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协调农民利益冲突策略研究

2018-11-19邓建华

新东方 2018年4期
关键词:利益冲突利益农民

邓建华

农民利益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体现,解决农民利益问题对改善“三农”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问题。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①刘菁.习近平: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 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N].农民日报,2016-05-05.。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在农业的发展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带来的“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在新时期,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利益冲突问题。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农民利益冲突的成因,总结我国有关解决农民利益冲突的政策,并以此进一步提出解决农民利益冲突的几点措施。

一、农民利益冲突的成因

英国学者弗兰克·艾利思在其著作《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中指出:“农民是主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从事生产并以此为经济来源的居民户,其特点是部分参与不成熟的投入要素和产出市场。”①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5.农民作为我国生产结构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的主体,撑起了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基。因此,保障农民利益,解决农民利益冲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民利益冲突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

权利是在法律范围下维护权益的有力保障,而农民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便会引发利益冲突,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1)知情权。由于我国有关机关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在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缺乏对民众的公开透明,不能充分体现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利益。更有甚者借助农民的“文盲”弱点,采取欺诈行为,更是严重破坏了农民的利益。(2)监督权。监督权是农民保障自我利益,监督和督促国家有关机关落实各项政策的重要权利。政治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五项内容。然而,由于农民地位低下,监督权从未在农民范围内体现出来,反而引来更多的词汇是“刁民、不讲理、无知”,面对农民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并没有给出满意的答复,反而冷眼相对,更有甚者知法犯法,严重侵犯了农民行使监督权的权利。(3)参与权。对于参与权农民最切身的体验是选举与被选举过程。虽然法律在条文上规定了我国合法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然而农民的该项权利却没有被充分行使。(4)自由选择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树凯强烈呼吁农民需要自由选择权,他指出有许多政策打着所谓农民创造和要求假借农民之名来推行,其实是某种力量把农民“绑架了”②赵树凯.农民需要自由选择权[J].农村工作通讯,2012(19).。农民在职业选择、迁徙和表达都需要自由选择权,在法律的保护下,任何人都不能触犯其利益。

鉴于此,常见的农民在权利方面出现的冲突常常表现为:(1)农民权利被侵犯与上访难之间的矛盾冲突;(2)农民表达意愿与意志被镇压的矛盾冲突;(3)农民行使权利与有关部门不配合之间的矛盾冲突;(4)农民法盲问题等。

(二)社会的偏见和阶级化

基层农民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早已是为他人服务的代号,更有甚者以“农民”作为贫穷和低贱的代名词,现代社会中以经济衡量一类人的社会地位早已屡见不鲜。2015年中国青年报针对“农村人”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有40.3%的人认为“农村人”一词仍存在歧视③王硕.剖析歧视“农村人”现象:40%受访者称歧视仍存[N].中国青年报,2015-07-27.。正是这种阶级性的歧视存在,使得农民利益不能得到维护。当社会对农民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得不到改善的时候,农民利益冲突也会愈演愈烈。农民身份被阶级化和歧视化,会严重影响农民的利益,若有关机关在办事方面进一步刁难农民,则会对农民利益造成更大的伤害④邓建华.新时期协调农民利益冲突的路径探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6).。

(三)自身能力相对较弱

从农民本身来说,造成农民利益冲突的自身因素包括:(1)知识水平相对薄弱。农民知识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在其他生产技术、法律知识等也相对较弱。(2)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正是由于对法律知识不熟悉,往往凭借经验主义做事,而对法律界限不明确,使其不敢做出相应的法律自我保护措施,而做出了其他非理智的处理措施。(3)思想固守缺乏创新。农民由于在知识方面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在经验主义表现出更强的依赖性,而经验往往是经过很漫长的时间逐渐积累起来的,在科学技术主导社会进步的当下,经验主义要联合科学技术才能更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与财富的积累,而一味追求用经验去做所有事情,必定会导致生产落后①邓建华.新时期协调农民利益冲突的路径探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6).。

