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丝猴圈养种群繁殖能力与管理对策分析
2018-11-23于泽英范晓泽
于泽英 夏 琪 范晓泽
(中国动物园协会,北京,100037)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e)我国特有物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动物园有50多年的饲养展出历史。圈养种群在2000年之前:野外捕获个体数大于圈养出生个体数,种群发展主要依靠野外个体进入种群,2000年两种来源的个体几乎相等,野外捕获个体数量为111只,圈养出生个体数量为109只,此后圈养出生个体数大于野外捕获个体数,并逐年增长,到2016年种群中野外捕获个体45只,圈养出生个体405只,种群现在的发展主要依靠圈养出生个体的增加。今后随着野外捕获个体的逐渐减少,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能力将是影响种群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根据《川金丝猴圈养种群现状分析》(于泽英2004)[2]的研究结果显示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率高于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哪些原因造成两者繁殖率之间的差异,为改进饲养管理和种群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川金丝猴国际谱系簿》(2016)共记录川金丝猴个体样本数n=898(446,430,22),其中野外捕获个体样本数n=225(113,110,2),圈养出生个体样本数n=673(333,320,20),已经死亡个体样本数n=446(226,200,20)。死亡个体中超过育龄年龄4岁的样本数n=338(166,152,20),其中野外捕获个体样本数n=183(93,89,1),圈养出生个体样本数n=155(73,63,19)。本文将对种群中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分为两个对照组,分别对它们的繁殖率、死亡率、存活率进行比较,它们是决定繁殖能力的重要参数[3]。死亡个体已完成它们的整个生命周期,其繁殖史是完整的,将对死亡个体样本中的野外捕获个体组和圈养出生个体组的繁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数据引自《川金丝猴国际谱系簿》(2016)[4]。
种群统计数据中繁殖率、死亡率、存活率、圈养出生个体数量、野外捕获个体数量、后代数量、繁殖年龄、育龄数量、繁殖者数量及其他等数据直接来自谱系统计结果[5]。其他数据计算:
圈养出生(野外捕获)个体平均繁殖胎数=后代数量/繁殖者数量(每胎产仔1只)
繁殖者后代数量分析中,是把死亡个体样本中圈养出生和野外捕获每个个体平均产仔胎数进行比较。
圈养出生个体当年繁殖者数量比率(野外捕获)=圈养出生个体当年的繁殖者数量/当年圈养出生个体繁殖者的总数量
当年繁殖者数量比率的分析中,是把每年种群中圈养出生和野外捕获两组全部的繁殖者中,当年进行繁殖的个体比率进行比较。
野外捕获当年繁殖者全年比率=野外捕获个体当年繁殖者数量/当年繁殖者总数量
种群每年增长依赖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野外捕获当年繁殖者全年占比可分析野外捕获个体繁殖对种群增长的贡献。
圈养种群统计学参数来自“SPARKS 1.6”软件计算结果[2]。
2 结果
2.1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生命表统计参数的比较
2.1.1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繁殖率的比较
图1和图2是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繁殖率比较,其中“W”代表“野外捕获个体”,“C”代表“圈养出生个体”。图中显示野外捕获和圈养出生的雌雄个体它们的繁殖开始于3.5~4岁,圈养出生个体的结束时间大致雌性为20岁,雄性为18岁,野外捕获个体的结束时间大致雌性为23岁,雄性为25岁,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期限比圈养繁殖个体的繁殖期限要长。在育龄期野外捕获个体的雌雄繁殖率更稳定一些,而圈养出生个体的雌雄繁殖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更显著,尤其是雄性个体的繁殖主要集中在6~14岁。
图1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雌性繁殖率的比较Fig.1 Comparison female fecundity of captive-born and wild-caught
图2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雄性繁殖率的比较Fig.2 Comparison male fecundity of captive-born and wild-caught
2.1.2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死亡率的比较
图3和图4是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死亡率比较,野外捕获个体的死亡率高峰出现比圈养出生个体的晚,雄性大约晚1~2岁之间,雌性大约晚于3~4岁之间,野外捕获的雌性个体寿命更长一些。在亚成体期间,圈养出生个体的死亡率远高于野外捕获个体,有44%的个体不能进入成年期。
2.1.3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存活率的比较
图5和图6是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存活率比较,野外捕获雌性个体存活率在18岁之前,雄性在20岁之前高于圈养出生个体,其中雄性平均高于6.4%,雌性平均高于4.1%。圈养出生个体雄性世代T=11.321,雌性世代T=10.584,野外捕获个体雄性世代T=12.088,雌性世代T=11.353,野外捕获个体的平均生命期长于圈养出生个体。
图3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雄性死亡率的比较Fig.3 Comparison male mortality of captive-born and wild-caught
图4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雌性死亡率的比较Fig.4 Comparison female mortality of captive-born and wild-caught
图5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雄性存活率的比较Fig.5 Comparison male survival of captive-born and wild-caught
