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读者需求层次分析的阅读推广模式构建

2018-11-21张世佳

创新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张世佳

摘 要: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一直是图书馆服务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现状及特征,发现了目前阅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最后,抽取了读者需求层次、实施主体、服务对象、推广渠道以及反馈机制这5个重点要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高校读者需求层次分析的阅读推广模式。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层次;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7-93-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7.025

Abstract: Reading promotion work of library has always been a hot research issue in library services. According to a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es on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y, and found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current reading promotion work. Finally, it constructed a reading promotion mode based on readers' demand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picking and analyzing five key factors, including readers' demand level, subjects of implementation, service objects, promotion channels and feedback mechanism.

Key words: reading promotio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s' demand level; mode construction

1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现状

近年来,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关注。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已经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第五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而在图书馆学界,中国图书馆学会早在2008年就已将“促进全民阅读”写进了《图书馆服务宣言》中,意味著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服务的主要阵地,肩负着阅读推广的重任[2]。高校图书馆有着较高文化层次的读者群体,这也为我们的阅读推广活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高校图书馆”并含“阅读推广”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论文1 848篇。如图1所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研究始于2010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果丰硕,尤其自2013年起,论文数量急剧增长,可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是目前图书馆学界的热点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另外,从这些研究的关键词分布可以明显看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一些特征,如图2。首先,从服务对象来看,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其次,从服务方式来看,微信公众平台、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等新媒体渠道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体现了互联网+的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尤其是各类信息服务活动中。最后,从“问题”“策略”以及“对策”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的具体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偏重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

2 目前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笔者通过进一步研读前人成果发现,目前针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缺乏长效的阅读推广体系

整体来看,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主要是以阶段性的推广活动为主,在某一时间段内(例如读书节前后)集中举行一系列阅读相关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通常具有重复性,缺乏新意和特色,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由于其读者群相对固定,应当从分析不同层次的读者及其所处不同阶段的需求出发,建立动态立体式的阅读推广体系。图书馆必须把对读者的了解和服务读者的思路融入阅读推广活动的各个方面,才能吸引读者,并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3]。由此可见,阅读推广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化的工作,最好有专门岗位的工作人员持续性地推进。

2.2 参与主体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与反馈机制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多是以图书馆为主体进行策划、组织与实施,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并未有效地整合高校内部各院系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等各方资源。甚至在图书馆内部,阅读推广工作也只是流通部门或者文献资源建设部门的任务,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此外,读者一般只是被动地参与一些活动,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导致推广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认为,阅读推广工作必须引入更加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密切联系与良性互动。部门之间的合作往往会由于他们的差异性或互补性使得合作产生协同效应而创造“1+1>2”的效果,从而实现多方共赢[4]。图书馆往往专业背景较为单一、影响力较弱,单一依靠图书馆的力量往往不能深入推进阅读推广工作,这也更加凸显出协同合作的必要性。此外,在阅读推广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及时跟踪读者反馈,重视后续的推广效果与评价,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与改进阅读推广策略。

2.3 阅读推广的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以往对阅读推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已经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障碍之一,阅读推广的相关理论体系还有待于完善。范并思在《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一文中对阅读推广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包括阅读推广的定义,与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5]。张愚、龚花萍通过关联大学生的在校身份、社会身份和家庭身份,提出了基于学生身份分析的“关联分析型”阅读推广理论[6]。高春雨从“读书”“读人”“读媒”这3个角度出发,从馆内阅读、网络阅读和馆外阅读等方面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模式理论[7]。但从整体来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研究依旧缺乏足够的理论框架,还需要根据阅读推广的主体、活动形式等构建一个完整的阅读推广学理论体系,以指导图书馆员开展阅读推广服务[8]。

3 基于读者需求层次分析的协同式阅读推广模式构建

3.1 整体思路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师生读者,由于读者的知识层次和所处的学习阶段存在差异,其阅读需求也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本文根据读者阅读需求层次的专业性和需求量将其分为5个层次,依次为生活休闲需求、知识扩展需求、经典积累需求、升学考试需求和专业学科需求,这5个层次的专业性依次增强,需求量依次减少;将阅读推广的实施主体依据其学科背景的专业化程度划分为校内阅读爱好者、图书馆馆员、优秀硕博士生和专业教师;将阅读推广的服务对象依据对阅读推广活动的依赖性划分为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毕业年级学生、硕博研究生以及教师;将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的反馈机制分为定性与定量反馈;将推广渠道划分为长期性与阶段性。具体见图3。

3.2 模式构建

3.2.1 读者需求层次体系分析。高校读者的知识层次因其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而存在着一定差异,其阅读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层次性。笔者将高校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其专业性强弱和需求量的多少分为以下5个层次。

①生活休闲需求:以休闲娱乐类图书为主,例如旅行、烹饪、插花、健身方面的图书,主要满足读者的浅层阅读需求。阅读这些图书能够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由于没有专业门槛,人人都可以阅读,因此需求面广。

②知识扩展需求:主要以畅销书、科普读物为主,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历史、心理、科技等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类图书可以扩展读者的知识面,了解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与热点话题。由于其属于大众普及读物的范畴,通常专业性并不强,阅读门槛比较低。