农民的整体能力强弱和农民教育水平有直接的联系。虽然我国清楚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农民教育问题的改善情况依然不乐观。(1)教师资源匮乏。以河南淇县油城学校为例,2016年该校还有4个学生,到2017年只剩1个,徐泽锋成为这个学校唯一的老师②刘万里.农村学校:我该如何存在?[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7-05-23.。教师资源匮乏、教学设施差成为某些地区农村学校的缩影。(2)教育经费不足。2013年我国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生教育事业经费平均为18651.34元,而西藏、云南、甘肃等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生义务教育经费平均为8820.63元,还不及发达地区的一半,可见我国农村教育在不同地区有着严重的不平衡。(3)教学设施简陋。农村教学设施远不及城镇,从教室到教材,图书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农民本身接受的教育水平程度不高,时代又把他们的后代输在了教育上,如此一来,面对教育上出现的严重利益不公平,国家和政府急需改善这种状况。

在教育方面农民出现的利益矛盾主要体现为:(1)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经济实力弱与高额教育费用之间的矛盾冲突;(2)城乡差异导致的城乡孩子之间闹矛盾,父母之间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3)落后的乡村教育与“上学无用论”之间的矛盾冲突;(4)农民子女跨地区上学被歧视问题等。

二、解决农民利益冲突的政策

(一)精准扶贫政策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③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30).。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精准扶贫政策是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这个紧要关头,全面了解和分析我国国情,全面了解和体察民情,针对贫困的群体,有根据、有计划、有思想、有成效地进行帮扶工作,逐渐使贫困群体摆脱贫困,走向小康,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精准扶贫不仅是经济上的扶贫,而是全方位的帮扶。在满足经济脱贫同时也能够使精神致富,让人民从思想上得到解放,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能够做到敢于、善于利用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农民利益的冲突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精准扶贫政策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引领农民逐渐走向小康的路径。

2016年,福建省沙县地区全力实施产业扶贫、改革扶贫、就地就业扶贫、结对帮扶、政策帮扶“五大工程”,通过精准扶贫,全年帮助1630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同年,甘肃省靖远县通过融合推进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改善了农村道路问题、饮水不安全问题、住房问题,加大金融扶持、实施特困户补助、创造就业岗位,发展特色农业等,共减少了贫困人口2.3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2.44%。2017年,安徽省肥西县通过实施资助、减免、培训、服务等政策组合,在教育扶贫工作汇总取得了显著成效,帮助近万名贫困学生实现了能够安心上学的梦想。精准扶贫政策在党的领导下正一步步取得显著佳绩,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也让农民享受到更多时代发展带来的福利和党领导下的幸福生活,并解决了农民利益上的不均衡引发的冲突。(1)经济上给予帮助,弥补农民因不懂如何搞农业经济所导致的物质贫困,同时给予创业资金帮扶和金融扶持,以使其能够在创业初期减少一定的经济压力。(2)技术上给予指导,帮助农民能够从事更科学的生产活动,减少农民不必要的付出。(3)教育上给予帮扶,帮助农民及孩子完成教育事业,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做到能够善于吸收新思想,敢于接受新事物,勇于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二)美丽乡村政策

美丽乡村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生产发展”对农村生产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包括一切与农村经济相关的因素都应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跟得上社会进步的脚步,用先进的、科学的技术引领农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生活宽裕”是指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经济水平提高了,生活自然也就宽裕了;“乡风文明”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民要有更高层次的“懂文明、树新风”的新的思想道德境界,拥有能够自觉抵御低俗和腐败落后思想的能力;“村容整洁”是对生态环境提出的重要要求,以往农村常常冠以“脏乱差”的名头,村容整洁则让农民在享受农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注重与农村生态文明相结合,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民主”重点强调农民权利得到了保障,使农民在法律的范围内能够充分行使权利以保障各方面权益。美丽乡村政策是帮助农民实现更加和谐、美丽、宜居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保障农民权益、更快更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全民小康的重要措施。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机制、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方法,使得产业发展越来越高效、农村环境越来越宜居、公共服务越来越改善、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拓展、乡村文明建设越来越有力,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安徽省六安市新安镇通过立足民生,打造美丽村镇典范,打造了全县示范美丽乡村孙桥中心村、双塘中心村,先后20多次接待外市、县考察和指导,取得了优秀成绩。美丽乡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民脱了贫、致了富。一方面,美丽乡村政策全面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给农村打造了一个美丽、宜居的生活状态,改变了外界对农村、农民的偏见和看法;另一方面,美丽乡村政策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力为改善民生而制定的政策,充分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利,并且赋予农民更高的历史地位和身份,并从多方面帮助和强化农村经济发展,力争农村更宜居、农民更幸福、农业更进步。

