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18-11-20彭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3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彭凤

【内容摘要】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历史观、民族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越来越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是可喜的。这里探讨的是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贯彻落实,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使得历史这一学科发挥更强的功用。

【关键词】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历史课程作过如下定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①”这已明确了历史课程不是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最终目的,而是要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历史思维和感悟能力、自主认识的能力。而在最新的2015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以下简称为《初稿》)中已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定位为五个方面: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并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定义:“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②”从《初稿》中定义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历史培养学生的“素养”是通过具体的历史学习来取得的,学生首先取得的能力是形成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这一基础能力,再进一步完成历史理解,这就需要长期的培养,最后能够有自己的、客观的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能够最终形成完备的历史素养也就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完备的人格。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应试教育下的题海战术,学生时代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几点是答题的关键,背下来就好了。在没有建立起真是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往往会让这一学科丧失色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因为背知识点只会让这门课的负担越来越重,而且题型加以变动后这类学生往往陷入被动,历史学习没有趣味也没有逻辑感,历史看起来就是一切都摆在那里的一个个孤零零的事实而已。这使得该有的学科特性丧失。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思想史的内容为例: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以及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一般形成的基本观念是:程朱理学是封建思想的发展,禁锢人们的思想,结论是程朱理学遗毒人间;陆王心学则与这一时期同步学习的政治课的关于哲学方面和黑格尔、费尔巴哈之类的哲学家在某一方面总有着微妙的联系;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各种先进的思想,在他们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理应繁荣富强起来,都是因为专制的钳制才使得我们没有发展起来。而事实上宋、明、清三个时代先后出现,这几位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在思想上都是有着对前人的认识与发展继承的,但在这样的认识体系中直观看到的是一个个全然没有关联的思想体系,是后者对前者的批判。而其实对这一部分可以形成更成体系的、更合理地认识。首先是程朱理学,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以朱熹老夫子的思想为主,朱熹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朱熹的很多思想都被异化曲解,一个思想体系在几百年后很难不存在被人批判之处,但是一味地否定显然是错误的。对于历史有着更专业系统的学习后应该有自己更准确的认识。而不是随大流地一味批判。而对于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说,其实际上源于《孟子·尽心上》中“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王阳明认为,良知所体认之道学乃人生日用之常,并非奇异幽怪,所谓“良知人人皆有”“良知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这样就能很清晰地看到王阳明的心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儒学一脉相承的,而在高中教学与教材编排方面都倾向于将王阳明塑造为一位主观唯心主义者,这断裂了王阳明的思想其实是儒学的发展这一事实。再就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他们的思想被理解为具有反封建、“理性”主义等色彩,这些论述的倾向都是将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向西方近代的思想家思想靠拢,感觉这样就能证明中国历史上也是有着这样的先进思想了一样,这并没有任何意义,还使得教学出现偏差。

高中历史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有着较好的贯彻效果的话,要的是多方面的努力与改进,有教师素养的问题,有教材以及教育体系、教育目标改革的问题,有着学生的自身素养问题。“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是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③”现下中学历史教育是将成绩放在第一位的,别的学科也是如此,这是应试教育下的选择,但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主城部分要看到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对教学成绩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学成果,是对学生至关重要的认知与价值观的培养成果。如今,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越来越被看重,这是教育发展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条路要走出成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注释】

① 吴伟.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2(11).

② 朱可.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兼评2013年浙江省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J]. 历史教学,2013(15).

③ 袁廷虎. 基于学科素养建构的史料教学研究——以人教版明清儒学的发展为例[J]. 歷史教学,2015(23).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平川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