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大力推进海南与东盟文化交流的思考
2018-11-20邓颖颖
邓颖颖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次月,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又提出了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自此,一幅深蕴“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惠及全球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形成。该合作倡议问世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①“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及具体思路[EB/OL].(2015-04-14).http://www.scio.gov.cn/ztk/wh/slxy/31200/Document/1415297/1415297.htm.。
按权威性指导文件《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说法,东盟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方向的必经区域(重点区域),它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②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5-03-28).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此外,中国与东盟地区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相互关系源远流长。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关系。
基于地缘战略地位,海南是我国面向东盟地区的重要中转,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③李鸿阶,林在明.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J].学术评论,2017(1).。因此,海南与东盟之间积极开展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人民之间的民心相通,将会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更有利于将海南顺利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平台,从而,充分发挥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作用。
作为中国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的省份,海南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地区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从这个角度上说,海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便应当是:以文化为粘合剂,消除隔阂,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了解,从而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促进中国—东盟的共同发展。近年来,海南在促进与东盟地区人文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在“一带一路”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海南需要继续从多方面多角度切实推进与东盟地区的人文交流工作,以便更好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一、海南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势
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海南的角色地位就是“重要的支点”。从对中国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贡献力来说,海南的价值作用不容小视。而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基于其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文优势等,海南的战略地位更为显著。
(一)区位优势
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两洋交汇处的海南,东濒南海与台湾岛隔海相望,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南邻菲律宾、文莱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南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过程中必将发挥特殊作用。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和加强“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①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5-03-28).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为海南指明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因此,在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立足于海南的区位优势,将海南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及我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成为了海南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政策优势
自1988年建省以来,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及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南借助于国家给予的多项政策支持,积累了丰厚的“政策红利”,已经具备了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政策储备。
早在1988年建省之初,海南就被赋予特区立法权,海南经济特区具有“海南特色”的地方立法权,有着自主性、试验性、灵活性等特点,有利于海南更好地推行改革开放和交流,更好地融入到与东盟地区的交流,更好地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海南又迎来三大重大利好政策:第一,“多规合一”释放活力,海南被列为全国惟一省域“多规合一”试点省份;第二,迎来全民旅游时代,创建全域旅游省份;第三,贸易新格局亚洲新“丝”路,海南列入全国服务贸易试点省。突出的政策优势,为海南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三)人文优势
海南拥有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渊源深厚。大量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珍贵出土文物,渔民代代相传的南海《更路簿》,都充分体现了海南源远流长的海洋文明,见证了海南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发展历史。海南在古代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节点。另一方面,海南作为我国三大侨乡之一,具有独特的侨务资源优势,拥有浓厚的侨乡文化氛围。目前,海南拥有100多万归侨、侨眷,200多万琼籍华人华侨聚居在东南亚各国,活跃于政、商、学各界,影响日渐增强,很多东盟国家和地区都设立有“海南会馆”,团结了大量的海外华人华侨,成为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不小的力量。此外,海南先后与菲律宾、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有关的省份建立了友城关系,人员往来密切,经贸交往活跃,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南渠道”,成为海南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必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彰显其地缘文化优势。
二、海南与东盟文化交流的探索与实践
海南与东南亚国家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史。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得益于传统基础、良好的区位优势,海南与东盟地区之间的政府互访、友好交流也日益频繁,交流成果丰硕。这些探索与实践,为海南与东盟未来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
(一)从政策层面来看
《海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外交流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是海南立足于自身优势,为投身于“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作宏观指导而制定的“行动纲领”。该行动计划“明确了海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对外交流合作的总体目标、15大行动计划,以及2017年260项具体举措和38个对外合作项目”①王胜,张东东,刘从勇.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对外交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N].海南日报,2017-05-15.。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要积极争取“泛南海旅游经济圈合作”成为国家战略。此外,近年来,海南省领导及相关政府部门以周边为优先发展方向,谋划省级领导出访,邀请东盟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来海南访问交流,深化与东盟地区的友好交往。
(二)从交流形式来看
近年来,海南与东盟地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不少实质性成果。
