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南海学学科群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2018-11-20夏代云

新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海南省共同体

夏代云

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指出,在新形势下我国面临诸多新问题,产生了一系列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家攻坚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我国在意识形态、经济建设、国家治理、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在这方面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

海南省地处祖国南疆,海洋辽阔,陆地面积小,人口少,经济发展底子薄,各类资源利用不够,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和教育起点低,发展慢,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尚处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从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研究重视本省的省情特点,历来重视黎学,已积累较多研究成果。近几年来研究《更路簿》和南海海洋文化成为热点,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学术研讨有待加强,哲学学科门类不全,基础研究成果不多,社会科学门类尚不齐全,课程短缺,研究成果甚少。总体看来,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不全面,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中话语权严重不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积极推进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一、建设“南海学学科群”

南海在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如今更是“一带一路”的建设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海南省地处祖国南疆,其天然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东南亚五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隔海相望。南海孕育着丰富的热带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这是我国至关重要的经济资源。海南省管辖着辽阔的南海,有必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建设“南海学学科群”。

(一)综合性学科群的架构

“南海学学科群”应是集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人文学科研究的综合性学科群。“南海学学科群”需多种相关学科支撑。如海洋地理学,海洋渔业学,海洋矿产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哲学,海洋史,航海技术史,海洋法学,海洋经济学,海洋大数据研究,更路簿研究,海洋文化研究如海神研究、海洋民俗研究等,还有海洋应用科学的一些相关学科。

(二)推进“更路簿学”建设

《更路簿》是南海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南海海洋文化的一个切入点。从学理和大局看,“更路簿学”应是“南海学学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

李国强多年来坚持南海海疆研究,在多年前就提出创建“更路簿学”,如今该建议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高之国也多次提出应该从多学科视角、多学科结合来研究《更路簿》,建立“更路簿学”。周伟民在《南海天书》里探讨了“更路簿”何以成“学”的问题。李国强在《〈更路簿〉研究评述及创建“更路簿学”初探》一文中对创建“更路簿学”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界定了“更路簿学”:研究中国渔民在南海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作业工具、捕捞技术、航海技能等问题,兼及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海洋意识、价值理念等多个层面的综合性学问。基于对多种抄本《更路簿》所记载的南海岛礁地名、航线、航程系统的深入分析研究,还原中国人民认知南海、开发南海的历史轨迹,阐释中国人民经营南海、利用南海的历史演进,总结中国人民在与南海互动中所积淀的所有历史文化(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阐明中国历史性权利形成、确立的历史逻辑。他探讨了构建“更路簿学”的三大设想: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着力于学科体系创新;其次要合乎学术规范,着力于学术体系创新;再次要顺应时代要求,着力话语体系创新。李国强认为,“更路簿学”是南海问题研究的一个全新载体,其意义远远超出《更路簿》本身,即不断夯实和完善我国南海海洋权益的历史证据链条和理论支撑点①李国强.《更路簿》研究述评及创建“更路簿学”初探[J].南海学刊,2017(1).。

“更路簿学”尚处于倡议阶段,关于“更路簿学”的探讨尚需深入。从学科建设视角看,第一,“更路簿学”须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有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人员,需吸纳和培养新的研究人员。第三,有一系列研究成果,如资料性成果、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性研究成果。第四,初期应有省级研究平台,比如由海南大学和海南省社科联合作共建“更路簿研究基地”,继而推动教育部在海南省建设“更路簿学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第五,初期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如在海南大学湖畔讲坛、海南省图书馆等平台开设,待条件成熟,在大学里设立学科平台,系统授课。第六,建立学科评价标准。第七,初期应有一定数量的学术期刊开设“更路簿”研究专栏,比如《海南大学学报》《南海学刊》和《新东方》等;条件成熟后设立学术专刊。第八,有来源稳定的研究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

(三)增设相关学科

根据海南省内不同高校的特点,增设一些有益于研究海南问题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如更路簿学、社会学、人类学、海洋文化学等。

哲学是智慧之源,海南省已有中国哲学硕士点和外国哲学硕士点,最近又获得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应在现有硕士点基础上新建一些二级学科,如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从哲学视角研究科学技术中的基本问题,是极具活力的交叉性学科,既有理论体系,又紧切现实问题,对于研究南海问题和海洋哲学极具启发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将生态伦理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用质朴的话语表达出来,可从科技伦理的学理视角深入探讨。