(三)乡村振兴战略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政策等重大惠农政策的又一项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产业兴旺”融汇了农村和城市的产业模式,创新农业、融合工业,多方面、多渠道、多体系地使农村脱离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达到全面富裕的目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绿色发展、有机发展、可持续发展,创造生态好、环境好、素养高的农村新景象、新气象、新形象;“治理有效”是实现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协调统一,治理有效不仅要求政府能办事、会办事,还要积极主动去办事,要求农民敢提问、敢质疑、敢参与、能参与、会参与,以便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结合;“生活富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小康目标的总要求,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也将在总要求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和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小康、全面小康、共同富裕①杜平.现代化经济体系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研究[J].新东方,2018(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法宝,在改善和解决农民利益冲突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从本质上提出了发展农村事业,是一项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的大事。把农民、农业、农村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给与农民更多权利保障、更充分的政策支持、更充足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推动和完善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2017年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条道路”,道路从协调区域发展、改善城乡差异、促进城乡融合等方面推动共同富裕,通过走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和特色减贫,改善农村状况、推动农村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利益冲突。

三、协调农民利益冲突的措施

从精准扶贫政策、美丽乡村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发现,改善和解决农民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外界环境能够保证农民利益和农民内在素养能够主动争取利益两方面,整体来说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我国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下几点协调农民利益冲突的建议。

(一)协调农民利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农民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剂,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农民利益冲突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在收入不平衡而引发的冲突。在经济上主要是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提出更多惠农政策,扩大农民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增强农村建设,让农民能全方位利用周围的有利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和企业等共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完成我国“先富带后富,共同走向富裕路”。

(二)协调农民利益与政治建设之间的冲突

我国是一个农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国家的发展要求农民必须参与到国家的政治建设。农民需要依法行使各项政治权利,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监督有关机关部门行使权利。农民利益冲突在政治方面主要表现在政治权利不能得到充分保障。这需要党和国家要严厉打击那些滥用职权、“乱作为”和“不作为”的行为,从基层抓起,让农民真正收获法治国家带来的利益。

(三)协调农民利益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冲突

农民是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必要组成成分,构建农村文化,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丰富农民文化内容,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的必要举措。农民利益冲突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文化教育受阻。农村保留的传统文化有许多都是国粹,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精华,要加大对优秀传统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农民发现或者家族流传的文化或文物加以保护。另外,还需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鼓励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为农民的教育事业献身;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农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更进一步推动农村建设事业提供便利。

(四)协调农民利益与社会待遇之间的冲突

农民在社会中长期处于一个受歧视的地位,农民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社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农民的重要性,从道德上约束自己对农民的尊敬和照顾,职业不以高低论贵贱,人品不以大小分尊卑,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给农民身份一个最公平的认识。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十分难以改变的事情,这可以从给与农民尊严维护等相关权利试行。

(五)协调农民利益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

农民在推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曾大面积破坏了生态文明,工业化进程更是对生态文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生态文明方面,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生态文明保护产生了直接的矛盾。维护生态文明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方面,发达的生产技术能够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并保护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促进农业的发展作出努力。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双管齐下才能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同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更多恩惠。

在“五位一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农民问题、保护农民利益重要举措。认清农民利益冲突的本质,从根源上避免农民利益冲突的出现,才能从更大程度上解决“三农问题”,才能更进一步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结 语

农民是社会生产的基石,保护农民利益是保证农民安稳生活与生产的基础。精准扶贫政策、美丽乡村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各大政策的提出无不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利益问题上作出的巨大努力。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搞发展、搞进步,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利益冲突利益农民
关于《关注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对近视进展防控的新方法》一文利益冲突的更正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I Love You, Dear China
农民
美日药物临床试验中重大利益冲突的界定和管理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
香港怎么防裙带腐败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