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生活化策略探讨

2018-11-19李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李宏

摘 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的方式,结合课改的内容,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原理,将学生的解题思维模式构建起来,在不断的练习中,扭转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思维,本文将当前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应用题生活化的教学进行简要的探讨,采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重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教学 生活化 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应用题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在整体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尤其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讲,这一环节的设定会帮助其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如果教师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将题目中设定的情境区分清晰,就能帮助学生列出正确的算式,促进其顺利的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打破对应用题产生的心理障碍,应用题的解题困难情况也就迎刃而解。

一、简述小学数学应用题生活化的教学优势

应用题解题教学在小学生的心理上一直伴随着厌烦和惧怕的情绪出现,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这种想法是极为不正常的,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学生的应用题教学效率会逐渐的下降[1],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认真地思考如何引起小学生对应用题方面的兴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应用题解题兴趣问题,改善学生应用题解题整体水平低下的不利局面。

应用题生活化教学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厌烦数学教学的情况进行改善,提升学生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数学应用题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应用题中的生活化部分,让学生了解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有哪些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针对这一要求内容,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改变,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更加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应用题的教学原则[2]。

二、教学题材的生活化

在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学习的动力是自身的感受,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受到情绪化的影响较多,因此,在教师进行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选用一些和学生生活相近的题材,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能够拉近,通过这样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信任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正面的、主动的学习热情。

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会在教学的同时,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重点的讲解依据,对于教材的依赖性过高,导致很多学生会产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这是由于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编写者需要考虑到全国不同区域的学习情况,统一选用最佳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保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适应不同学校中的学习内容,整体的学习进度是呈现系统性的层次感[3]。但在教师实际教学中,就需要根据自身区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修改教学方式的转变,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掌握数学学习中的重点知识。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有一节课程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千克、克、吨”,这部分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日常去超市买蔬菜、糖果、水果会必然会接触到这些质量单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完全可以模拟超市购物或物品交换的情境,让学生基于同等质量物品等价交换的规则进行。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或从家中带来水果、糖果等物品,定义物质的质量,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换,交换过程中,有的同学定义的物品是克、有的同学定义的是千克、有的则是吨,那么如何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实现等价等量交换,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从而牢记换算方法,以便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准确应用。

三、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应用得当是极为重要的,应用题的教学在小学阶段需要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之后,才能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增添了许多新兴教学工具,在教学观念中,也逐渐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形势,教师完全可以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联系实际生活内容,通过自主的、合作的、探究式的组织学习方式来实施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4],保证小学生对数学以及数学应用题的新鲜感长存,避免兴趣下降影响学习效率。

一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题的题干文字表述内容会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障碍,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理解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尤为困难。教师要采用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能够正确找寻题干中的主要提问内容和条件内容,让学生能够采用合理的方式,应对教学难题。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相遇类型的应用题经常会让学生产生困惑,学生在对类似“相向”和“相反”的问题中,会产生错误的理解,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利用当前现有的条件,重视教学方法在生活中的体现情况,甚至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室外的操场中,亲身的体验问题中的内容,让学生体验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路程,并且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同时亲身体现教学中的内容,实现教学技巧上的处理,从而促进学生在感性中理解引用提结构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理解和解决应用题[5]。

四、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最后简要分析一下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这主要是与之前的两点结合,学生和教师都需要脱离课堂,将知识带入生活实践中,才能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完善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知。

例如,在周长这节课程的教学中,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计算出周长,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将教学过程置于生活中,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生活中事物的周长,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周长的概念,并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样在相关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学生根据抽象的题目也可以展开具体的想象,从而快速找到解题突破口,提升解题效率。

结语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属于重点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及时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的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帮助学生处理应用题解答,促进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兰小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教师,2018,72(3):71.

[2]范娜.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72(1):84.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