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下哈尔滨商圈转型发展之路的探索
2018-11-22王蓉
王蓉
[摘 要]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商圈也正经历着改革阵痛,通过对哈尔滨市商圈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在发展业态、规划布局、配套设施、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商圈的合理布局和规模控制,优化提升业态结构,实施错位经营模式,推动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等几方面,提出推动哈尔滨商圈转型发展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哈尔滨;城市商圈;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10-0017-02
商圈作为新型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拉动消费需求、促进产业集聚和成熟壮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商迅速崛起和同质化竞争加剧,哈尔滨以传统百货零售业态为主的商圈面临着强烈冲击与挑战。在新经济时代,要破解发展困局,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目前,哈尔滨的商圈主要包括以中央大街、秋林为代表的市级核心商圈,以哈西、会展、乐松、爱建、顾乡、群力远大、香坊万达等为代表的区域级商圈,以靖宇大街、北环路、南极街、海城街等为代表的特色商业街区。2017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4.8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限额以上百货零售业企业累计实现零售额204.5亿元,同比增长3.3%。
一、哈尔滨商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业态趋同
从整体上看,市内几大商圈内的商品、服务、管理模式等大体相同,基本都是以一站式购物中心、大商场、大超市为标志,带动周边零散商户发展,业态间关联度较低。无论是商家档次、品牌种类、消费人群还是购物体验都大同小异,缺乏鲜明的主题特色。同时,商圈的层次性较弱,结构不尽合理。核心商圈之间、区域级商圈之间辐射半径互有交叉,容易产生同业竞争,不利于商圈形成规模效应,制约了产业扩散和城市经济的辐射发展。
(二)规划布局不均衡
哈尔滨市的成熟商圈多集中于道里、南岗、道外、香坊等老城区,分布相对密集,客流稳定。群力、松北等新城区虽已达到较高的开发程度,但配套的商圈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发展需求,成规模的商业聚集区比较分散,且处于培育阶段,大面积的百货商场相对冷清,客流量周末大而工作日少。呼兰、阿城、双城等周边城区,商圈发展仍停留在作为县级行政区域的消费地带,不论是硬件设施、购物环境,还是商品种类、业态特征等,与主城区商圈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至于县域乡镇商业业态就更为落后。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交通、环保、通讯、文化等设施建设不到位,如老商业区停车难问题,尽管市交警部门近年增加了停车泊位,但缺口依然较大。根据交警部门统计,中央大街日均人流量达80万人,而道路两侧停车位仅有1700余个,每天来此的旅游大巴车近300台,由于没有大型客车停车位,这些车辆只能在周边区域循环行驶。停车设施的匮乏对交通造成了极大影响,越接近核心商圈,交通拥堵越严重,无形中破坏了外部商业环境。再如,一些特色商业街区缺乏必要的公共休闲空间、公共绿地和干净、整洁的公共卫生间,物流配送体系也发展滞后。这一系列问题,削弱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降低了顾客体验的愉悦感和满意度,阻碍了商圈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大多数百货企业未能做到差异化经营,没有根据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進行市场细分、制定经营策略,加之合作意识不强,在市场定位趋同与产品重合度高的情况下,只有利用价格战、促销等手段进行营销大战,以求更好地吸引顾客、提升销售业绩,比如秋林商圈的远大和松雷,道里商圈的中央商城、百盛和新一百。这种相对低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影响了商圈内各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削弱了商圈的凝聚力和合力效应,不利于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格局。
二、推动哈尔滨商圈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商圈的合理布局和规模控制
依托现有商圈发展基础和发展要素,从空间、功能、形态融合上,强化科学规划引导,合理配置资源,推动我市商圈布局向集约高效、区域统筹协调转变,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特色突出、集约生态的商业布局体系。要按照“规模适度”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和商业发展规律,注重各类商圈的发展规模与区域位置、交通条件、人口分布、消费需求、商业集聚程度、土地资源、已有业态分布等相匹配,限制超大型和大型商业网点的过度建设,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二)优化提升业态结构
