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所知道的明星往事

2018-11-21周简段

书摘 2018年4期
关键词:南开白杨演戏

☉周简段

黄宗江在南开和燕京

当年燕京大学没有戏剧系,可是出了不少戏剧人才,可惜有的半途而废,有的早年离开人间,如今硕果仅存者只二人,其中孙道临名气最大,因为他是名演员;另一位当为黄宗江。黄后来退居幕后,埋头编导,所以知者较少。

黄宗江1935年考入天津的南开中学,他一入学就对新剧着迷。他受南开剧社及其活跃人物张彭春和曹禺(万家)的影响甚深,虽在南开读书仅两年,却决定了他一生的影剧生活。

1936年,黄宗江在南开瑞庭礼堂看了南开剧社演出的《财狂》(根据莫里哀的《悭吝人》改编),散戏之后,仍恋恋不舍,躲在台上看演员拍照。十几年后,在他的散文集《初恋》里写道:“戏演过后,好几个黄昏,我徘徊在礼堂旁,白杨树下,是什么使我这样迷惘?……”

1937年,他第一次演戏,扮演易卜生《国民公敌》中的女主角司铎克夫人(当时南开演戏都是男生演女角),真是精彩,校刊上曾评论说:“黄宗江扮司铎克夫人,背影如希腊女神塑像……是万家宝(曹禺)之后,南开最佳之(扮)女演员。”从此,黄宗江就成为南开剧社的名人。

可惜好景不长,“七七”事变爆发后,学校被敌机轰炸焚毁,南开迁往重庆,黄宗江便转入耀华中学又读了一年。这年,他在天祥市场旧书摊上,搜购了散失的全部南开剧社的戏剧书刊,视为珍宝,饱览无遗。1938年毕业后,黄宗江考入燕京大学英文系。

进燕园不久,黄宗江就锋芒毕露,他成绩优、兴趣广、多才多艺。每天早晨,未名湖畔,岛亭附近,都能听到他朗读背诵英文的声音。他还跟邓之诚学历史、从顾随学诗词,文法两院的主要课程他都学。黄宗江天资聪颖又认真苦读,在燕京大学的学习为他以后从事戏剧编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余,黄宗江还是不忘演戏。他与孙道临等同学组织了燕京剧社,演过不少好戏。除了话剧外,黄宗江对京剧也很喜爱,他在燕京国剧社演丑角,学萧长华很有妙趣;他还曾演过《空城计》中的老军、《王宝钏》中“算粮”一折的魏虎、《赶三关》一折中的莫老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沦入日寇手中,黄宗江携乃妹黄宗英等到上海演戏。其后到过重庆,去过英国,后来埋头于编导工作四十余年,孜孜不倦地献身于戏剧工作,在北京话剧界享有盛名。

孙道临从艺前后

当代大陆著名电影明星孙道临,原名孙以亮。1938年入燕京大学,从此,未名湖畔就时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经常身穿件褪了色的蓝布大褂,旧西服裤脚下的两只皮鞋磨得露出白色,圆圆的脸庞,浓眉大眼,文质彬彬,一口地道的北京话,确实是个讨人喜欢的帅小伙子。孙道临沉默寡言,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课下则打开教室窗子凭窗远眺,若有所思。

太平洋战争爆发,燕园被占,从此多数师生离别了湖光塔影,忍痛离校了。后来听说孙道临和黄宗江、郭元同、程述尧、石增祚等同学到上海演话剧去了。当时,这消息使人不大相信,因为他不是那种活跃的性格,怎么会演起戏来呢。

1943年左右,在天津出现了一个以孙道临为首的话剧团体,他们在北洋戏院演出《茶花女》。这个戏演得很成功,孙道临这个名字由此传遍津沽。因为他在天津下榻于老友张树柏家里,不久人们便得知,这个话剧演员孙道临原来就是孙以亮。他这个演戏的化名从此便代替了他的原名。每天夜场散戏后,他就手提化妆箱默默地回来;次日开演前,他又手提化妆箱默默地去戏院。他的化妆箱里,除了油彩等化妆用品外,还带有《莎氏乐府》一类的书,演戏空闲就取出来阅读,读得十分认真,像在学校临考前温书一样。演戏之余,他还常到天祥市场旧书摊上搜寻有关戏剧方面的书。他是在演戏、读书,读书、演戏中过日子,认真从事戏剧艺术的钻研,没有什么外务。

我一向不大爱看话剧,不喜欢那种矫揉造作的台词腔调,可是看了道临演戏,发现他无论演什么角色都自然大方,不像做戏,而像是剧中人物现身说法,颇耐人寻味。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左右,他和卫禹平、黄宗英等组织南北剧社再去天津,在北洋戏院和大光明影院演出了《甜姐儿》《魂归离恨天》《泪洒相思地》,这下更加轰动天津。但他一如既往,不骄不躁,沉默寡言,还是演戏、读书,读书、演戏。

