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11-22王彩霞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校企院校

文 / 王彩霞

自2000年以来,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摒弃了传统学徒制的弊端,发挥其优势部分,陆续将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引进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建立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这一模式逐渐应用于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笔者以自己的工作实践为例,对现代学徒制模式并结合学院实际教学环境、学生学习特点,从基于精品资源课基础上的云课堂、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徒制实践以及校内工作室模式上的学徒制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基于精品资源课的云课堂模式

精品资源课是目前高职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笔者的工作院校为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陆续建设了《品牌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画技法》《立裁裁剪》等省级、院级精品资源课程,并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利用课堂及课余时间进行知识点的预习、复习及知识拓展。从网站的点击率等指标统计、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及相关技能考核等得出结论:(一)尽管有部分学生通过云课堂学习获得提高,但是由于无法及时得到反馈与指导,在某些有难度的技能实践环节中难以看懂,难以掌握;(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基本不上平台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这使得课堂课下知识点得不到有效的延伸。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

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进行的学徒制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期望借助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产教融合,通过工学交替的模式,让学生的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进一步推进高职现代学徒制的改革力度。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企业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直接获得技能人才,直接定岗进入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利润。而学校则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全面掌握技能,轮岗轮训,企业的专业工作人员面对面指导,补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例如: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生需要掌握服装设计能力、服装制版能力、服装工艺制作等核心能力。这就对应了企业的设计研发、技术、生产等不同的部门,相当数量的学生轮训会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占用大量的技术人员。如此一来,校企双方各自对人才的不同诉求,导致学徒制培养过程中产生矛盾,也背离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因此,校企双方难以就人才培养方案达成真正的共识,学徒制培养难以落到实处。

三、基于工作室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培养

高职院校工作室以专业教师团队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实训、承接校企合作项目等为主要任务,将产、学、研有效结合为一体,成为高校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基于兴趣和求知需求,通过技能考核进入工作室。在工作室中,教学主要通过完整的实训项目和明确的设计研发任务来完成,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交替,做中学,学中做,将技能与理论相互渗透,不断强化知识点、技能点,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任务的不断升级,学生综合能力也不断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部分优秀的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难度较小的设计任务。在工作室,师生间构建起的新型师徒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及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目标、方法,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养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为了有效衡量教学效果,学院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用于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实践,证明基于工作室模式上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是目前服装设计专业现代师徒制改革的有效性。在现阶段条件下,与其他模式相比,学徒制教学模式更适应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校企院校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