(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科学研究,深化应用研究

海南省需逐步扩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研究,深化应用研究。

第一,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如今海南省人才引进越来越多,近年来集聚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博士学者。一般来说,我国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的教育培养重在基础理论研究。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课题和项目的立项力度,鼓励和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的中青年博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延续性研究。一批批中青年博士学者将发挥自身的基础研究优势和人脉资源优势,与国内学术界同行建立紧密的学术联系,经年累月,久久为功,将逐步改变当前海南省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中话语权严重不够的局面。

其次,省内有一些老年学者,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厚积薄发,已经具备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比如张志扬教授的西学研究,柳树滋教授对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等等。因此海南省也应该对老骥伏枥的老年教授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让其研究成果早日面世,为海南省赢得国际学术话语权。

再次,关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有待加强研究深度。这一方面有待学者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社会调查,另一方面,省里各部门各市县需加强与学术界的联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专业智慧。

(五)建设大数据库,打造“海南智慧岛”和“南海智慧海”

首先,建设好本省各行业的大数据库,特别是关于南海的大数据库。启用本省人才,聘用外省人才,携手合建大数据库。其次,引进和利用国家及其他省市科研机构关于海南和南海的大数据库。

(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携手合作

当今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是科技发展日趋整体化,其表现在于边缘科学层出不穷、横向科学异军突起、综合科学不断形成、科学技术日趋一体化、数学方法全面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在近代科学发展时期,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开始出现初步渗透。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至今,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渗透日益加强,产生了如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工程心理学、工程美学、环境社会、生物社会学、同位素考古学等新的交叉科学。因此,海南省要发展南海学学科群,就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携手合作,取长补短。

例如,《更路簿》研究具有综合性,《更路簿》记载了古代海南渔民从海南岛的始发港往返三沙群岛以及各岛礁之间的航向和航程,渗透着海南渔民对于南海潮汐、海流、海浪、水质水色、季风、气候、飞鸟、水产、水深、岛礁暗沙暗滩的地貌、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认识,渗透着他们的海神信仰、丰收的喜悦、海难的经历、对南海岛礁的开垦建设、历史传说等等。可以从历史学、科技史、科学技术哲学、法学、政治学、文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信息科学、地理学、生态学、海洋学、航海技术、造船技术、材料学、陶瓷学、农学、旅游学、体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学科对之开展研究。

(七)引进人才,利用“候鸟型”人才

第一,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对南海学学科群的人才给予更好的优惠政策。

第二,海南省“候鸟型”人员中有很多学术名家。海南岛温暖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房地产经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买房客,其中有很多是国内学术名家,其中不乏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应充分调动这些“候鸟”型人才的智慧。海南省可通过买房资料、物业管理资料、网上自愿登记平台等方式,收集信息,建立“候鸟型人才数据库”,和他们保持联系,不定期请他们来海南讲学。笔者调查获知,很多学者对于加盟“候鸟型”人才数据库很感兴趣,希望通过多种途径到海南讲学。这可为海南学者搭建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有利于海南学者的话语以更为多样的途径传达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

二、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自中国官方文件正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标示性概念后,国内外学界从多方面对之展开热烈的讨论。双边、区域性以及不同领域的命运共同体概念已纷纷见于媒体,如“中(中国)老(老挝)命运共同体”“东盟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生态命运共同体”等。南海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海域,也是当今世界海运贸易的黄金通道,更是我国南海战略的实施区域。回顾南海悠久历史,反观南海争端现实局面,前瞻南海未来发展,鉴于海南省独特的地缘政治条件,倡议海南省在中央的领导下着力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以促进南海周边各国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第一,中国官方文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强调。(1)《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在谈及全球性问题时,第一次由官方正式提出“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谈及国际关系时,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标示性概念: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3)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处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格局,其时代背景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环境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全世界都面临着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构建主体是全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构建途径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其远大目标是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第二,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界从多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展开了热烈讨论。(1)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理论渊源。第一种观点认为其源于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对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的继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成果。第二种观点认为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以“和”为核心的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第三种观点认为其源于国际交往的普遍性概念。人是社群动物,人只能存在于共生关系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是对中西方自古以来追求世界大同及永久和平思想在21世纪的展望。(2)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实践渊源,主要是从全球性问题和新型国际关系方面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主要是针对新形势下的全球问题提出来的,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等等。所面对的问题是在全球问题背景下如何构建当今新型国际关系,从而也是我国外交格局的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着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这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格局体现出全球性思维和国际社会整体意识,是中国智慧在应对全球问题上的伟大贡献,是中国方案的代表,本质上也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公共思想产品。

另外,国内学界纷纷从传统文化、国际主义、生态有机体、法治文明、共生论以及人类共同价值等方面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具有差异性、超越性、本土性、全球性等多方面的特征。还探讨了其历史定位、发展、意义和实践路径等。

