲取中国画中流动性的线条,抛弃了传统油画那种明暗造型观念。运用中国画线条的写意性和笔墨,用色块与线条相结合,粗细、曲直、长短不一样的线条勾画物景,利用线条的趣味以及平铺色块,让画面富有韵律,再配合淡雅而富有国画味的色调营造静谧的意境,使画面呈现出一片祥和、极具乡村田园风情的诗情画意。这种画面表达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画家内心情感与思绪涌动的外在表达受到了清新宁静的田园气息浸润,一种久违的熟悉与亲切瞬间在笔者的思绪中凝固了。这幅画在题材、色调和笔触方面注意加强,从而营造了画面的意境美。

结语

画面“意境”的运用,决定着作品艺术质量的高低,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追求和审美要求用油画语言予以表达出来,这符合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出油画艺术与中华文化的充分融合。油画风景写生中将“意境”作为创作的重要因素,是笔者对风景油画语境里的意境表达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是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个人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J].时与潮文艺,1943.

[2]贺天健.中国画意境,如何浮出诗意?[J].美术,1959(5).

猜你喜欢

写生
水彩写生教学漫谈
水彩写生教学漫谈
水彩写生教学漫谈
我对水彩风景写生的感悟与思考
浅议中学美术引入室外写生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注重创意优化美术写生教学探究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