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下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2018-11-20李苗

新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全域海南

李苗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想和实践模式,自提出就呈现出炙热的发展态势,全国各地很多地区都积极参与其中。2016年海南省作为全域旅游示范省进行开发创建,从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都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整体而言,海南旅游事业的发展仍然表现出“绿肥红瘦”的实际问题,海南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这与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存在一定偏差。因此,积极探索全域旅游下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海南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

(一)全域旅游的提出及内涵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提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此全域旅游的概念趋热,全国各地不少地区在先行先试过程中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2016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报告,指出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新阶段的客观结果,是新时期我国旅游发展的战略再定位,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全域旅游的内涵:“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①彭青林.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海口开幕[N].海南日报,2016-01-30.

结合国家旅游局的通知精神和上述相关负责人的说明,可以看出,全域旅游的提出和发展,是随着旅游业发展到当前阶段,应游客的现实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实践模式。它强调旅游作为一个系统,景点景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旅游大系统中还包括了旅游产品体系、多元化需求和多重旅游资源要素开发的多因素、全过程,是一项涉及到时间、空间、人文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

(二)海南全域旅游建设的实践

海南省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的实践都开展了系列行动。从政策层面讲,2017年3月海南省出台了《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对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省面临的形势、自身的定位、拟开发的产品体系、相应的配套措施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第一,搭建平台,开设了海南全域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海南全域旅游网(网址:www.lvyou.hi.cn),对海南各市县的旅游资源、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海南故事、文化节庆等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诠释。第二,“点线面”推进全域旅游,“点”的建设包括旅游城市、景区、园区、街区、百镇千村等的建设;线的建设主要是完善旅游交通的连接功能和旅游功能;面的建设主要是软硬环境的建设。第三,积极进行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海南省成立了“共享农庄”推进领导小组,在三亚等城市试点开发“共享农庄”。

二、海南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作用

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作用是多重的:第一,增强文化自信。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在开发与保护革命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文物的过程中,“红色基因”可以通过红色文化旅游这个载体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中得到传承,不断滋润和涵养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其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实践路径。红色文化旅游以大众的、轻松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得以传播和传承,对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贪图享乐、“向钱看”等不符合时代特色的现象予以有力抨击和摒弃,对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张丽霞.论红色旅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沈阳:辽宁大学,2012.。第三,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很多的红色革命区域地处边远山区,经济相对欠发达。通过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一方面可以改善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同时可以通过培育与红色文化旅游相关的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国内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概况

红色文化旅游的独立发展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发时期,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的红色文化旅游由最初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组织集体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学习教育和纪念活动,活动经费多是公费支出,逐步发展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一定经营活动的旅游活动。第二阶段是独立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纪念新中国成立、抗战胜利等重大活动,国家投资修葺和完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中央和地方各部门举办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加之媒体的大力报道,使得红色旅游从旅游的概念中独立出来。第三阶段是蓬勃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国家陆续出台《红色旅游发展三期规划》,红色旅游成为国家战略。2015-2016年两年,中央财政安排26.4亿元红色旅游发展资金,开通涉及红色旅游的航线749条,列车线路增至69条①李金早.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EB/OL].(2017-01-12).http://www.cnta.gov.cn/ztwz/2016nlydsj/jjqglvgzhy/201701/t20170113_812301.shtml.。整体来看,我国红色旅游已经完成了打基础的阶段,现在处于调结构、上品质、创效益的发展时期。

(三)海南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与国内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海南的红色文化旅游表现得严重滞后,与海南省绿色游、蓝色游的发展亦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开发运营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很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尚未转化成旅游产品,已经纳入旅游产品的项目也未得到很好地落实,如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的“海口—文昌—琼海—五指山线”,现在仍然是纸上谈兵的事情。其次,已有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深度不够,很多红色文化旅游场所还停留在相对初级的阶段,当前主要是开展一些教育和纪念活动,缺乏游客参与、互动的深度体验游。最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认同度不高,很多游客来海南旅游主要是奔着海南的蓝天、白云、沙滩来的,海南的红色文化旅游尚未形成叫得响的市场品牌。

三、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一)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依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发布的《旅游规则通则》对旅游资源的定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革命场所、革命承载物、革命精神等。目前学界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按照文化的三分法,本文将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三种类型进行阐述:一是精神文化,如海南有“23年红旗不倒”;二是行为文化,如以海南红色娘子军为原型制作的芭蕾舞剧、影视剧等;三是物质文化,如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整体上而言,海南物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红色精神文化旅游资源非常独特。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有: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海口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定安县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文昌张云逸将军纪念馆、临高角解放公园、海口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等②叶心媛.海南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同时,海南有丰富的社会认知度不高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如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琼山会馆”,是琼山籍某陈姓商人募集设立的一座三进式砖木结构建筑物。1926年,陵水县农民运动训练所在此拉开了海南的红色序幕,其后一年,琼崖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在此宣告成立,自此海南的红色革命从陵水的星火逐步呈燎原之势。2005年已经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现在仍不为社会公众所熟知。