深入探索商圈业态转型提升路径,推动商圈依据自身功能定位进行经营、业态、品牌的结构调整。结合老城区改造,支持秋林商圈改造升级,通过万象新天地哈尔滨店建设,为全市商圈转型升级提供示范。鼓励老商业区以优化提升商务、金融、文化产业为重点,打造高端业态,引导圈内百货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品牌运营商的合作,引入更多的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和高端商品、时尚品牌,以及打造进口消费市场,为商圈注入更多的“国际元素”。结合群力、哈西、哈东、哈南、松北等新区开发建设,依托交通干道和交通枢纽,鼓励发展旅游、文化、博览、奥体等多种业态,增强休闲、娱乐、健康等体验项目,发展体验式消费,构筑集购物、观光、学习、餐饮及聚会等于一体的消费业态新模式,加快聚集新区人气和商气。加快北环路、海城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升级改造,提高专业特色集聚度,鼓励有实力有影响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采用现代时尚的形象设计、先进的经营方式和信息化手段参与街区建设。引导呼兰、阿城、双城等城区发挥自身区位条件、历史传承、文化资源、建筑形态等优势,发展融商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
(三)不断完善配套设施
加快商圈景观等硬环境改造提升力度,切实解决影响商圈发展的交通、环境等短板问题。结合商圈发展布局及区域道路使用情况,实施交通系统调整改造。重点发展快速交通系统,缓解商圈内部与周边的交通拥堵压力,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积极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商圈交通组织能力,改善商圈内部及各商圈之间的交通状况。加大道里、南岗核心商圈停车资源的整合力度,深挖地下、地上资源,研究探索建设地下交通环道,实现车辆“进得来、停得下、出得去”。推动商圈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优化商贸物流网络布局,提升零售终端最后1公里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扩大商圈公共绿地、公共休闲空间面积,营造舒适自然的消费环境,提高商圈品质。
(四)实施错位经营模式
顺应多样化消费需求,引导商圈零售业态进一步向细分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实施错位经营,增加体验型、服务型业态,通过构建品质消费、亲子娱乐、运动休闲、创意文化等多元化的体验项目、主题商区、体验中心及定制中心等,有效激發消费动力。引导传统百货店提高自有品牌商品比例,向主题型自主经营百货发展。引导品牌专卖店通过创意改造,升级为旗舰店、品牌之家、沙龙等高端定制业态,营造体验式环境,增强与顾客互动,增加服务附加值。探索发展买手制百货,培育高素质的买手队伍,拓展全球采购业务能力,提升商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增强百货企业的盈利动力。要提高商圈内各业态之间的关联度,注重发挥圈内各企业的协同作用,合力打造所属商圈的整体品牌,提升商圈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推动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当前,单一封闭的产业内环式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商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我市应在优化升级商圈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商圈经济与历史文化景观、生态旅游、体育休闲、民俗娱乐等业态的融合,推动商圈从单一的传统卖场式商贸集聚转向多业态复合化、联动式发展。要强化旅游购物消费,突出地方特色产品,使本地消费者和外来旅游者都有消费重点,形成消费冲动。深度挖掘中央大街、秋林、靖宇等老商圈的历史文脉,充分利用名人故居、历史建筑、教堂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剧院、会所沙龙等文化休闲功能区,扩大文化消费,形成不可复制的商圈文化。借助冰雪节和哈夏音乐会的举办,在中央大街、秋林、群力、松北等商圈开展民俗节庆、欧陆风情等不同主题的文化系列活动,以集聚商气、人气的商旅文营销模式,为商圈发展提供新活力。
(六)构建智慧商圈
“互联网+”时代下,将“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商业资源相结合,打造融合线上线下的智慧商圈,为消费者提供网上购物与店面体验相融合的消费新体验,是传统商圈应对电商冲击,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中央大街商圈作为我市的核心商圈,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商旅文融合互动、休闲娱乐购物一体的多业态发展的消费环境,其核心区域已实现了免费网络覆盖,圈内骨干企业中央商城、新一百、苏宁电器等都搭建了各自的O2O平台,具备了一定的建设智慧商圈的基础和条件。建议借鉴重庆解放碑商圈、长沙“五一”商圈等地经验,以中央大街商圈为试点,打造“互联网+商圈”的消费体验,进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引领全市主要商圈的消费集聚。进一步整合中央大街、尚志大街、兆麟街、友谊路等街区资源,以核心企业、商户、消费者等为主体,以消费引流、导流和聚流为目标,加快启动无线wifi全覆盖、消费者行为研究、大数据分析等项目开发,综合运用技术支撑、商业运营、协调管理、政策扶持等措施,实现商圈数据获取智慧化、商圈消费智慧化、交通引导智慧化、物流配送智慧化、公共服务智慧化、商圈管理智慧化,让市民和游客享受到智慧商圈带来的美好、智能新生活。
[参考文献]
[1]张亚明,张心怡,唐朝生.中外都市圈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12(2).
[2]母爱英,王叶军,单海鹏.后经济危机时代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路径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0(12).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