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情况

2018-11-21赵颖慧张杰滕克强

首都公共卫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认知率体型体重

赵颖慧 张杰 滕克强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逐渐发展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研究显示,中国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的罹患率逐年升高,已从1985年的0.2%上升到2010年的8.1%[1]。要预防必要先认知,而在儿童对肥胖的认知过程中,家长又是第一重要的角色,家长的健康认知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子女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从而影响儿童的生活习惯。为了解北京市密云区6~14岁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肥胖干预提供数据支持,2016年2月,开展了学生及其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6年2月,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本地区抽取4所小学的一、三、五年级和4所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及其一名家长进行调查,学生及其家长各558人,其中,男生281人,女生277人,一、三、五以及初一年级学生分别为150人(26.9%)、131人(23.5%)、124人(22.2%)和153人(27.4%)。 家长男性176人(31.5%),女性382人(68.5%), 其中,父亲155名(27.8%),母亲374名(67.0%),祖父母24名(4.3%),其他关系5名(0.9%)。按家长文化程度分类,初中及以下320名(57.3%),高中185名(33.4%),大专及以上53名(9.3%)。按民族分类,汉族498名(89.2%),少数民族60名(10.8%)。

1.2方法 (1)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询问学生及其家长对学生自身体型的主观评价(包括消瘦、正常、超重、肥胖以及不清楚);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对学生自身体型的评价; 人口学信息: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家长的相关信息等。 (2) 身体检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使用统一校正过的测量仪器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以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评价体型的客观指标,学生消瘦的标准参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 456-2014)》,超重与肥胖标准参照《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 26343-2010),将学生及家长的主观评价与学生实际BMI的客观评价相比,若结果一致,则学生或家长能够正确认知学生体型,否则定为高估或低估。

1.3统计学方法 实验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以及相关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学生基本情况以及实际体型(BMI)构成 此次调查558名学生,体型消瘦者29人(5.2%),正常318人(57.0%),超重97人(17.4%),肥胖114人(20.4%),其中一年级学生肥胖率较高,占24.0%,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0,P﹤0.05,表1)。

2.2体型认知情况

2.2.1学生对自己体型认知: 参与调查的558名学生,260人(46.6%)正确判断自身体型,264人(47.3%)低估,30人(5.4%)高估,4人(0.7%)无法

表1 不同年级性别学生实际体型构成

判断自身体型。29名消瘦学生中,21人正确判断体型,8人高估的自身体型;97名超重学生,33人正确判断,6人高估,55人低估了自身体型;114名肥胖学生,仅25人正确判断,88人占77.2%低估了自身体型。

2.2.2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 参与调查的558名学生家长,248人(44.5%)正确判断学生体型,282人(50.5%)低估,22人(3.9%)高估,6人(1.1%)无法判断学生体型。29名消瘦学生家长中,22人正确判断体型,7人高估的孩子体型;97名超重学生家长,33人正确判断,3人高估,59人低估了孩子体型;114名肥胖学生家长,仅22人正确判断,92人占80.7%低估了孩子体型。

2.3体型认知影响因素

2.3.1学生对自身体型认知构成: 学生对自身体型的正确认知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低年级认知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54,P﹤0.05);超重和肥胖学生对自身体型的低估率为67.8%,与体重指数正常的学生(3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39,P﹤0.05);学生对自身体型认知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6,P>0.05,表2)。

表2 学生对自身体型认知构成

2.3.2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构成: 与体重指数正常的学生(41.2%)相比,学生体型超重或肥胖的家长更易低估学生体型,低估率为71.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2P﹤0.05),少数民族的家长对学生体型正确认知率高于汉族家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4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亲缘关系、家庭收入的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构成

2.4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与学生自身认知相关性 将学生对自身体型认知情况与其家长对孩子的认知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pearson相关系数r=0.607,P﹤0.05,家长的认知与学生认知相关性显著(表4)。

3 讨论

3.1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2014-2015 学年度比2009-2010 学年度上升 5. 6%[2],目前,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却忽视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基础性—体型教育[3]。此次调查发现,学生自身及其家长对学生体型的认知正确率不过半,47.3%的学生、50.5%的家长低估学生自身体型;将超重和肥胖学生合并为一组,对自身体型的低估率高达67.8%,而家长竟高达71.6%。相反体重消瘦和正常的学生更能正确判定自身的实际体型。因此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体型教育的同时,应重点关注超重和肥胖学生的健康教育。

3.2学生对自身体型的正确认知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与知识水平的提升学生自我体型认知也随之升高。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体型的认知与学生自身认知相关性显著,父母常常不以身高、体重定义儿童的超重或肥胖,而是以儿童因为体重受到嘲笑或体格发育受限作为判断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标准。然而,当要求以身高、体重为标准判断儿童体型时,部分家长仍然不能够对儿童的体型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提高家长的认知度至关重要[4]。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家长的认知率高于汉族家长,可能与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相关,具体原因还有待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3.3结合本地区6~14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学生及其家长对学生自身体型的认知率较低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学生及其家长开展体型教育,超重和肥胖学生应进行重点关注。在儿童肥胖中,家长的责任远大于孩子自身。根据知信行模式理论,知识掌握的越深,实行的倾向性越强,因此提高家长的认知度,正确规范儿童的饮食行为和生活准则,让家长充分认识儿童肥胖的危害及其引起的相关疾病,对预防儿童肥胖意义重大[5-8]。

猜你喜欢

认知率体型体重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研究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提升作用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体型特别的勇士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你的体重超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