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

2018-11-19穆迎春

现代交际 2018年19期
关键词:会计事业单位应用

穆迎春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事业单位来讲,采用传统的收付实现来进行会计核算,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因此权责发生的制度就在很多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予以应用,使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以及规范性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权责发生制度在现代的事业单位会计中实现了应用效果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度 事业单位 会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074-02

权责发生这一制度在当今事业单位的会计中实现了良好的应用以及进一步的普及,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形式实现了进一步的转变,充分体现出其规范性以及有效性。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会计中,采用权责发生制度进行财务的管理,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本文对其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度

权责发生制度又被称为应收应付制度。对收入的项目进行记录,同时对扣除的项目进行记录。同时,对于已经售出的一些商品,或者已经完成的商业发展,在并没有收到付款的情况下,也应该将相应的金额在账簿之中进行记录。[1]

在当前的很多事业单位之中,已经将权责发生制度作为对交易进行记录的标准方式。这个概念和会计现金的基础不同,在这样的基础之下,在收到现金的时候进行收入的记录,在支付现金的时候进行费用的记录。比如,一家公司对权责发生制度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在将发票向客户发放之后就应该对销售进行及时的记录,而一家对现金基础制度进行应用的公司,将会在支付之后才可以进行销售的记录。

二、权责发生制度在事業单位会计中的应用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方法中,跟踪以及收入的汇报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现金基础以及权责发生制度这两种。基于权责发生的制度,对于现金的收入,无论何时都要在公司收入的报表中进行记录。同时,在进行权责发生制度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实现费用和相关收入之间的匹配,这些并不是在进行支付时来加以记录,而是在发生的时候就进行记录。

这样就可以使现金只有在收到的情况下才可以被记录,在费用进行实际的支付之前不会进行记录。

(1)权责发生制度的调整分录。在会计的末期进行编制过程中,简单应计的制度或者权责发生制度的调整分录形式,就是三种调整分录之中的一种。这种会计方法可以使事业单位会计中的财务报表可以和权责发生的制度相符合。因此,应计调整的分录制度中包含着发生在会计之间,但是却没有在公司的总账科目中进行记录的一些交易手段。如果不采用应计调整制度来对其进行分录,就有可能将这些交易再一次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计入到报告之中。

(2)混合的会计制度。对于会计的混合而言,使得先进的会计和权责发生制度的会计这两种方式实现进一步的结合,这样的方法就是其基础。对于混合的系统来讲,应该按现金的基础进行收入的确认,按照权责发生的制度来进行费用的确认。但是就混合的方法而言,却不仅仅局限于这些。[2]在混合会计之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混合。如果进行现金形式的交易,而且按照权责发生的制度进行记录,是为了某种目的进行,使得这两种用途不同的交易记录得以维持,也算是混合会计。

(3)应用于采购业务之中。因为事业单位有着十分复杂的支付系统,因此支付往往发生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以后,甚至会有跨年支付这样的情况发生。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对支付贷记的说明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对权责发生制度也进行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进而使得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的质量方面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事业单位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应该以实际的情况为依据,对采购的资源以及费用进行合理的整合。

(4)应用于固定资产业务的方面。在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在固定资产以及资金当中得以反映。在传统的支付体制之中,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计算过程中,不能将其作为历史的成本,这样就没有办法来衡量固定资产真正的价值,在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将计提折旧等方法进行有效应用,进而在进行结余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随着权责发生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使得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对于权责发生制度而言,它的针对性很强,对固定的资产也有着十分严格的管理,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对信息在真实性以及准确性方面作出有效的保证。

(5)应用于债权以及债务方面。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对债权以及债务实现有效的核算,可以对其经济效益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传统的首付实现的制度,仅仅适用于对收付款来进行计算,对事业单位进行预收款项而言,无论是在预计方面还是在核算方面都并不适用。但是随着权责发生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对于事业单位非营业性的一些业务也实现了信息准确性的进一步保障。

三、权责发生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中进行应用的重要性

权责发生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对于特定期间之内的盈利能力,可以提供出更加标准的描述。对权责发生制度的方法进行科学应用,对利润表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有期望的收入区间所有的赚取收入以及这些收入的实现过程中产生的总费用。对于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基础而言,它可以将某一特定时间段中的财务状况予以表明,原因是在进行这种方法应用的过程中,获得的所有资产以及负债情况都必须在报告中进行体现。

(1)对收入实现了及时的汇报。权责发生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使得单位的收入获得得到了及时的汇报,因此,销售发生实际的月份可以通过会计财务的数据来进行反映。由于一些部门有着较多的生产以及经营活动,因此权责发生制度的应用可以对其实际的销售活动以及涨跌的情况等有准确的了解,进而实现生产方案的合理确定,对销售高峰的时段内,人员配备的相关需求实现进一步的了解。

(2)对平均分配的费用进行预计。对于一些大额的预先支付费用,在进行权责发生制度应用的过程中,允许事业单位可以将付款涵盖的月数为依据,按照比例进行费用的支付。比如,在1月份应支付12000元作为年度的财产保险,在这一年中的12个月内,可以每个月进行1000元的支付,并不是在1月份进行支票签发的时候就将12000元的支出进行记录。

(3)对拖欠的费用实现平均分配。随着权责发生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应用,使得商业的欠款可以由公司进行分摊,在付款之前,作为应计费用来分配。比如,单位应该在年底进行6000元的房地产税支付,则可以每个月从会计总账中支付500元,使得全年的费用得到平均分摊。

(4)IRS在使用权责发生制度的相关要求。在过去的三年之中,如果单位的平均总收入在1,000,000美元以上,国税局就会要求公司对权责发生的制度在会计中进行使用。但是对于公司而言,如果在过去的三年期间,业务为7,000,000元、12,000,000元和90,000,000元,平均收入就低于1,000,000美元,即使某一年的总收入达到了1,000,000美元以上,也可以采用现金的会计方法来进行核算。

四、结语

对于事业单位账簿的维持,权责发生制度在会计中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很多的事业单位都已经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应用。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对权责发生制度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使得部门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得腐败的情况得到进一步的减少。可以对事件从发生开始就进行记录,而不是交易已经发生才开始进行记录。采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使事业单位透明度进一步增强,进而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以及质量实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奕翔.权责发生会计制度浅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27):78.

[2]华建新.论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运用[J].中国商论,2018(14):112.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会计事业单位应用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