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浅谈

2018-11-22吴昊文何金龙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欣赏课中职音乐

文 / 吴昊文 何金龙

音乐欣赏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在音乐欣赏课中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与审美能力。而且音乐欣赏课受广大中职学生的热烈欢迎,是我们做好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的动力。音乐欣赏课注重对学生的长期熏陶,能够对其心理、人格进行不断完善与提高,因此我们在做好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学评价的反馈作用,以此来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释放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的重要功能

(一)导向功能。通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评价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音乐欣赏课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引导音乐欣赏课朝着培养审美意识、锻炼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养的既定目标前进。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学评价要注重导向性,要建立在促进学习、促进发展的基础上,注意欣赏篇目的选取与运用。

(二)诊断功能。音乐欣赏课的诊断作用在于我们通过学生对音乐风格、音乐类型、音乐地域等喜好的判断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如何和在音乐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育人功能。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音乐课等艺术类课程在我们的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并不受重视,我们传统的教学一直看重成绩、分数,对于学生的性格、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培养有所忽视。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音乐的育人功能受到重视,其在教学中对学生品格的陶冶、志趣的升华和精神的塑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把握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

音乐欣赏课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开展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很好地培养中职生的审美意识,锻炼其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其审美素养。一般而言,教学评价要实现促进、激励、发展、改进等作用,为此,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要把握本体性、导向性、多元性、整体性、过程性等基本特点。

(一)突出本体性。音乐欣赏活动融听觉艺术、声音艺术、情感艺术和表演艺术于一体,这是音乐本身的特点。突出本体性,这就要求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关注音乐本身的固有特性,关注音乐本体。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并始终体现欣赏篇章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元素。

(二)注重导向性。注重导向性,是指在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运用各种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让教学评价建立在促进学习、促进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欣赏音乐的选择与运用,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手段与方法。音乐欣赏课教师应当选取一些歌词较为直观、内容易于理解的曲目。例如,《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就具有歌词优美、情感真挚的特点,表达出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欣赏这个篇目不需进行过多的背景分析和歌词释义,也不需运用其他的补充资料。因此,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三)立足多元性。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具有多主体性、多元性的特点,学生、教师、同行、教学督导和院系领导都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不同的评价主体有着多元的评价立场、观点和方法。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和院系领导评价等五类,因此能够得到多元的评价结论。

(四)贯彻整体性。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要从整体上兼顾评价对象的音乐性、审美性和过程性。哲学所说的整体与个体在音乐欣赏中也同样适用。我们所看的西方音乐会,尤其是信念音乐会,都是各类乐器根据排列与组合在指挥下合奏音乐,这是整体,在这其中我们只欣赏单独的乐器,要学生欣赏、理解整个音乐篇章的意义。因此,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中要兼顾评价对象的音乐性、审美性和过程性,突出整体性。

(五)关注过程性。音乐欣赏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被音乐感动)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最终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音乐欣赏)这三个阶段,这是音乐欣赏的必经之路。把握音乐欣赏的过程性,探究音乐欣赏引人入胜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困惑和问题(比如背景认知问题、情绪感染问题、音乐创造问题等),适时调整音乐欣赏课的所选篇章和教学形式,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依靠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信息整合能力,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演唱等方式捕捉每个学生不同的课堂行为,分析每个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所表达出来的重要信息。

三、构建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音乐欣赏课评价机制规范化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重本校实际情况,切忌生搬硬套所谓的成功经验。教学评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吃透教材,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化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质量,这才是进行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的目的所在。

附: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表

(二)音乐欣赏课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网络时代,从传统的课堂问答、口头分析等到现在的网络线上评价、群内互评、网络调查问卷等,考核评价方式日益多样化。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评价,这样也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提出有效的教学反馈。

(三)音乐欣赏课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学生、教师、同行、教学督导和院系领导都可以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评价中。每个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价,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在课堂上、学习群中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还可以定期组织学校教师、校领导等进行听课,然后填写课堂评价表,任课教师收集后再分析,通过全面的、多层次的评价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四)音乐欣赏课评价指标数量化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我们的评价指标也可以数量化、数字化,以便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音乐欣赏课中出现的问题,让音乐欣赏课的评价能够更加明确地指导我们的教学。

简而言之,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评价,我们要从其特点出发,构建一套评价体系,让音乐欣赏课能够在评价中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欣赏课中职音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美育视角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建构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