第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界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展开了众多研究。如探讨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机,大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公义、兼济天下、和合大同的文化基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此概念将正确的义利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融入世界资本的流动过程中,对人类共同命运具有重要价值。还探讨了其实践载体,是否具备实践可行性,实现方法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也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益与影响等等。各种观点体现出积极与消极两种类型。

面对新形势下的全球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已得到全球多个国家的呼应。同样,南海周边国家也面临这些共同的问题,因此“南海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将为南海周边国家带来福祉。

(二)“南海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学理逻辑和现实基础

“南海命运共同体”是由“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标示性概念衍生而来。前者将后者的地域范围从全球缩小至南海周边国家,这在学理逻辑上是成立的。

从现实基础来看,中国与南海邻国有着密切友好的交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周边邻国热烈响应,南海总体局势趋稳向好。东盟下属的“东亚峰会”和“东盟地区论坛”可有力促进我国与南海邻国在南海资源开发上的共赢合作。因此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有着较为可靠的地缘、经济与政治基础。

(三)“南海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南海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新的标示性概念,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用于南海区域研究,是中国智慧应对南海问题的又一具体体现,可为中国思想库添砖加瓦。

第二,现实意义。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一则有利于促进南海周边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丰富我国外交格局的内容。二则可为南海问题划界,将这一原本属于东南亚的区域性问题还其本来面目,降低域外国家对于南海地区的影响力度,缓和南海争端,对于逐步解决南海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四)“南海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方式

第一,学理研究。(1)性质:“南海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区域范围的地缘命运共同体。(2)构建主体是南海周边国家、各国人民以及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3)构建目的是为南海地区创造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航行和作业的安全环境,资源开发上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经济环境,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清洁的生态环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4)构建途径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南海周边各国人民和各国政府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前提下,同心协力、合作共赢,以和平的方式共同应对南海地区的各种问题。

第二,具体研究。一是从多学科视角展开中国与南海邻国的各种关系。(1)研究东盟各国的政治、外交、经济、航海、宗教等,特别是各国对于南海的海洋战略和海洋资源开发,积累文献资料,知己知彼,为国家和海南省制定各类规划提供智力资源。(2)宗教文化研究可先行开展。起源于福建的妈祖文化遍布东南亚各国,是顺利开展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这在台湾和福建的妈祖文化交流中已有先例。可以说,妈祖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整合力量,有利于从社会心理上进一步缓和当今南海局势。(3)扩大研究视野,借鉴其他半封闭式海洋国家(地中海沿海国家、波罗的海沿海国家等)与开放式海洋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的海洋战略和经略海洋的历史经验,为我国“经略南海”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4)发展南海海洋文明,研究其他海洋文明的精神实质,特别是地中海的海洋文明,为之提供借鉴。

第三,深入研究和调查我国经略南海的历史文化遗产。(1)南海诸岛历史文化与文物遗迹调查,如水井、墓葬、房屋、垦殖、沉船等。(2)海南渔民航海三沙海域的历史,如渔民口述史、《更路簿》、航海技术史等。(3)结合海洋科学、气象学、地理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材料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与技术,利用南海相关岛礁的监测点搜集科学数据,为海南古代渔民开发南海岛礁的历史提供科学证据,也为南海的发展规划提供数据参考。

第四,探索与弘扬“南海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和精神。(1)召开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实地考察。结合上述选题并拓展新选题,召开高层次的国内学术研讨会,吸引全国高端智库人才与知名学者来海南省开会,进行实地考察。一则弘扬我国经略南海的历史文化;二则为海南省的发展和建设献智献策;三则探索“南海命运共同体”的学理,促进海南乃至国家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吸引南海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研究海洋文明的学者来海南省开会。(2)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南海是我国的政治战略重镇之一,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但这种认识还有待各方人士深入认识,“南海命运共同体”倡议也有待深入研究与学习。特别是相关干部和高级人才需要对此有深入理解,不仅要了解南海的历史以及我国对南海群岛及其海域的历史性权利,也要了解南海所蕴藏的各类资源及其对于我国和周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还需深入理解和探索南海在南海战略中的现实地位和未来规划。而这一切需要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可酌情开展干部培训与学习活动。

第五,海南省可联合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以多种可实现的方式和方法就“南海命运共同体”的方方面面展开合作研究,共同推进,还可与东海、黄海和渤海沿线省份加强联系,借鉴其有益经验。

“南海命运共同体”与“南海学学科群”具有天然的联系,相得益彰,哲学社会科学界可对之展开深入探讨;而且二者均可从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携手合作的视角展开研究,都可增加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学术界乃是世界学术界的学术话语权。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海南省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及其限度——韦伯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意蕴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社会科学总论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