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正五聚蛋白3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8-11-21孟新颜杨承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病史性反应颈动脉

孟新颜,杨承志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1-2]。既往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当斑块破裂时其内容物(如血小板黏附因子、磷脂等)暴露于血液并形成血栓,进而诱发ACI[3]。既往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均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4-5]。本研究旨在探讨PTX3和PLR对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近期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ACI患者136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ACI诊断标准[6],并经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证实。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分为斑块不稳定组(n=82)和斑块稳定组(n=54),根据治疗后2个月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80)和预后不良组(n=56)。排除标准:(1)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2)近期服用过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影响血小板聚集药物者;(3)有颅内出血史者;(4)昏迷者。本研究经徐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饮酒>50 g/d者定义为饮酒)、吸烟史(连续或累计吸烟时间>6个月者定义为吸烟)。

1.2.2 实验室检查 抽取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静脉血7 ml,3 500 r/min离心4 min(离心半径

10 cm),留取上清液并置于-80 ℃环境下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德国罗氏公司生产,型号:cobas c701)检测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HDL-C)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PTX3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PLR。

1.2.3 颈动脉超声检查 两组患者取仰卧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型号:IU22)常规检测颈总动脉起始处、主干处及分叉处管壁和管腔情况,包括斑块的形态、范围、位置、有无血流信号及回声情况等,探头频率为7.5 MHz。以斑块有火山口样龛影、表面不光滑、呈不规则回声暗区及低回声判定为斑块不稳定[7];以斑块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相比呈现强回声判定为斑块稳定[8]。

1.3 预后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2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分为5个等级,其中BI评分95~100分为功能良好、75~94分为轻度残疾、50~74分为中度残疾、25~49分为严重残疾、0~24分为极度残疾,以治疗后2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1级为预后良好,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改善甚至下降为预后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斑块不稳定组和斑块稳定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吸烟史、TG、TC、LDL-C、HDL-C、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稳定组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者所占比例、PTX3、PLR低于斑块不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斑块稳定性为因变量(赋值:稳定=0,不稳定=1),以糖尿病病史(赋值:无=0,有=1)及LDL-C、HDL-C、FIB、PTX3、PLR(赋值均为实测值)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PTX3、PLR是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1 斑块不稳定组和斑块稳定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PTX3和PLR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PTX3和PLR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2 Non-conditional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abil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ACI patients

表3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PTX3和PLR比较(x±s)Table 3 Comparison of PTX3 and PLR in patients with good prognosis and poor prognosis

3 讨论

ACI是我国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之一,患者预后较差,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约70%脑梗死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升高3倍以上[9]。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由多种因素所致,主要涉及血管重塑、血管壁表面情况、炎性反应、血液黏稠度及局部机械力学等[10]。既往临床常以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评估患者病变程度,但近年研究发现,与管腔狭窄程度相比,根据斑块稳定性评估患者病变程度更合适。斑块可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稳定性斑块的炎性细胞少且纤维帽较厚,不易破裂;不稳定性斑块的炎性细胞浸润较多,质地较软、纤维帽薄、脆性大,基底部有大量的新生微血管,易出现破裂,预后较差[11]。

既往研究表明,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TX3是一种急性期炎性标志物,被临床认为是脉管系统的超敏C反应蛋白,可反映机体局部炎性损伤程度[12-13]。PLR是一种新兴的炎性标志物,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可通过激活机体的炎性反应而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血小板计数升高可导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加速发展,进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机体体液免疫水平,其降低可导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斑块不稳定组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者所占比例、PTX3、PLR低于斑块稳定组,进一步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PTX3、PLR是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毕璐洁等[15]、李凤等[1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PTX3作为机体炎性反应过程中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释放的炎性递质,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如下:(1)炎性环境下抑制血管内促纤维细胞因子释放,促使斑块纤维帽逐渐变薄;(2)促进血管内皮组织因子表达,加速细胞凋亡且诱导血管内血液高凝,进而加速血管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PTX3在血管内还可与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相互作用,导致炎性反应加剧,恶化血管内炎性环境。外周血PTX3水平升高可促使血管内炎性反应加剧及血液高凝状态,为斑块形成创造良好环境,故可通过降低PTX3水平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PLR升高能诱发斑块不稳定的主要机制可能如下:(1)PLR升高可刺激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炎性因子,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2)PLR升高能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3)PLR升高可激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大量炎性因子产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促进血栓形成,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1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PTX3和PLR低于预后不良组,提示PTX3和PLR升高的ACI患者预后较差,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8]。

综上所述,PTX3和PLR是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且PTX3和PLR升高者近期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重视。但本研究未进一步探讨PTX3、PLR对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仍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贡献:孟新颜进行试验设计与实施、资料收集整理、撰写论文并对文章负责;杨承志进行数据统计、试验设计指导、文章质量把控。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病史性反应颈动脉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