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16条建议

2018-11-21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攻坚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 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只有不到3年时间,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咬定总攻目标,落细攻击点位,科学摆布攻坚力量和脱贫时序,采取超常规的办法解决深度贫困难题,把脱贫任务分解到年、精准到人,做到用有限时间、有限资金,解决有限问题、完成有限目标,确保一年一个新进展,三年圆满完成攻坚任务。托养、吸收农牧民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收入。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涉牧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建档立卡贫困户。

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打好产业扶贫硬仗

(一)做强做优扶贫产业。把产业项目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加强产销对接,注重打造品牌,加大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力度,提升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增强造血功能。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和经营能力但无产业途径的贫困人口,通过实施产业扶持开发、低收入户产业扶持、产业化扶贫等项目,鼓励发展特色种植、家庭农场等特色产业,引导开办小商店、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商贸旅游产业,有效增加经营性收入。

(二)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园)发展。完善产地集配、冷链等基础设施,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服务等,全面提高流通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农村特点的网上支付、供应链贷款等产品,加强对电子商务创业农民尤其是创业青年农民的贷款和授信支持,以电子商务(园)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三)探索资产收益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或生产经营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

(四)完善配套产业发展。实施搬迁后,要加大对贫困群众后续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手抓搬迁,一手抓产业培育,采取“产业推动、市场带动、园区拉动、循环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确保做到种有棚、养有圈、商有铺、输有企、弱有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安置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支持其为搬迁群众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岗位,鼓励搬迁农户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六)全方位、多形式开辟就业渠道。实行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以最优惠的政策鼓励本地企业优先吸纳搬迁户劳动力就业,促进搬迁户尽快实现就业。建立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接纳企业的对接联动机制,支持务工人员长期稳定就业。对有培训需求的搬迁劳动力实施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易地扶贫搬迁人员自主创业的给予创业补贴和场租补贴。

(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强化搬迁村水、电、路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对服务功能完善、人口聚集密度大的集中安置点,推行社区化管理,统筹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注重引入社会、企业资本,把搬迁安置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搬迁村造血功能。

强化社会保障兜底

(八)实施社会保障兜底保障。对特殊贫困群体,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由政府兜底脱贫。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专项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等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范围。对兜底对象,教育部门将其在校就读子女优先纳入学生资助体系,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安全住房问题。

(九)实施医疗保障扶贫。稳步推进全面覆盖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低收入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资助,进一步提高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等政策。

(十)分类施策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对有外出就业愿望的青壮年贫困劳动力,制定帮扶到位、任务到人的转移就业导航计划。对大龄、妇女、残疾人等难以外出就业的贫困人员,引导企业将简单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到乡镇、村居,创建“扶贫车间”或“扶贫工作坊”,组织其就地就近就业。对残疾人、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等特别困难且无法输送到企业就业的群体,开发公共管理和服务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着因病、因残、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空心村等问题去,打好“组合拳”,对症下药、分类施策,确保各项措施精准有力、务实管用。两地共同建好扶贫项目库,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深化扶贫攻坚,打造“菜单式”扶贫项目清单,更好地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十三)搭建产业扶贫平台,增强结对帮扶地区的造血功能。积极搭建产业扶贫平台,加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培训。注重增强结对帮扶地区的造血功能,带动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推进受援地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推动园区龙头企业与贫困村合作设立“卫星工厂”。推进扶贫产业双创中心建设,适度增加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专业技术人才援助比例。

狠抓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全面深化对口帮扶合作

(十一)加强力量统筹,完善对接机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接近”脱贫目标,推动资金项目、干部人才、政策措施等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最大限度将财政援助资金投向扶贫脱贫项目,新增资金全部投向脱贫攻坚。完善结对帮扶,引导企业和各类组织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深化智力扶贫,持续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加强人才支援交流和培训。

(十二)抓好精准聚焦,更加突出脱贫实效。要奔

(十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发挥县级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考评。对照驻村工作主要任务,建立驻村帮扶履职清单。深化重点工作大督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加强考核评估,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扶贫干部及时奖励、优先提拔重用。

(十五)加强脱贫攻坚干部配备和人才培养。在派、帮、管、服四个方面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坚持选优派强,加强力量整合,聚焦深度贫困,加大派的力度。加大对选派干部、驻村工作队和贫困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其抓好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水平。

(十六)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着力解决问题处置不到位、整改落实不到位、追责问责不到位、构建长效机制不到位等问题,严肃查处对扶贫资金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行为。建立举报追查制度,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追查到底。

猜你喜欢

攻坚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积极把扶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
脱贫攻坚在“冲刺”——陕西脱贫攻坚新进展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脱贫攻坚代表行
脱贫攻坚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