我来港后就再也没见到他,听人说,道临在上海红得发紫,追求他的女性很多,他却洁身自爱,不予理睬,近年才听说他已与越剧名演员王文娟结合了。在港也曾看过他演的影片,二十多年不见,人有些老了。人总是要老的,可是他没有虚度年华,仍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赢得了影坛艺术的成就。

白杨拍《十字街头》

不久前,中国杰出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去世,时年七十六岁,让我不由想起她拍成名之作《十字街头》的往事。

白杨原名杨成芳,祖籍湖南湘阴县,1920年生于北京。其父是清末举人,民国初年,为振兴教育锐意革新,曾建立新华大学,自任校长。而后日渐挥霍享乐,终致学校倒闭,家道中落。白杨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由于其父沉溺于吃喝玩乐,且重男轻女,故她在家不受宠爱,便由奶妈带到乡下去生活。直到九岁时才接回,入北平第十四小学插班读到四年级。

1931年,由于破产,父亲弃家不知去向,母亲病故。家里只剩下姐妹三人,大姐杨沫才念中学,二姐长相漂亮,爱唱京戏,白杨此时才十一岁。一天二姐告诉她,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第五分厂,办了个“演员养成所”,劝她去报名试试。可是应考那天,二姐又不知去向,原来她随京剧票友“票”戏去了,她只好一个人鼓起勇气进了考场。那里都是大学生和青年,未料,由于她的天真稚气,居然被录取了。当时考她的老师是主演过无声片《故都春梦》的王瑞麟先生。

1935年,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筹办二厂,周剑云到南京招聘新演员,资深剧作家洪深郑重地把白杨推荐给他。周剑云当即和白杨订了三年的合同,头年月薪一百元,第二年一百五十元,第三年二百元。这样,白杨就成了明星二厂的基本演员。

白杨在明星二厂参拍的第一部影片就是《十字街头》。这部电影由沈西苓和凌鹤、尘无编剧,沈西苓导演。白杨刚从南京到上海报到,沈西苓和赵丹即拿着剧本找她。他们一起商量分配角色,并根据演员的姓改定角色的姓,如赵丹演的角色叫“老赵”,白杨演的角色叫“杨芝瑛”。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一群爱国救亡的知识青年,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道路,最终都失学、失业,因而他们苦闷、徘徊、彷徨,急于寻找出路,所以叫“十字街头”。

白杨扮演的杨芝瑛,从思想感情来说,与白杨所处的地位、境况相吻合,但剧中人杨芝瑛所经历的生活道路,有些是白杨未曾经历过的。当时没有条件深入生活,但白杨却很有见地地说:“一个演员是多方面的,无论哪一类型的人物的生活,我都应去体验或观察。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才能算是一个好演员;如果专演与自己相同生活的人物,那不过还是自己。”在拍摄中,由于白杨当时还缺少在镜头前表演的实践经验,有时简直是手足无措,然而,她特别虚心、用功,所以该片仍拍得相当成功。

自此,白杨的电影表演艺术颇受各方面重视。1937年4月1日,上海《大陆报》有篇评论《十字街头》的文章说:“白杨女士恐将成为中国的新影后——她虽然只有十七岁,中等的身材,可就是她的美丽、魔力、风韵和艺术天才,都卓然超出于一切。”文章说她是“瑞典女星嘉宝的匹敌”。同一天的《泰晤士报》也说:“许多中国影迷都觉得他们发现了一个‘中国嘉宝’,那就是白杨女士了。她在最近主演的《十字街头》中,表现出和嘉宝异曲同工的特色。”

此片成功后,电影公司老板立即给她月薪加到三百元,并在大马路上为她竖起了有几层楼高的海报,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接连又主演了《社会之花》《神秘之花》和《四千金》等影片。

“电影皇帝”金焰

1932年,上海有家叫《电声》的小报为了扩大影响,举办了十次评选“电影皇帝”的活动。方法是每期报上印有一颗印花,读者把印花剪下,写上所选明星的名字寄给报馆。报馆不时在报上公布得票者的姓名和票数。评选结束,金焰得票最多,当选为“电影皇帝”。

金焰之所以能当选为“电影皇帝”,是因为他塑造了一系列健康、朝气蓬勃的青年形象。当时,封建、堕落和神怪武侠等影片充斥影坛,国家又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金焰在开明的联华电影公司,与阮玲玉合演了《野花闲草》《爱情与义务》《桃花泣血记》等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影片,深受观众欢迎。他以自己英俊、朴实的气质,真挚自然、热情奔放的表现风格征服了观众。

金焰1910年出生于朝鲜汉城一个医生家庭。两岁时,父母因发动并领导反日的独立运动受到迫害,不得已举家逃到中国。不久,父亲病逝,家庭生活陷入困境,金焰被一位姑娘带到上海读书,后又转到济南、天津免交学费读书。在初中时,金焰就兼勤杂工来付伙食费。十七岁那年,他毅然辍学,去上海进入由田汉领导的“南国社”,但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一次剧团到外地演出,他留在剧社看房子,每天在弄堂口的小面摊赊一碗十六个铜板的辣酱面。两个月后,他净欠面账七百二十个铜板。面摊师傅年三十晚上来讨债,他只得脱下身上的棉袍去典当,恰恰只当到大洋二元四角,折合铜板七百二十个。坎坷的生活道路,使金焰受到磨炼,他奋发自强、刻苦努力,进入影坛不久就一举成名,被选为“电影皇帝”。

