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好干部标准保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研究
2018-11-20海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
海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组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组织基础。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工工作会议上全面深刻阐述了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内涵,指出:好干部就要有很好的服务意识,确实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式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如何让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深刻理解好干部标准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一)好干部标准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不仅为干部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标尺,更是做好新时代干部选任工作的指针。“20字好干部标准”的五个方面内容,既是独立的、有特定内涵的,又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既有对外在行为的规范要求,也有对内在思想的硬性约束,共同组成了关于新时代好干部基本而全面的标准。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做到好干部标准、如何提拔使用好干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每位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县委书记座谈时,提出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2015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要“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干净的环境,让那些既干净又干事的人能心无旁骛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和一系列要求,对我们党选人用人做了科学、明确的要求,确立了精准科学识别干部的根本标准。
(二)好干部标准的时代特征和重要意义
1.好干部标准的时代特征
我们党建党90多年以来,选用干部的主要条件是服从革命斗争的需要,以“政治认识、纪律性及对工人阶级利益的牺牲性”为主要标准,接着又提出了“懂政策、有能力”的标准。从我们党好干部标准在不同时期的表述来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20字好干部标准”不仅延续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更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2.好干部标准的重要意义
坚持好干部标准,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是新时代精准科学选人用人的根本保证;好干部标准为选人用人树立了正确导向,解决了用什么样的干部的问题;好干部标准为科学评价、精准考核干部提供了坐标体系,解决了如何把好干部选出来的问题。针对近年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干部工作公开、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等工作中出现的唯票取人、唯分选人、唯生产总值择人、简单以年龄划线等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坚持好干部标准,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突出政治要求,注重干部德的考察,才能把好干部选出来。好干部标准为合理使用干部提供了基本遵循,解决了如何把好干部用起来的问题。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好干部标准的主要做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字好干部标准”方面积极实践、努力探索,在统一思想认识、推进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强化正面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深化学习理解,为落实好干部标准打好思想基础
“20字好干部标准”是新时期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优秀干部的鲜明导向和重要遵循,是各级干部的根本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各地各部门迅速反应,召开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尤其是对“好干部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全国各地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开展争做“五好”干部学习讨论活动,引导组工干部深刻理解好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等标准的重要意义、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自觉以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自觉按好干部标准做好工作。
(二)加强顶层设计,为贯彻好干部标准提供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中央和地方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和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写入总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是新形势下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三)着力解决“四唯”等突出问题,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下大力气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努力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过去随着竞争性选拔方式的发展和推广,一些地方出现了“凡提必竞”“高分低能”“选上的用不上”“会考不会干”“一考定音”等情况,影响了竞争性选拔工作的质量。二是改进干部考察考核办法。如海南省明确提出要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淡化并逐步取消省对市县GDP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坚决纠正唯GDP的偏向,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广西柳州实行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把领导干部的德行表现,作为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四)以地方党委换届为契机,全面落实好干部标准
