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2018-11-19周俐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作为医院营运管理重要监督功能的内部审计,拥有风险预警与监督职能,责任更加重大。在医疗系统体制改革的当前,受到审计规范制度、人员以及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体现在医疗服务质量纠纷、医保政策以及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风险,受到医疗系统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医院内部审计中主要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供了相应的完善策略讨论,期望能切实有效的增强医院内审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医院营运系统风险,促进医院的经营活动健康发展。
[关键词]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成因防范
1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和防范必要性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医院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医院经营管理上存在弊端和漏洞,而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却未发现且认为其是合法、公允以及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因此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所以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合,审计工作的风险也在不断地上升,内部审计要从跟本上认识审计风险的来源,做好预防、控制风险的规划,解决审计风险问题的关键。
2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因素分析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有效促进医院资产利用效率与廉政工作建设方向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而保持独立性是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在医院的组织架构上,内部审计部门与其监管下的其他部门所处同一级别,而审计工作人员与被审计对象均属于同一工作环境下的同事,甚至是领导。因而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独立于同属的工作环境之外,受到环境的限制,内审机构与工作人员难以无所顾忌的顺畅开展日常工作,尤其是在内审机制相对落后的地级市或二级以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在医院内隶属划分不明确,职能界定模糊不清,甚至将内审部门挂在财务部门之下,受制于被审计部门,最终导致审计工作失效,也丧失了应有的权威公信力,加大了医院的审计风险。
(2)内部审计机制有待健全。在审计机制设立较晚的医疗系统中,由于审计相关制度规范尚不成熟,还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通过实际工作过程不断完善与调整,在此期间内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机制约束而随意性较大。如医院日常维护维修费用支出,依照正常的审计程序来说,需要先通过审计然后再支付费用。但在制度约束不严格,或需要完善的审计机制之下,财务部门付款在先审计程序在后,明显体现出审计工作的滞后性,使之成为程序化过程而并未起到应有的监管作用。
(3)审计工作能力与工作量受部门规模限制。部分医疗机构在设置审计部门时,并未全面考虑审计的工作量,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只要设立了就可以开展审计工作了。导致内审工作因人手不足,工作人员身兼多职,无法满足工作的精细化要求。同时,在审计日常工作中仍停留在事后管控为主,极易产生审计风险。要想通过医院所设立的审计部门,规避营运中的资金风险,就必须通过详细考量审计工作范围与工作量,配备充足的审计工作人员。
(4)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不足。我国当前已颁布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对不同规模医疗机构设立审计部门作出了详细要求,但就目前实施情况来看,部分医院并没有从根本意识上认清审计的优势,反而为了应付国家政策规定被迫成立审计部门,可想而知该环境之下成立的审计部门在工作支持与配合力度上的执行度。尤其在人员配备上,内部工作人员甚至资质不全就开始开展审计工作。在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指导下的医院审计工作,难以胜任审计岗位工作。
(5)忽视了医院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审计工作内容从初期的单纯财务收入支出项目,逐渐过渡到当前涵盖设备采购、物资采买、医疗责任经济纠纷以及相关经济合同等内容,如此繁杂的审计业务也面临着向医院管理层的深入渗透,在职能上也从主导监督转型为主导服务上。在监督审核医院经济活动上也由合法真实性,过渡到有效性与经济效益中。以上种种变化,都使医院审计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越来越大。
3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及优化举措
(1)组建完善的医院内审组织。在医院内部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为之提供专业专一的人员配备,方向涵盖经济类、工程采购类、会计审计类等专业专职的工作人员。尤其在组织架构上一定要保持独立于其他部门,来保障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与权威性。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审计部门在医院架构中层级越高,审计工作开展就能越顺畅,工作成果将更具客观公正性。
(2)优化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为了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就必须依靠一套制定科学合理的引导控制制度。医疗卫生系统下的不同医疗机构,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立富有自身特深,且相适宜的审核体系,并严格参照执行,积极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3)依据实际需要扩充审计队伍,增强审计力度。针对于前文中提到医院审计部门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审计工作力度不强的问题。首先要分析医院当前产生问题的根本所在,若是缺少院方领导层面的支持,就需要在宣传工作上多下功夫,组织重点部门与人员参加内审培训。其次,掌握当前医院內审部门的人员结构,按实际工作中所需要涉及到的领域,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丰富内审力量。
(4)持续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素质。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的当今,自我完善与持续学习是保持理念先进性与科学性的主要途径。当前再先进再科学的内审知识与制度,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渐被淘汰。因此内审人员一定要通过不断学习最新的审计相关专业知识、丰富自我知识体系,以此来跟上社会与医疗机构前进的步伐,保证审计工作的先进性与有效性。
(5)加快审计数字信息化化建设。在科技技术发展快速的近几年里,审计手段有了进一步完善与效率提升。在部分仍然采用纯人力手工方式的医疗机构,可以向具有优秀经验的医院借鉴学习。从改善工作基本环境与方式方法上入手,采用数字化审计软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解放原有模式下大量的人力占用,还能更好的保障工作质量与准确率提升。
(6)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内部审计的认知。充分发挥与体现出内部审计的风险预警职能,就必须得到医院管理层以及被审计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效达成。要想使内审工作顺利推进,首先要引导被审计部门与职员走出对审计工作认识的误区,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审计工作优势的宣导,尤其是指引各被审计部门以医院与就诊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消除个人主义与抵触情绪,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审计工作人员顺利获得更丰富、更真实完整的相关资料,从基础上保障审计工作质量与效率。
4 结 论
医疗卫生系统下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在审计风险无法绝对消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析实际工作情况中产生风险的范围与因素,运用相应的举措来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对推动医院积极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出内审机制的优势,就要求院方领导能深刻意识到审计部门的风险防范职能,相关职能部门也能积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审计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通过多方面的不断促进形成合力,切实依照《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从实操层面指引和帮助医疗卫生机构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风险问题的框架意见》有效推进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切实实现审计目标的全过程风险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为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价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汤燕.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 [J].当代经济,2016(21):90-91.
[2] 董芳芳,李杨茜,甘定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5):412-414.
[3] 邵扣霞.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J].财会学习,2017(8):144-145.
[作者简介] 周俐(1979-),女,瑶族,广西河池人,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