③经典积累需求:以中外文学经典读物为主,主要包含了文学、社科、哲学类的经典读物,通过阅读这类图书有利于提升读者的文学修养、提升个人文化底蕴。这类图书通常会带有一定的专业性,有一定的阅读门槛。

④升学考试需求:主要包括考研、考博复习辅导书、职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以及有关就业的笔试面试指南。这类图书的读者一般带有较强的目的性,以某类考试为需求导向,专业性较强。

⑤专业学科需求:主要指特定专业的专业书,通常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只有该专业的师生有此类需求,因而该类图书需求量较低。

3.2.2 实施主体分析。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重要实施者,承担着整合各方资源、构架合作桥梁并推进项目实施的重任。要实现阅读推广的系统化,必须协调好图书馆内部各部门、校内院系教师、校内阅读爱好者之间的联系。从图书馆内部部门来看,采编部、流通借阅部、学科服务部是最主要的相关部门。采编部负责的图书采访是整个阅读推荐工作的基石,高质量的文献资源为后续的推荐环节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同时采编部门通过接收各方反馈,能够根据各方推荐不断完善采访工作,形成良性互动与循环。此外,采编部门还应当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外部的好书,丰富阅读推荐的素材,扩充广度。流通部门应及时将各个书库的图书流通借阅数据反馈给采编部门,而学科馆员在与院系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应及时了解教师的阅读需求并予以反馈。同时,图书馆还应当积极邀请学校院系教师在日常科研教学活动中推荐一些专业阅读书单[9]。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硕博士生根据自己的升学、求职、考证经历,推荐一些升学考试类辅导书给其他低年级的学生。此外,图书馆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策划与组建图管会等学生组织,积极吸纳学校的阅读爱好者,集合大家的力量助力阅读推荐工作。

3.2.3 服务对象分析。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还应当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制定和设计不同的阅读推广计划。具体来讲,根据不同读者的知识层次和学习阶段,可以将高校读者划分为5个群体: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毕业年级学生、硕博研究生和教职人员。低年级学生往往对图书馆还不熟悉,阅读目的不明确,对阅读推荐依赖程度较高,这一时期的读者需求偏重于畅销书、经典图书以及通识普及类图书;步入高年级阶段以后,随着信息检索课程以及自身专业课的学习,读者的阅读目的性逐渐增强,这一时期的读者需求偏重于相关专业图书、各类执业资格考试图书、畅销书等,对阅读推荐的专业性需求逐渐增加;毕业年级学生由于面临就业和升学两种选择,因此对考研、考博类参考辅导书,职业规划、面试指南类的圖书需要较大;教师与硕博研究生读者知识层次较高,其文献信息的搜寻与获取行为通常带有较强的专业目的性,因而更偏重于深层次的课题服务和学科服务,一般很少主动参与主题类的阅读推广项目。

3.2.4 推广渠道分析。目前的阅读推广渠道根据时效可以分为长期性与阶段性两种类型,根据传播途径可以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线下活动会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很多图书馆并未设有专门岗位单独负责阅读推广工作,因此宜采用阶段性的推广方式,例如举办读书节、开展读书分享会、真人图书馆、讲座、征文等。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也开始利用各类新媒体如微博、微信作为工具,开展阅读推广。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荐图书。与传统的线下活动相比,这种方式具有低成本、高频率的特点,而且时效性强,便于跟进时事热点,同时也比较容易对读者的反馈情况进行量化分析。

3.2.5 反馈机制分析。本文将读者对阅读推广工作的反馈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反馈,是指可以直接获取到相关数据的反馈行为,例如读者留言、推广前后借閱量的对比、公众号推送的阅读量和点赞量的增长情况等[10];另一种是间接反馈,是指通过一些方法或工具才可以获取相关数据的反馈行为,例如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到的读者满意度、用户感知度等方面的反馈。国内高校阅读推广评价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11],现有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多数聚焦于对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的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提取指标,采用优序图法、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专家法等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12-16]。另有研究运用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专门探索高校阅读推广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从用户满意度角度对高校阅读推广进行评价[17]。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根据读者不同的需求层次有的放矢,协同各方实施主体进行有效的合作,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采取针对性的推广措施,积极拓宽推广渠道,同时重视读者的反馈,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闫松.“全民阅读”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3-28(2).

[2] 高云.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11):108-113.

[3] 陈国兰.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J].情报探索,2015(10):75-78.

[4] 闫伟东.欧美图书馆多元化阅读推广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82-87.

[5] 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5):4-13.

[6] 张愚,龚花萍.高校图书馆“关联分析型”阅读推广模式的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5(21):58-60.

[7] 高春雨.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新模式的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5(4):83-85.

[8] 胡胜男.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与理论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1):20-24.

[9] 李久艳,梁益铭.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6(3):76-80.

[10] 万慕晨,欧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22):72-78.

[11] 秦疏影.高校图书馆精细化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与效果评价:以北京农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16):45-49.

[12] 岳修志.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5):101-106.

[13] 姚显霞.基于读者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与分析:以中原工学院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1):144-147.

[14] 金秋萍.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24):70-74.

[15] 姚小娇,吴恒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有效性评价: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5):58-61.

[16] 卢苗苗,方向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11):34-37.

[17] 张泸月,唐琼.高校阅读推广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5(18):67-71.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