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临床护理分析

2018-11-19谢晓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娩出胎心产程

谢晓英

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关键环节, 分娩过程中产妇需要承担巨大的痛苦和风险, 严重者甚至会危及产妇和胎儿的性命, 造成不良预后。因此, 在分娩过程中,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各种人性化的分娩方案, 从而提高分娩过程的安全性[1,2]。本文主要探究分析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产妇, 纳入标准:①均为待产产妇(足月妊娠);②产妇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务科审批通过。排除标准:①无腰硬联合穿刺禁忌证;②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③无明显头盆不称。将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50例。实验组初产妇140例,占93.33%, 经产妇10例, 占6.67%;年龄最大40岁, 最小19岁, 平均年龄(29.47±4.12)岁。对照组初产妇130例, 占86.67%, 经产妇20例, 占13.33%;年龄最大42岁, 最小18岁,平均年龄(29.51±4.17)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护理, 具体操作如下:①分娩镇痛方法。当宫口开至3 cm左右时开始实施镇痛, 告知产妇及家属镇痛分娩的风险, 签知情同意书, 查产道及胎心音无异常, 开放静脉通道, 吸氧, 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 麻醉医师常规消毒铺巾后取L2~3间隙穿刺, 到达蛛网膜下腔给予芬太尼10 μg加罗哌卡因2 mg缓慢注射, 硬膜外置管成功后,常规给予0.375%罗哌卡因2 ml麻醉试验量, 观察无异常后再通过硬膜外导管连接电子输注泵持续输入低浓度的局麻镇痛药 (1 μg/ml芬太尼加 1.5 μg/ml罗哌卡因 , 流速为 5 ml/h, 完成腰硬联合注药镇痛。镇痛过程要全程监护, 用药期间行心电监测, 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胎心率和宫缩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进行处理。②护理方法。首先, 分娩镇痛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与相关检查等。产妇在分娩前往往因为缺乏分娩相关知识而产生害怕、紧张等负面心理, 甚至部分产妇配合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语言安抚、健康教育等方式, 提升产妇对分娩过程的认知, 同时, 通过介绍相关成功案例, 提高产妇分娩信心。此外, 分娩前, 护理人员还需协助医生给产妇做好生命体征测量、心电图、B超、抽血化验、胎心监测、阴道检查等常规检查, 了解产妇有无腰硬联合镇痛分娩的禁忌证。其次, 分娩镇痛中护理。进入产房分娩前, 护理人员需要提前检查相关仪器设备, 准备好母婴急救用品。产妇进入产房后, 协助产妇采取自由舒适体位(卧位、坐位、行走、坐分娩球均可), 必要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胎心监测, 观察产妇情绪变化, 如果发现产妇情绪不稳定, 及时和产妇沟通, 给予安慰和关心等心理护理措施, 消除情绪不稳定因素。最后, 分娩镇痛后的护理。实施镇痛后护理要根据不同的产程, 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第一产程, 护理人员主要注意观察产妇的宫缩、胎心音、羊水性状、宫口扩张、胎方位、胎头下降、血压、下肢活动、疼痛是否加重、膀胱是否充盈等情况, 如宫缩弱、产程进展缓慢可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加强宫缩, 及时提醒产妇排空膀胱以免影响胎头下降。进入第二产程后及时关闭硬膜外镇痛装置,注意观察宫缩、胎心音及产妇的一般情况, 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 应用拉玛泽呼吸法帮助产妇放松, 适时做好助产接生工作。第三产程协助产妇娩出胎盘, 常规检查胎盘和产道情况, 如需进行会阴缝合, 此时可通知麻醉医师继续硬膜外注入局麻药, 让产妇减轻痛苦。缝合完毕, 及时拔除麻醉导管, 常规进行产后观察, 为产妇做好产后护理, 做好健康宣教、母乳喂养指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平均产程。镇痛效果参照参考文献[1]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产程包括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间歇5~6 min的规律宫缩开始, 到子宫颈口全开、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至10 cm到胎儿娩出[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 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8.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产妇平均产程比较 实验组第一产程与平均产程分别为(7.09±1.99)、(8.25±3.31)h,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1±3.25)、(10.29±3.16)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1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产妇平均产程比较( ±s)

表2 两组产妇平均产程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实验组 150 7.09±1.99a 46.49±25.44 6.49±3.49 8.25±3.31a对照组 150 9.21±3.25 49.24±25.16 7.21±3.24 10.29±3.16 t 6.8133 0.9413 1.8517 5.4597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各种新型的分娩方法出现在临床中, 为自然分娩增添了一份保障[4]。腰硬联合镇痛分娩属于新型分娩方法的一种,通过腰硬联合注药镇痛法达到镇痛的效果, 从而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 甚至达到无痛。在采用腰硬联合镇痛后, 产妇能够正常进食、饮水, 甚至参与整个过程, 配合科学合理的腰硬联合镇痛分娩临床护理, 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平均产程, 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5-9]。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8.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一产程与平均产程分别为(7.09±1.99)、(8.25±3.31)h,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1±3.25)、(10.29±3.16)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护理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产妇, 缩短平均产程时间, 该研究结果与姜华[10]在椎管内注药镇痛法在分娩镇痛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 采取腰硬联合镇痛分娩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缩短产程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娩出胎心产程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新旧产程标准管理对分娩和新生儿结局影响的分析
复合先露分娩发生肩难产1例分析
剖宫产不同胎盘娩出时间对产妇凝血功能、纤溶指标的影响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