地方党委换届工作至关重要,它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地方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实践,更是全面提升党委领导班子战斗力的重要契机。各地以地方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改进民主推荐和考察方式,把听取群众意见与实现组织意图、民主与集中、换届考察与一贯表现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一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标准和“六个重视选用”“六个坚决不能用”“六个坚决调整”的用人要求,鲜明敢于担当、群众公认、重视基层导向,大力选拔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讲政治、讲科学、讲实干、讲团结、讲廉洁的优秀干部,坚决调整对组织不忠诚老实、不守规矩、不会干事、状态不佳的干部。
二是突出党委把关作用。宁夏制定了《实名推荐自治区党委管理干部办法》,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县(市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管理的意见》,全方位发挥党委主导作用,切实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坚决防止简单以票取人。
三是注重考准考实干部。海南以《干部任免审批表》为基础,设置“主要特点和不足之处、年度考核民主测评情况、提拔考察情况、其他考核情况、信访举报情况、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巡视情况、分管工作评价”等九个栏目,确保考准考实干部,落实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的要求。
四是加强监督问责。海南以建立纪实制度和完善纪实方式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明确干部选任纪实工作以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工作机构为主,有关工作机构配合,实行“谁办理、谁纪实”,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环节和重要情况的记录全面客观、准确无误,明确规定干部选任工作中各环节应纪实的内容,如实记录五种用人“负面清单”,不断强化加强选人用人全程监督和倒查追责。
五是重点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海南陵水县针对干部“带病提拔”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积极实践和有效探索,形成了干部选任工作事前有“体检”、全程有监测、结果有诊断的“一条龙”工作规范,致力于从根源上、制度上铲除干部“带病提拔”的土壤,切实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不仅要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也要警惕和防止干部“带病在岗”和“提拔后生病”。
(五)强化教育培训,引导干部自觉成为好干部
2015年1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在党校的各类课程中,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70%,其中党性教育不得低于20%,意在补足领导干部精神上的“钙”,提升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引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海南省委党校为例,据统计,2016年开设的党性教育课程、公仆意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82%,在加强学员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方面成效显著。海南省行政学院围绕省政府中心工作,举办“多规合一”专题研讨班、“海洋经济”专题研讨班、“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题研讨班,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复杂矛盾、创新开展工作的能力,成效显著。
三、当前落实好干部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字好干部标准”,坚持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打造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但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在落实好干部标准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一)不能全面理解和落实好干部标准,对干部的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等方面重视不够,考察了解不够全面深入
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在考察干部时,存在重党委提名轻群众评价、重工作能力考察轻思想品德考察、重定期(届期、年终等)考察轻日常考察、“平时少考、用时急考”,对经过充分准备的“政绩”了解得多,现实表现了解得少等问题。导致从群众中了解问题不够深入,对干部的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等方面的表现了解不多,不能如实反映干部的一贯表现等等,必然会给“带病提拔”留下隐患。一些单位在评价干部时,往往就事论事,只反映表面化的优点和成绩,没有深入分析干部的德能勤廉等其他方面的深层次动态情况。
(二)不能做到因岗择人,把符合标准条件的干部选拔到合适岗位上来,更多的是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甚至任人唯亲
主要表现在:有的党委在选人用人中把关不严,不能做到因岗择人,往往选择当“老好人”,不愿意得罪老同志,忽视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不是看谁优秀、谁合适,而是看谁资历深、就轮到谁;个别党组织甚至不顾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老百姓利益,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把明知不胜任的干部放在重要领导岗位。更有甚者为推行个人利益圈子,拉帮结派、拉关系、围圈子,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公权力”演变成自己的“私有权”,千方百计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干部选人用人公信度受到严重损害。
(三)不看干部是否敢担当有作为有业绩,而是片面看干部是否有反映,凡有反映一概不用,不能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甄别,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识别好干部
