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中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2018-11-19徐慧孟艳
文/徐慧 孟艳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利益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护生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当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有效应对法律相关问题。教育工作者要从法律视角加强教育工作,强化护生护理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其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树立护生法律意识
(一)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强化职业道德
《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当中的知识点相对抽象,护生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十分困难,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理解。患者的病情个体状况差异较大,使实际操作过程面临较大困难,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出入,护生学习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帮助学生分析、判断各类案例,提高护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在实践教学当中向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渗透,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让其能够重视职业道德操守。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从而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在案例当中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
(二)设计教学语言,正确开展教学引导
医务工作人员要在掌握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合理透露。对于需要保密的病情内容不可以进行告知,防止患者和家属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在与家属进行病情沟通的过程中,护生应当在语言使用上加以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家属了解实情。告知病情时,必须要客观地讲述,不能参杂任何主观判断。在教学中要加强案例的使用,让护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解,同时可以邀请法律顾问进行专业讲解,并鼓励护生积极开展法律知识的学习,让护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的案例,并让护生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正确应对。
二、《健康评估》实训课教学中深化护生法律意识
(一)贯彻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
我国《宪法》《民法》规定,公民是享有知情权的,作为患者对自己的病情需要有详细的知情权,所以在带领患者做检查的时候需要详细为患者说明每项检查的目的,以及检查后出现的不适。教学活动中维护护生的法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过程中为避免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就要在减少法律纠纷的前提下,对患者的生命权、知情权、隐私权进行维护,更要培养护生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依据法律约束自己,提高工作效率。
(二)将法律意识贯穿到护生实际操作中
根据最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理也隶属于法律性文件,护理文件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护生在工作过程中要对护理的行为做好跟进和记录,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根据护理记录还原当时的真实状况。护生在记录护理数据时,需要按照规范严格进行记录,使用医学术语客观、真实地记录,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实训课中的护理记录练习,要求学生以实际工作为标准进行记录,严格规范学生的记录方式,要求学生对每个细节点都要记录清晰,不容马虎。这样,若是患者或是其他方面出现问题,相关人员能够根据文件记录找到责任原因,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另外,护生的法律身份是护理实习生,所以在实习期间需要由老护士带领,出现任何情况都要找在职护士解决,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操作水平有提高擅自做主,所有的操作需要在教师同意后才能操作,在操作中难点和重点都要把握好,进而避免护生出现差错。
三、结语
结合护生在医院实习的情况能了解到,护生对护理技术的规范化有较大的认知度,但是由于部分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所以在工作中不重视细节,也不知道哪些行为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所以教师需要在开展《健康评估》的实训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