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时政新闻“走转改”的民生化突破——以广西钦州电视台为例
2018-11-22黄河林
文 / 黄河林
在《著作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对时政新闻的解释是,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与国际民生、社会建设、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里发生的重要新闻。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众所周知,对于全国各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来说,时政新闻报道以国家或当地的各级领导作为主体,报道国家和地方行政最新动态,在新闻写作上,有着严格的写作要求和各种“惯例”,久而久之,时政新闻写作就难免公式化、表面化、僵硬化,这也背离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初衷。
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时政新闻民生化的突破就要往群众身上“靠”,要走进群众,要着眼于立足民生、关注民情、反映民意,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报道的重要内容,让时政新闻变得鲜活,变得耐看,变得富有人情味。
一、深入基层,回答好“依靠谁”的问题
时政新闻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板块,也是各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头等大事。笔者所在的《钦州新闻》栏目,是一档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报道钦州各地重要事件,反映钦州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时政新闻栏目。如何让严肃的时政新闻鲜活起来,是笔者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目标。
(一)走基层,改文风,写民意,努力探索写作的新方向
古板式的写作风格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的形式,老百姓更喜欢看简短精细、切实逼真的电视新闻。那么朴实无华的新闻素材从哪里来,肯定是来自基层百姓的心声,只有了解民意,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新闻报道。笔者所在的钦州电视台新闻中心积极按照“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工作要求,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社情民意,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刻在心里,体验他们的艰辛和快乐,在这样贴近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反馈。《大风江畔的护渡者》与大风江畔的师生同走上学路,听着孩子们一路欢快的歌声,让我们体会到了十年如一日的“护渡者”的付出与收获;《新春走基层:迎新年 包饺子 欢欢喜喜过大年》在新年喜庆的时刻,在福利院与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看着他们那充满童真的笑容,笔者知道这就叫简单的幸福……
(二)情感真、意风发、事新鲜,提升服务百姓的满意度
不管文风如何改变,我们为百姓服务的初衷不曾改变,要相信党和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提升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工程,围绕着老百姓的需求开展服务,不断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笔者认为在新闻报道中,要真正践行“走转改”的宗旨,新闻报道的作品要凸显三个属性:一个是情感性,一个是意风发,一个是事新鲜。只有这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让“走转改”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虽然笔者还是在不断学习、探寻改文风的过程中,但却能实实在在地在走基层中,体验到了和在材料堆、政策库里找新闻两种不同的状态,在群众生动的表情和言语中,笔者感受到了用“脚”走出来的新闻的鲜活性。
二、转变作风,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
“我是谁?”我是一名为老百姓服务的新闻记者,我的职责是表达和呈现百姓的心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人员应当以围绕国家大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立足点,心存百姓,了解百姓的需求和苦难,反馈百姓的心声,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务满意度;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以百姓的视角和利益出发,进行采访报道,抒写百姓心声,新闻就会受到观众的欢迎,电视新闻收视率也会相应地提高。每一次新闻报道,通常会出现多个信息源和切入点,这就需要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以什么角度切入撰写才能更好地反馈百姓的需求,考验的是记者的综合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水平,记者只有找对“时政”与“民生”对接点上的角度,以小见大,一针见血,时政新闻才会引起百姓的关注和喜爱。
新闻报道的核心是真实准确,这是我们每个媒体人的职责所在。我们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秉承诚实守信的原则,把最真实的新闻报道给百姓,把政府在活动中的所作所为、真实的出发点告之百姓。每一次时政活动,都有它存在的历史意义和需要,出发点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如何真实有效地把这些意义告之百姓,让百姓相信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真心实意为人民谋福祉的领导者,这就需要记者进行真诚、准确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基础是联系群众。新闻作品强调客观、真实,与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产生的见解和迸发的激情没有矛盾,记者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也有自身的需求以及对社会的见解,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对事件产生共鸣是常有的事情,如同任何政策法规的出台,都关系到百姓的自身利益,同样关系到记者本身的切身利益,记者和百姓一样需要对国家、政府进行反馈和沟通。记者在“走转改”中,深入基层,贴近百姓,体察人间冷暖,品味百味人生,让记者本身被群众中有血有泪的真实情感所感动,在打动自己的同时写出“感动自己,就能够写出感动观众”的作品。
新闻报道的创新是转变思想作风,创新写作风格。记者在投身“走转改”活动中,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发展沿革、发展建设方案以及近年来政府的所作所为对当地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城乡面貌的改变,才能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更多地关注工人农民、平民百姓、基层干部。更多地关心基层群众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愿望诉求。以新颖的报道手法,别样的反馈形式,创作出接地气、近民生的好新闻。
三、改进文风,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
在很多新闻报道中,记者只看到事情的表面,虽有感情,但没有进行理性思考,报道就可能失之偏颇,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百姓的心声。在报道中,记者的情感投入,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力,但情感的投入要以对真实事实的正确认知为前提,加上自己的理性思考,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新闻报道。笔者所在的《钦州新闻》栏目,从“走转改”活动开始,就不断探索走基层报道与当下时效、热点的结合,推出《钦州大工业和白海豚共存之道》等一系列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心声的报道。
走基层的报道,不断开拓记者思维,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与过去关注特殊人群和事件、追求平面视角冲击不同的是,走基层的报道开始深入到基层百姓,寻找事件的前因后果,探寻解决问题方式方法,让报道的效果更具实效性。我们的报道更注重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更多地保持“平民化倾向”,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的心态来视察和思考问题,真正把报道的人物、事件当做自己的身边事、身边人,从语言、从拍摄上真正做到平民化,投入自身的情感,设身处地感受对方的感受,使作品能够贴近受众并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真正体现了“走转改”活动的深意,即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无论是“走转改”的情感性,还是功能性,他们在节目中都不一定是独立存在,具有新闻性的节目往往在播出后就会实现其功能性,而这样的功能性整体呈现正向的效果。总之,二者的有机结合,方能彰显“走转改”的效果。
比如在《钦州大工业和白海豚共存之道》报道中,记者结合钦州在北部湾开放开发中遇到的巨大机遇,在大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坏境,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热点话题,深入钦州“海上大熊猫”白海豚的栖息地,通过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通过当地渔民、政府各部门在城市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中的探索,展示出当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实现大工业与白海豚的共存之路。通过新闻的报道传递给大家保护珍稀野生物种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一种承担的责任意识。这种承担,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民获得长久幸福的保障。
四、结语
总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之处更能体现时政新闻的民本意识。时政新闻在报道时应更加注重群众关注的“新闻点”,在报道内容上贴近百姓的心中所想,在报道形式上贴近大众的接受习惯;时政记者、编辑的“慧眼”和“思辨”,要从“大视野”的“立体新闻”中,抓住最有“个性”的事例进行提炼并加以深化,把我们所要表达的与群众想要看的结合起来,多运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编排、报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时政新闻。只有这样,时政新闻才能得到受众的欢迎,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并集聚受众的眼球,才能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