第一,发挥博鳌亚洲论坛平台作用,成功打造了一系列搭建海南与东盟地区交流合作机制,诸如“南海合作分论坛”、“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机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岛屿经济分论坛”等等。
第二,2015年,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等省内主流媒体策划举办,以“丝路话古今·寻梦万里行”为主题的大型跨境采访活动圆满成功。该活动的主要目标——“讲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新故事”也得到了充分实现。
第三,2016年至今,海南先后两次组织医疗队,赴柬埔寨实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计划,帮助柬埔寨白内障患者解除病痛,为增进中柬人民世代友好作出了独特贡献。
第四,开展东盟语言与文化系列活动,增强了海南对东盟民族文化的了解。通过展示东盟地区的民族传统以及现代文化艺术,有效地激发海南人民了解、学习东盟民族文化的兴趣。进而搭建起了海南—东盟友好交往的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此外,海南还精心组织了各种演出、展览和学术活动,举办图片展、文艺汇演、书画作品交流展,并派出考察、培训、进修和学习团组。同时,积极接待来琼访学、讲学、研修、学习等团组,举办中国—东盟海上合作项目培训,出版发行相关书刊等等。总体上,这些活动从交流规模、形式和内容上说,都大大超过以往,对东盟地区充分认识与了解海南,从而乐于与海南加强合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增进了东盟地区人民与海南人民的民心相通。
(三)从交流合作成效来看
海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优势,不断扩大与东盟地区民间交流,使海南与东盟地区民间交流日益活跃,交流内容日益丰富,交流规模持续扩大,人员往来日益密切。目前,已经促成开通海口以及三亚至东盟国家重要城市多条空中直达航线,加快构建了便捷的“空中丝路”,增进了海南与东盟地区的友好交往。
在教育交流合作的“走出去”方面,海南省相关高校在东盟国家创建孔子学院和教育教学基地,外派师生赴有关国家访学、交换、担任汉语志愿者,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建设。目前,海南高校已经有不少项目,如“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项目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请进来”方面,通过搭建对外教育交流平台和加强中外办学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东盟地区留学生。2017年以来,海南省已经与印尼巴厘省、菲律宾巴拉望省、老挝琅勃拉邦及密克罗尼亚雅浦州等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了“东盟国家留学生专项奖学金”,吸引东盟地区留学生,鼓励琼籍华人后代回乡学习汉语,并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华学习提供资金保障。
在智库交流合作方面,目前,海南已经成立多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南海区域和澜湄研究中心,对东盟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开展全方位综合研究。同时,海南有关智库通过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项目、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加强与东盟地区智库的交流合作。
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海南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借助于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等多个交流平台,加强了海南人民对东盟地区文化的认可,促进了海南—东盟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借助于侨务资源优势,海南成功吸引了东盟地区越来越多民众的目光。同时,在“岛屿观光政策论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三亚论坛”“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等研讨会的作用下,海南与东盟地区专家学者间的交流与联系不断得到加强,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南与东盟地区的人文交流。
三、大力推进海南与东盟文化交流
(一)不断夯实海南东盟文化交流的政治基础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与东盟各国虽然经济交流合作日益深入,但政治互信方面仍有不足。为此,海南要遵循我国政府提出的“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开展与东盟地区的友好交往。通过推动和加强民间大交流、大合作,促进各参与主体尤其是东盟地区就“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增强共识,提高互信,为开展实质性合作夯实基础。
(二)进一步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重要平台作用
“扩大对外交往”是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特色工程。博鳌亚洲论坛等系列平台是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提供了重要舞台,也为海南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对外基础。因此,海南应继续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所产生的品牌效应,加快健全公共外交体制机制,促进各参与主体尤其是东盟地区就“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明确自身定位,增强共识,消除误会分歧,为开展实质性合作发挥平台作用。
(三)以“泛南海旅游合作圈”建设推进海南与东盟进一步交流
旅游既是经济活动,也是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海南和东盟有关国家,都是世界知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同时,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侨乡文化等与海南关系密切。海南需要积极打造以邮轮旅游为载体,以各岛屿地区为支点,铺成点、连成线、结成网,打造泛南海旅游合作圈。换言之,即需要在现有西沙邮轮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拉紧海洋旅游合作利益纽带,建立岛屿地区国际海洋旅游项目合作机制。通过建设“泛南海旅游合作圈”,深化海南与东盟地区的文化认知与文化交流。
(四)以智库学术交流促进人文交流与合作的纵深发展
从公共外交的角度上说,智库建设与智库交流是重要的“第二轨道”外交,是智慧与政策的桥梁,对政府决策与经贸合作等有着智力支撑作用。更重要的,它还是海南与东盟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对接,信息实现沟通等系列目标达成的重要路径。因此,海南应利用眼下的诸多平台,如海南省社科院和社科联、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国际旅游岛智库联盟以及海南各大高校相关研究机构(智库)等,促进海南与东盟地区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的纵深式发展。
(五)发挥海南高校在与东盟地区人文交流、民心沟通中的桥梁作用
一是利用海南优越的自然环境、气候等条件,通过主办冬令营、夏令营、寻根游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东盟地区青年学子到海南游学,感受海南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
二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职教博览会”“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等国家对外交流平台,与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中国—东盟中心、印尼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新加坡海南商会、泰国龙财基金会等官方和民间机构建立人员互访机制,促进海南高校与东盟地区的教育文化交流。
三是支持海南省内有条件的高校到东盟地区开展合作办学或建立孔子学院/课堂、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在当地培养中文人才,传播中国文化。鼓励海南青年学子到东盟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留学、实习和就业,直接参与当地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培养更多熟悉东盟地区国情、地情的复合式人才,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六)发挥媒体宣传优势,促进海南与东盟多元人文交流
加大媒体“请进来”和“走出去”力度。一方面,通过设置海南与东盟地区人文交流的议题,邀请东盟地区主流媒体到海南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报道,彰显海南形象。另一方面,鼓励海南本地媒体积极走出去,将“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以及海南的相关信息、潜藏的发展机遇介绍给东盟地区人民,提高彼此之间互相理解与合作意识,为区域内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民搭建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共同促进海南与东盟地区的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总而言之,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大力推进海南与东盟地区文化交流,有利于将“一带一路”建设推向更深的层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相应的文化资源、智力支持以及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