图6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雌性存活率的比较Fig.6 Comparison female survival of captive-bron and wil-caught
2.2 死亡个体中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繁殖情况比较
2.2.1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繁殖者情况比较
表1中死亡个体是指大于4岁的个体数量统计。 死亡个体中野外捕获个体共有样本n=183(93,89,1),其中雄性繁殖者数量为61,占雄性总数的64%,雌性繁殖者数量为64,占雌性总数的71%。死亡个体中圈养出生个体共有155(73,63,19),其中雄性繁殖者数量为28,比率为38%,雌性繁殖者数量为41,比率为65%,两者皆低于野外捕获个体的百分比率,野外捕获个体有更多参与繁殖。两对照组中雄性的比率差异为0.26,雌性的比率差异为0.06,野外捕获个体中雄性个体更多地参与种群繁殖。
表1 死亡个体中野外捕获和圈养出生繁殖者数量统计
Tab.1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wild-caught and captive-born breeders in the dead
2.2.2 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繁殖后代数量的比较
表2是死亡个体中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繁殖后代数量统计。雄性和雌性的平均繁殖胎数两者都是野外捕获个体组高于圈养出生个体组,雄性平均繁殖胎数高出0.43,雌性平均繁殖胎数高出0.69,
野外捕获个体总体的繁殖能力高于圈养出生个体。
表2 死亡个体中野外捕获个体和圈养出生个体繁殖后代数量统计
Tab.2 Statistics on the offspring number of wild-caught andcaptive-born individuals in the dead
2.3 种群近5年育龄个体和繁殖者统计数量比较
表3是2012~2016年种群中圈养出生和野外捕获个体中育龄个体数量和繁殖者数量统计。表中显示5年间圈养出生育龄个体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当年的繁殖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而其每年的繁殖者总数呈现下降趋势。野外捕获个体育龄总数和繁殖者总数都呈现平稳状态,每年育龄总数平均值为46.2,繁殖者总数平均值为38.2,而野外捕获个体当年繁殖者比率有上升趋势。每年的繁殖者总数中野外捕获个体数量的比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数据变化反映出,育龄个体中成为繁殖者的比率逐年下降,致使种群中圈养出生个体成为繁殖者的补充不足。野外捕获育龄个体数量虽然没有增加,但其中的繁殖者数量稳定,育龄个体中的繁殖者比率平均达到83%。种群中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能力不稳定,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能力相对更稳定。
表3 2012~2016年间圈养种群育龄个体和繁殖者数量统计
Tab.3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reproductive age individual and breeders of captive population in 2012-2016
3 讨论和建议
3.1 川金丝猴圈养种群中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率高于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率,主要由于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期长于圈养出生个体,生命期更长,其繁殖率较稳定;尤其是雌性更加明显。这些因素使得野外捕获个体的平均繁殖胎数大于圈养出生个体,因此形成野外捕获个体的繁殖率高于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率。今后饲养管理中应更多了解野外捕获个体的行为特征,包括取食方式、饲料种类、育幼、日常活动等行为[6],以及野外捕获个体与圈养出生个体的行为差异,改善对圈养出生个体的饲养管理方式,使圈养出生个体的繁殖率、死亡率、存活率、平均繁殖胎数等统计参数接近野外捕获个体,这是种群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7]。
3.2 种群中圈养出生的育龄个体数量不断增加,但其繁殖者数量逐年减少,在今后几年中可能会影响种群未来发展。造成圈养出生繁殖者数量不增加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各单位的饲养率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是近年川金丝猴的饲养机构有所增加,从5年前的36家增加到现在的44家,一些育龄个体分散至更多动物园饲养,育龄动物的配对机率降低,动物的饲养繁殖受到影响,减少了育龄个体成为繁殖者的机会,相应的统计数据也应证了这点。今后动物个体的转移应更加慎重,对于单纯的展出和宣传教育需求,应该让那些没有繁殖价值或没有繁殖能力的个体进行转移,育龄个体和重要的繁殖者应更多地饲养在有技术力量保障的动物园中。另一个因素是一些单位由于种群较小,育龄个体没有合适配对个体,造成其不能进行繁殖,这样的机构有6家,因此合作繁殖显得更加必要。
3.3 圈养种群中圈养出生个体的幼仔和亚成体存活率较低,种群圈养出生个体中有44%的个体在幼体和亚成体阶段死亡,不能进入育龄期。这种状况与川金丝猴现行的饲养管理方式有关,应与野外种群的社群行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调整饲养管理方式。种群中野外捕获和圈养出生个体的生命期和繁殖能力存在差异,两对照组动物在生存条件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于野外捕获个体幼体和亚成体生长期间大多在野外自然环境中度过,在特定的动物社群环境中成长。它们进入圈养种群后与圈养出生个体的生活环境相近,因此川金丝猴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如社群结构、母体育幼方式和时期、食物、行为模仿、迁徙、社群变更等应与动物的生命力、繁殖力有关[8],圈养管理应更多借鉴野外种群的社群生活方式,并以此保持种群遗传多样性。
致谢:本文得到中国动物园协会谢钟女士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