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8-11-20汪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3期
关键词:相关应对方式高中生

汪玲

【内容摘要】本研究是对六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六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各年级学生在敌对,恐怖方面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相关

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国际的接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由于近几年青少年自杀、斗殴、偷窃、故意伤害等事件的频发,心理健康也被列入了健康的标准条件之一。国内姜乾金、梁军林等学者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高中生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并不落伍且极其必要。本次研究以六安市田家炳中学的高中生为样本进行研究,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给心理健康作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黄希庭等认为“应对方式是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与行为的努力过程”。应对方式就是人要消除或缓解因为内外部各种因素产生的心理或身体上的不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Brian LP研究表明积极有效的应对和良好的适应密切相关,消极无效的应对则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问题。和亮坤研究表明,越是积极健康的面对、解决困难,心理就越健康;反之,消极、躲避的态度和行为则会造成心理问题。王桂平、陈会昌的研究发现,应对方式和学生的年级、控制点倾向、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相关。

高中生心理健康不仅对目前的学习、生活有促进作用,对之后整个人格的完善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的行为与心理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研究学生群体中两者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态,跟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进度,方便展开围绕学生心理多产生的各类问题提出想赢得解决方案。

我就以下两种假设对学生展开调查研究:

假设一:六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文科生与理科生、走读生与住校生、独生与非独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二:六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文科生与理科生、走读生与住校生、独生与非独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六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

全國常模M数据为:躯体1.41,强迫1.92,人际关系1.88,抑郁1.70,焦虑1.55,敌对1.68,恐怖1.47,偏执1.73,神经病性1.51。而六安市田家炳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各维度得分都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躯体1.82,强迫2.60,人际关系2.41,抑郁2.17,焦虑2.19,敌对2.24,恐怖1.96,偏执2.14,神经病性2.06。这说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于全国中学生来说要严重一些。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一是父母的受教育水品偏低,家长一般都是70后,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过程并未太过关注。

田家炳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

田家炳中学男生躯体1.71,强迫2.48,人际关系2.22,抑郁2.02,焦虑1.98,敌对2.14,恐怖1.70,偏执2.11,神经病性1.97。女生躯体1.91,强迫2.70,人际关系2.54,抑郁2.30,焦虑2.34,敌对2.31,恐怖2.15,偏执2.19,神经病性2.11。由这些数据可知,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男生,并且在躯体、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方面差异明显。这可能由于性别本身的身心特点和角色定位不同所造成的。青春期的生理发育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心理或行为的表现,女生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躯体症状或抑郁、焦虑的情绪。

田家炳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年级差异

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所差异。高一学生躯体1.91,强迫2.61,人际关系2.47,抑郁2.24,焦虑2.24,敌对2.39,恐怖2.08,偏执2.19,神经病性2.14.高二学生躯体1.77,强迫2.62,人际关系2.36,抑郁2.12,焦虑2.16,敌对2.13,恐怖1.91,偏执2.10,神经病性2.04。高三学生躯体1.74,强迫2.57,人际关系2.37,抑郁2.11,焦虑2.12,敌对2.12,恐怖1.81,偏执2.12,神经病性1.95。以上数据表明:各年级学生在敌对、恐怖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敌对方面,高一学生显著强于高二;恐怖方面高一学生显著强于高三学生。各年级学生在敌对、恐怖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敌对方面,高一学生显著强于高二;恐怖方面高一学生显著强于高三学生。高一学生刚刚进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对周边的人或事拥有着好奇的同时也有戒备。在敌对和恐怖方面得分高于高二,高三的学生。一旦适应了学校生活之后,安全感的获得和自身的成长会适当的减轻症状。

田家炳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文理差异

文科生和理科生心理健康也有所差异。文科生躯体1.82,强迫2.67,人际关系2.49,抑郁2.24,焦虑2.28,敌对2.30,恐怖2.08,偏执2.18,神经病性2.10。理科生躯体1.83,强迫2.50,人际关系2.26,抑郁2.04,焦虑2.03,敌对2.12,恐怖1.75,偏执2.08,神经病性1.99。这些数据表明: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理科生差。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理科生差,其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方面显著明显。文科生相对来说更感性、敏感,容易抑郁、焦虑和害怕。因此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会稍有不足,更容易形成敌对的关系。思维方式的不同,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采取的方式不同,理科生注重最终的结果,文科生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对过程也会反复斟酌,而过程对文科生影响较大。

文理科生在自责和求助上差异显著。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的使用自责和求助。因为性别特性的原因文理生比例和女男生有点相似,所以文理科在自责这点上和性别差异是类似的。文科生更容易向他人求助,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寻求有力的帮助。理科生有点理性的自负,不愿意求助。

通过调查还发现,男女生在自责上有显著差异。女生在自责的选择上显著高于男生。王惠研究发现: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求助”的应付方式。本研究的结论则发现女生更倾向于自责的应对。这可能与六安的人文环境有关。女生的要求较多且都努力的达到要求。因此女生努力地在面对应激的时候保持和男生一样。同时,女生的期望和要求又很高,做不到时会自责,不够好时也会自责反思,因为她们付出的更多,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一旦没有达到最先寻找的就是自身的原因。

各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自责和退避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高三学生选择解决问题显著高于高一;高一学生自责显著高于高三学生;高一学生退避显著高于高二、高三学生。高三学生相比于高一、高二心智都成熟很多,三年的高中生活已经将他们锤炼的很熟练的掌握应激技巧,相比与高一、高二学生在面对应激的时候主要选择解决问题。同理,高一学生刚入校,很多规矩都不是很清楚,也在适应一种新的环境,面对一群处在青春期特殊时期的陌生同龄人。努力的想要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得到老师关注,交往更多的同伴,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的同时很容易自责。而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选择退避也是一种适应的方式,还没有完全掌握新学校生存技能的新生更多选择回避困难静观其变然后在总结之后再前进。

此外,走读生和住校生在应对方式选择上没有差异。走读生和住校生本质上没有区别,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0点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每天只有8个小时不到的时间處在寝室或者是校外住宿处,两者之间独属部分太少,大多时间线和活动场所都是相交的。彼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学生与非独生学生在合理化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学生从小家庭没有竞争,生活一直顺风顺水,没有特别需要自己费心去做过什么,当遇到应激状况时常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得到与失去,过程和方法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一旦尝试而失败了,常采取合理化的方式让失败变得合理,没有竞争的意识。

由此可见,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里,心理课程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方式也极其重要,对他们性格养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当问题到来时,要让学生学会及时有效的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自责和退避,用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 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理健康[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4):145-147.

[2] 梁军林. 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147-148.

[3] 宋专茂. 心理健康测量[D]. 广州:济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黄希庭、余华 等.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学,2000,23(1):1-5.

[5] Brian L Printz. Stress-buffering factors related to adolescence coping: a path analysis[J]. Adolescence,1999(34):715-734.

[4] Ray Cl lindop J et al. The concept of coping[J]. Psychological Medicine,1982 (12):385-393.

[6] 王桂平、陈会昌. 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其与控制点、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7] 王惠. 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3.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人民路小学东校)

猜你喜欢

相关应对方式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电子商务的发展分析研究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不同酸提取对维生素C测定结果的影响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自立人格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