(二)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对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质认识不清,是制约海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看到,海南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和独一无二的特质。

第一,陆地型和海洋型“双栖型”的红色资源业态。

相较于国内已经开发成熟和成功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海南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双栖型”的业态。除了上文提到的已取得广泛认同的陆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海南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还具有独特的海洋性特点。从古代的两伏波将军平定交趾郡的叛乱以维护国家稳定;到近代解放海南岛的渡海战役、收复被越南侵占的西沙之战以及守卫南海的潭门渔民等等,海南的红色海洋文化历史可谓历久弥新。

第二,“草根性”和“国际性”对接的发展形态。

海南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地区,因为产生了很多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而闻名。海南叫得响的品牌之一是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是一群生活在旧社会的妇女在斗争中求解放的奋斗史,其成员都是生活在最基层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劳动妇女,是典型的草根阶层,但是其影响却很广泛。这与其采取的“高大上”的传播形态密不可分。以芭蕾舞剧形式演绎的《红色娘子军》,曾作为招待外国领导人的曲目进行展演,并在英国、美国、苏联、阿尔巴尼亚等多国进行演出,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再如,“下南洋”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大批的海南华侨,他们在抗战时期组建的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利用琼剧、话剧等文艺宣传和口头宣传等多种形式组织宣传和参与抗日活动。很多华侨前赴后继参与到海南抗日活动中,展示出伟大的爱国情怀,促使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你们要把琼岛创造为争取九百万南洋华侨的中心根据地”的集结令①曾瑞炎.毛泽东与华侨抗日救国运动[J].文史杂志,1995(4).。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底层颜色”和“国际性”交融的特质,可以成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元素。

第三,历史性和现代性“一脉相承”的红色资源形态。

海南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如历史上有名的海瑞,被誉为“海青天”,其引领的清官文化永不过时,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坐落在海南文昌的宋氏祖居,是为了纪念宋庆龄和她的家庭而修复和兴建的。宋庆龄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以及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为反对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担任国家领导人,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仰。改革开放以后,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成立的亚洲博鳌论坛,为我国首个非官方、非赢利、定期、定址、开放性的国际会议组织,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多国政府首脑、各届人士在此发出亚洲声音。在我国旅游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红色文化旅游的内容和范围必将进一步得到拓展,以更生动的形式、更广泛的载体得以呈现。

四、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实践模式,其倡导的多要素、全过程的理念,对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很好的启发。

(一)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

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丰富而独特、具有后发优势的资源要素,一定要加大开发的力度。但是在进行开发规划时,一定要运用系统的思维,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纳入全域旅游视域下进行统筹规划,做好与其他规划关系的衔接。一是处理好专项开发规划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海南省正在实施的“多规合一”、《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相关指示精神等规划、政策的衔接。二是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海南其他类型文化旅游资源相关规划的对接,主要目标是实现海南的“红、绿、蓝”三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比例要适当,不可过分倚重某一种资源而造成其他资源的闲置或浪费。三是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内部的科学规划。海南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特质鲜明,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资源作深入细致的分类规划。

(二)进行精准的功能定位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重的功能,哪一项作为主导,要因时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定位。只有找准定位,才能有序发展。海南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虽然种类多,但是相较于井冈山、延安等地拥有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而言,知名度要小一些,缺乏相对比较优势,但也不能因此妄自菲薄。在进行定位的时候,进行精准的功能细分。比如红色娘子军通过芭蕾舞剧等传播手段,在全国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定位为国家级的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开发。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等尚未形成全国影响力的资源,可以针对省内领导干部进行红色教育,也可以针对来三亚、保亭等周边市县进行旅游的游客进行红色旅游开发。科学的功能定位,可以有效吸引目标群体,提升海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以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为抓手,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协同的开发实施过程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施过程中会面临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协调,重点是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游客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供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旅游服务者要依据游客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多元需求,提供菜单式的服务。游客与游客之间的关系,要求旅游服务提供者在开发实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依据游客之间是群体协作关系抑或是竞争关系等确定资源产品体系。不同种类旅游服务者之间的关系,要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服务者处理好蓝色、绿色资源服务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游客与旅游服务之间的关系、游客与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提供者提出的主要要求是满足游客的多元体验诉求。三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不同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突出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全域旅游的实践中,海南可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运用全域旅游的新理念、新模式开发好海南丰富而又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实现阳光、海水、沙滩、森林、文化等“红绿蓝”协同发展的海南旅游新格局,不仅是全域旅游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全域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