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2016年北京市密云区重金属污染企业职业卫生状况

2018-11-21赵金荣

首都公共卫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职业病场所用人单位

赵金荣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企业发展迅猛,生产行业出现多样化,汽车工业、通信、电力机械、计算机、家用电器等制造业的增长改变了以往传统工业(冶金、纺织等轻工业)的生产格局,由于生产原材料的品种多样,出现了新的职业病防治问题。近几年新闻报道的几起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了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配合全市开展调查工作,北京市密云区于2012-2016年连续五年调查了本辖区重金属污染情况,并对用人单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作业场所进行了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体检,进一步了解重金属污染程度,为今后全市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摸底调查 密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专业人员于2012 -2016年连续5年从环保局、安监局等部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在全区重点乡镇、开发区的重点行业企业中开展了重金属污染企业摸底调查,进行了密云区存在重金属污染的企业开展排查和监测工作。

1.2现场职业卫生和“三废”处理基本情况调查 对存在重金属污染的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和“三废”处理情况调查。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内容涉及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等,“三废”处理情况调查内容涉及废水、固废、废气的产生来源、方式、排放量及治理情况等。

1.3作业场所空气样品的采集和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 对重金属污染的企业开展作业场所空气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在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在产生铅、铬污染的工人作业场所,用微孔滤膜采集接触铅、铬作业工种的工人岗位空气样品,分别检测铅烟(尘)和铬的空气浓度。以4家单位接触铅、铬作业的51名工人为对象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了解其职业健康情况。

1.4方法和依据 采样依据:依据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集样品。检测依据:依据GBZ/T160.7-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检测铬;依据GBZ/T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检测铅烟(尘)。体检依据:依据GBZ188-2007(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评价依据:依据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对空气中检测的铅、铬浓度进行评价,依据GBZ12-2006《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对铬作业工人职业体检结果进行评价,依据GBZ37-2006《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对铅作业工人职业体检结果进行评价。

2 结果

2.1重金属污染用人单位调查情况

2.1.1重金属污染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该区存在重金属污染的用人单位有4家,有2种重金属有铅、铬污染作业,分布的行业有金属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接触的工人均为男工,无女工(表1)。

表1 重金属污染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2.1.2现场职业卫生学和“三废”处理情况调查: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学调查情况见表2。4家用人单位均设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其中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卫生设施配套适宜,私有企业有卫生设施配套不足,作业工人个人防护用品均配备齐全。由表3可见,1家用人单位不产生任何废物,其余两家单位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均经过环保部分验收认可的装置净化后,有序排放。

表2 重金属污染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情况

表3 用人单位重金属污染“三废”处理调查情况

2.1.3作业场所空气中重金属浓度检测情况: 按照采样技术规范在4家单位选择重金属污染的场所,分别在镀铬、焊锡、称量混料等工艺工人操作岗位不同时段各采集8件空气样品,分别检测铬、铅烟和铅尘浓度。经计算工人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与国家标准比较(PC-TWA:铬0.05 mg/m3,铅烟0.03 mg/ m3,铅尘0.05 mg/m3),4个作业工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在称重混料工艺4个样品中有1件样品浓度(C-STEL:铅尘0.172 mg/m3)超出职业接触限值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铅尘0.15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总体合格率为93.8%。

2.1.4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情况: 通过连续五年对4家用人单位接触铅和铬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32名接触铬作业工人,未检出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19名接触铅作业工人未检出疑似职业病,检出职业禁忌证1人,该职业禁忌证表现为神经系统震颤征阳性,已建议调离铅作业岗位。

3 讨论

3.1北京市近10年来关于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的研究文献,大多数研究方向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等[1-7],并没有对化学性毒物中重金属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一步研究,传统意义上的重金属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铅、铬、汞、砷和镉五种,此五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存在工业企业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急性和慢性损害[8]。密云区对企业连续五年开展重金属污染调查监测,该区存在两种重金属铅、铬污染共4家用人单位。通过开展重金属污染“三废”排放情况调查,企业不存在无序排放问题,该区目前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环境的隐患。作业场所空气样品16件中有1件超标,检测合格率为93.8%;51名工人在五年职业健康体检中有1人存在铅作业职业禁忌证,已调离原岗位,其余工人未发生职业健康损害,接触工人不存在重金属急性中毒职业病高危风险,但是重金属铅有慢性毒性,预防工人慢性铅中毒仍不可忽视[9]。

3.2通过连续五年的调查监测,私有小型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上基本符合职业监管规定,但在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企业的防护设施虽然设置了,但在布局、数量、高度等设计不足,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针对以上问题在监测中逐步为企业提出了改善设计方案,已经完善了防护设施。

3.3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私有小型企业的监管和职业健康防护知识教育,加强其企业防护意识和防治措施知识水平,强化企业主自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防护相关规章制度并加以贯彻落实,切实保护好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职业病场所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远离不良场所
父亲的职业病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