主要表现在:有的党委(党组)在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上,矫枉过正、因噎废食,影响了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出现让干部不敢干事的情形,甚至只使用干净“庸人”等倾向;有的地方和单位不能准确地把带病干部和在干事过程中有失误犯错误的干部区分开来,把干部在提拔任职后出现病症与任前带病区分开来,而是简单片面地看干部是否有反映,有反映的一概不用;有的地方和单位对干部群众反映的违规违纪问题线索,没能认真进行甄别,听风就是雨,被子虚乌有的匿名信影响正常干部任用程序,等等。
(四)对干部情况掌握不多,考核不深不实,对“两面人”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随着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态势,许多“两面人”曝光出来,触目惊心。同样,也暴露出干部工作在精准识别“两面人”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两面人”的显著特点是说“两面话”、办“两面事”。比如,有的党员干部表面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背后迷信“大师”、热衷烧香拜佛;有的表面勤勤恳恳、艰苦朴素,背后吃喝享乐、纸醉金迷;有的表面谋划发展、为民谋利,背后官商勾结、中饱私囊;有的表面一心为公、廉洁从政,背后却损公肥私、封妻荫子;有的表面是重责在身、重权在握的国家“要员”,实际上却是家人财产都在国外的“裸官”;有的表面上规规矩矩、谨言慎行,背后却我行我素、放浪形骸;有的表面上把党纪国法挂在嘴上,背后却干着违法乱纪的勾当,等等。调研中,超过20%的人对身边被查处干部违法乱纪的事实感到惊讶,甚至表示无法相信。精准识别“两面人”难,究其原因在于对干部情况掌握不多,考核不深不实,因此在考察干部时,既要看对上,更要看对下;既要看台上,更要看台下;既要看人前,更要看人后;既要看怎样说,更要看怎样做。
(五)部分地方和部门仍存在一把手或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
部分地方和部门还存在一把手或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影响较为恶劣。一些干部把取悦上级、惟上是从作为做官准则,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只求对上负责,不求群众公认,丢了群众观点、失了群众立场,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干部队伍作风问题突出。在调研中发现,近20%的人认为一把手的意见对干部选拔结果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近40%的人认为一个干部能不能被提拔关键看领导认可不认可。
四、落实好干部标准的对策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把好干部标准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全过程中
“20字好干部标准”,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新时期干部队伍的希望和要求,是新时代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南。只有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把好干部标准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全过程中去,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解决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细化好干部标准,根据好干部标准定期对干部进行分析研判
一是细化标准,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按照“20字好干部标准”,针对当前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对干部理想信念、群众观念、担当意识、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要点。例如,柳州为了考实考深领导干部的德行表现,把考察重点即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坚持原则、道德品质四大类,再细化为15个子项目,考核指标清晰、评价要点突出,为精准识人奠定了基础。
二是联系实际,精准绘出干部画像。针对当前干部评价存在的不全面、不客观、不准确等问题,进一步扩大谈心谈话的对象,在更广范围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联系选拔岗位特点、干部工作实际等要素,探索实行上级点评、同级互评、下级测评、服务对象评议的“四维”联评制度,合理设置各层次测评加权平均,进一步加大群众“评绩”“评德”“评廉”的比重。
三是把握节点,定期作出分析研判。识别评价干部,要完善定期分析干部制度,建立健全定期分析情况上报、定期分析例会、定期分析工作义务监督员等制度,加强对干部尤其是后备干部的定期分析,综合分析干部自身素质、成长经历、工作履历和问题短板,为精准识别干部、合理使用干部,防止“带病提拔”“带病在岗”“提拔后带病”等问题,提供系统连续的依据。
(三)加强对干部的日常考察,动态掌握干部各方面的表现
一是干部考察重在平时、功在幕后。对干部的考察,既要盯紧其当前岗位上的现实表现,更要关注干部较长一段时间、关键时刻、特定时期、危难关头以及在不同岗位的表现,动态掌握干部各方面的表现。
二是适度扩大范围,增强干部考察的立体性和真实性。探索“互联网+干部考察”的新途径,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发布预告和公示信息,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从履行职责、创造业绩、群众反映等方面获取信息,从线上线下的朋友圈、线上线下的活动和言论等不同侧面了解干部的生活情趣、业余爱好等情况,识别“两面人”,多角度立体辩证地评价干部。
三是建立专业队伍,加强干部考察工作的组织力量。考察人员的素质对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立干部考察员制度,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重点在党群部门、政府综合部门、有关专业部门和相关群众社会团体中筛选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有一定工作经验、群众公认的干部。在组织开展干部考察工作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综合测试,成绩合格的聘任为干部考察员,具有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资格。通过建立综合能力较强的兼职考察员队伍,适应突击性考察和日常考察的工作需要,努力避免因考察人员素质问题而引起的考察失真失实现象。
(四)根据党的事业需要,大胆起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识别好干部、培养好干部,关键还在用好好干部。坚持好干部标准,根据党的事业需要,大胆起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注重把经过多岗位锻炼、领导经验比较丰富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党政一把手岗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