不久,他又因在《三个摩登女性》中扮演男主角获得成功,名气更大了,经济收入也多了。他鄙视当时很时髦的抽大烟、打麻将,以及寻花问柳的花天酒地生活,把精力用在练习骑马、驾车、游泳、打球等方面。他还自任队长,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电影明星球队——“未名篮球队”。队员有田方、刘琼等人,领队吴永刚,球队干事王人美,拉拉队由韩兰根、殷秀岑等人组成,他们既打篮球,又踢足球,每场球赛观众都在千人以上,球队坚持了近十年,影响很大。

金焰在田汉的悉心帮助下,曾成功地主演过《莎乐美》《卡门》《回春之曲》等名剧,同时也接受了进步思想,曾发表过公开信,提出演员要以自己的艺术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效力,不做资产阶级姨太太的玩物。

金焰曾两次不畏风险,掩护田汉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眼里,金焰是—个左倾分子,赤色明星。他的名字上了黑名单。1938年七八月间,一位很有政治背景的日本商人指使汉奸文人刘呐鸥设圈套迫使金焰与他见面,软硬兼施,逼迫金焰组织演员为日寇效劳,遭到金焰严词拒绝。日本人正要下毒手,吴永刚等人急速帮助他离开上海去了香港。此后,直到解放,他只拍了《长空万里》等四部影片,可说是创作上的低潮,而金焰威武不屈的高尚情操,却如日月行天,光彩照人。

石挥的生死情结

石挥是杰出的电影与话剧表演艺术家,早年还出任过导演,他拍过的著名电影有《雾海夜航》《鸡毛信》《天仙配》等。其夫人童葆苓是一位家教有素的京剧艺术家,她是著名“童家班”的重要成员。在她的兄弟姐妹中,以继承四大名旦中荀派著称的童芷苓和以演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蜚声海内外的童祥苓最为出名。

石挥是在拍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母亲》时认识童葆苓的,那年童葆苓才十八岁,石挥大她十五岁。当时,童葆苓还在李少春主办的京剧科班“鸣春社”里当演员,在中国戏院演出。石挥对李万春说,他正要拍一部电影,名字叫《母亲》,里面有一个小演员,是在学唱京戏的小姑娘,请帮助找一找。于是,李万春便约石挥去看了童葆苓的演出。石挥很是看中童葆苓的可爱劲儿,以及她的演出技艺,于是当场拍板由她在他的电影《母亲》中担任角色。

石挥与童葆苓由相识渐渐地发展到恋爱的关系,是在电影《母亲》拍完之后。那时的童葆苓年轻、漂亮,言谈举止都充满了孩童般的天真,圈内人士都称她为“童不赖”,自然是颇得“话剧皇帝”石挥的青睐与爱慕。

石挥与童葆苓于1954年在北京结婚,蜜月之后石挥便回到了上海。那时,童葆苓在总政京剧团工作,而石挥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几年的时间一直过着牛郎织女的分居生活。还是在一次会上周扬听说了他们的情况,才想办法把童葆苓调进上海京剧团。

可是没过多久,反“右”斗争开始了。石挥遭到了批判,从批判会回来后,童葆苓问他:“会开得怎样?”石挥不多说话,只是连声叹息:“结棍(上海话,意思是厉害),结棍!”他还自言自语地说:“要是一个人被打成右派,这就连蹬三轮车的也不如了。”可以看得出,批判会后,石挥的心情十分沉重。

第二次批判大会,石挥没有出席,以后便传出他失踪的消息。那天下午,童葆苓要去陪同一个越南文化代表团参观上海京剧团,临出门前对正闷闷不乐的石挥说:“过一会儿,家里要来一个保姆,你在家里等等她,我要去接外国客人了。”

石挥听说妻子要走,霍地站了起来,失态地一下抱住童葆苓拥吻,怅然若失的目光,一直注视着童葆苓离去。童葆苓后来才明白,石挥这是在向她作最后的诀别。

童葆苓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这天夜里,就在她苦苦地等着丈夫回来的不眠之夜,石挥却买了一张船票,登上了“民主三号”轮船——过去他在这条船上体验过生活。也就在那天夜里,他趁着茫茫的夜色,跳进了汹涌的大海之中,结束了年仅四十二岁的生命。

猜你喜欢

南开白杨演戏
演员在演戏
废园
一个追拍马拉松的人(小小说)
白杨
张伯苓去世时口袋中仅有6元7角钱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我是爱南开的
快乐劳动节
这不是在演戏
汪东波张智勇等人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