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8-11-19张晶
张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文化、经济交流和合作日趋加强,国际化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能够自主学习,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英语视听说 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051-02
一、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迅猛发展,社会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首先,国家和社会需要大量的英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单一的英语专业人才已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贸易、文化等领域的不断交流、合作,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化交流的语言,在全球的交流合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和进一步扩大,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急需大量英语专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为导向,遵循人才培养教育的规律,强化语言的运用,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研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科研小组大部分成员从事教学十余年,基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总结如下。
(1)教学主体的转移。在传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接受者,这样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而没有当成重要的交际工具。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視听说课,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角色定位成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多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课堂活动中去,而不是一个领导者、读稿者和汇报者。
(2)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和知识就是教学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科学地分析和加工,合理利用教材组织教学。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中,教师大多仅依据手中教材,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而且没有任何增减,缺少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有的教材内容不适合学生的需求,有些教师仅仅是在机械无激情地重复所教的教材内容,这样就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师充分分析研究教学内容,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减和取舍,使教学内容能够适应学生的需要并符合学生英语实际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保证删减的内容又不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整体规划,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科研小组经过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所选用的教材,可以补充一些新闻报道、电影、电视剧片段等原声视频音频资料,对学生语言习得会有举足轻重的帮助作用。例如,每节视听说课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播报,这样可以将热点新闻话题引入课堂,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二是,口语话题的开展也应该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应该让学生积极去表达,真正地运用英语,使语言起到交流工具的作用。有些时候学生会过分注重语言方面的知识,把自己要表达的想法局限在固定的语法中,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阻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做课堂的组织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思考深刻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大量练习实践,积极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是,教师可以发一些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材内容,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布置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完成。对于一些较难和较容易的听力材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性地进行练习,并选择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这样有助于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英语当成一种交流工具,同时,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把课后作业和课上教学内容有机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3)教学手段的创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和教(下转第50页)(上接第51页)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传统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教师给学生播放听力录音,根据材料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学习和教学的效果。现在,在多媒体网络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我们通过教学PPT,把要讲授的主要知识,以电子教案的形式展示,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活动的单调乏味。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促进了师生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资料的补充,疑难问题的解答,教学资源的共享等操作,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同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英语资源,还可以及时有效地和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和谐的学习和交流环境,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师应自觉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技术的提升,培养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积极主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与学科要求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深入研究,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晓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林令霞.大学英语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0(5).
[4]马龙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7).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