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研究

2018-11-19

新东方 2018年4期
关键词:海南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李 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关于文化建设,报告又强调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和创新,借助科技创新力量,才能实现有活力的传承。全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可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提升了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也催生出文化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可见,海南省在建设美好新海南的道路上也看到了科技与文化协同发展,共同提升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文化与科技的双向交互融合加速传统业态、新兴业态的迅猛发展,其高附加值、高产业价值、低能源消耗、零环境污染等特点和优势与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发展理念一致。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对深化海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美好新海南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

海南省具有绚丽多彩的文化资源,包括岛屿文化、热带文化、黎苗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等,极具地方特色。在其滋养下,海南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2015年海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①海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2015年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 [EB/OL].(2016-01-22).http://news.163.com/16/0122/14/BDUKNS9N00014 AED.html.。2016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达3460个,比上年增长10.6%;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5.93亿元,比上年增长8.1%;资产总计1012.38亿元,比上年增长9.4%②2016年海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EB/OL].(2017-07-22).http://www.hainan.gov.cn/hn/zwgk/tjdc/hntj/dcfx/201707/t20170722_2376342.html.。海南文化产业要实现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量要高于22.71亿元,年均增速要高于22.5%,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达到259.5亿元以上③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5[R].2016-07-07.。海南文化产业亟需“赶超式”“跨越式”“迅猛式”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亟待积极转型升级,与科技融合,走文化业态创新和文化边界扩充的融合发展之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深入发展,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科技背景下,科技与文化深层次和宽泛围的融合聚变,促使海南在科技与文化协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绩,为建设美好新海南作出了积极贡献。海南省在政策扶持、市场孵化、民众多元需求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势不可挡。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成果

(一)政策、区域优势明显,发展动力强劲

海南省政策优势明显,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海南充分借助“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赋予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的开放政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大环境。在多重政策的叠加效应下,“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强劲。当前,海南省着力承办大型会议、国内外品牌展览、特色节庆、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其知名度、品牌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影响辐射力度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模式看好。传统文化产业在新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时空得到延伸,经济发展获得新动能。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迅猛发展,规模和影响力逐渐增加

海南省形成独特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体系。它是以数字内容、新媒体广告会展、设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为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旅游业、医药健康产业为龙头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数字内容领域,互联网视听、数字出版、在线教育、数字媒体广告、动漫游戏等服务业态百花齐放;在社交媒体、网络新媒体领域,社交平台、微信、流媒体迅猛发展。在展览展示业、设计服务业、视听新媒体产业取得一定的发展,科技、文化、金融资本、政策扶持对接的产业聚集形态初步形成。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以“旅游+”“医药产业+”,使传统产业注入科技创新,关注市场需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借助海南省政府的政策优势,根据海南省不同区域的优势和特点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集聚效应突出。此外,一大批领军企业入驻海南,如惠普、微软、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争相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海南省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虚拟现实)及 AR(增强现实)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新兴技术不断渗透、形塑文化产业,二者融合发展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渐加强。

(三)政府引导扶持作用明显,促进快速融合发展

海南省面向文创产业的引导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促进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健康、快速发展。各项产业政策和扶持项目资金持续推进,文化创意园区、产业示范基地纷纷落成,各类孵化器内文化主题创业不断兴起,各类产业促进交流会纷纷开展,各类知识产权培训交流推介会有序开办。由政府主导的各类基金、项目扶持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协调沟通机制不畅

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实质是运用高新科技手段为公众提供内容或者产品服务,因此兼顾文化与科技的双重特性。在对其监管当中,由于文化和科技部门分属于两个职能部门,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沟通并不顺畅,所以对企业的扶持和监管有时出现空白。此外,亟需加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减少随意性,让从业者知道明确的红线。政策监管规范明确,市场的参与者才会积极投资、积极创作,资本的参与会更加踊跃,积极承担商业风险。对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企业的监管与扶持,需要打通现有管理协同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联系。

(二)公共服务共享不足

科技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当前,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内企业面临的技术门槛、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大致相同。各家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竞争地位,不得不分别独立研究、开发核心技术。这必然导致技术研究趋同,研发资金重复投入,研发成本居高不下,科技创新发展受阻。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行业、海南省乃至国家的创新发展,影响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深度协调发展。一个能够承载关键技术、向公众开放、集合各部门资源的第三方公共技术平台成为创新发展的根本需求,如产业大数据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共享平台等。

(三)知识产权保护不够

科技与文化融合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创意的原创性、内容的独特性、融合的巧妙性,需要完善的法制环境和有序的市场环境加以维护。对于科技文化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文化创意产品一旦被模仿就会使创意价值大打折扣,严重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核心。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明显、地域性受到冲击、专有性面临更大挑战,因此侵权盗版的行为更加隐蔽,追查、取证成本极高,侵权行为处理难度较大。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问题一直是制约文化和科技融合企业发展的瓶颈。

(四)复合型人才缺失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发展的重中之中。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典型企业的调查发现存在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支撑力较弱、人才流动性大、人才梯队断层等困境。这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上层次、提质量、扩内涵、增速度、见成效的重要瓶颈。文化科技融合企业的发展需要稳健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其人才培养、引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四、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文化与科技部门沟通协调,继续加大对文创企业扶持力度

创新文化部门与科技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对于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极为必要。改革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其对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管理职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于互联网文创企业,根据其特点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实行与传统内容产业相同的优惠扶持政策,明晰监管的规范。适度开放外资、外企和外籍文创企业和文创从业者在海南设立文创公司、工作室和建立艺术培训院校,加强国际交流,有利于国内文创企业在国际获得舞台,有利于海南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

(二)搭建开放共享技术服务平台,构建文化科技产业联盟

围绕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行业,建设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提供服务,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的投入。公共技术平台整合资源优势,弥补单个企业、创业团队、创业者、技术研发人员研发能力、研发资金不足的短板。把握产业共性,构建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关键技术平台,使企业间的分散竞争走向协同联合。建立VR、AR、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基础技术集合平台,向公众开放,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减少技术基础的重复投入,为企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专业的技术支持平台。

此外,构建、扶持文化科技产业联盟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路径。产业联盟将从内容创意、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品营销等各环节促进各要素的融合,实现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形成良性生态。构建区域、跨省产业联盟,提升海南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比如,在技术研发环节上,应鼓励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等形成合作开发联盟;在扩散环境上,建立成果或技术转让联盟,上下游企业也能形成产业链的联盟;最终形成科技文化融合的大型网络,形成相对开放的创新型结构。文化科技产业联盟内的个人、单位、组织能够获得信息和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联盟内部可组织创意、技术、团队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形成一定规模;还能够组织承办一些学术研讨会,促进国内外的产业发展经验交流,组织相关培训,提升联盟内成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协助政府开展新的科研或应用项目,借政府的力量促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从而推进产业蓬勃发展。

(三)加强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规范性,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完善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二是构建长效机制。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畅通知识产权信息获取渠道。三是加大研究力度。针对知识产权法律规定难以界定或者操作上存在难点、盲点,海南省科技、文化部门应该联合企业、组织、创业团队、高校、科研机构方面加以探索、研究,并进一步将研究成果、经验、标准、办法等全省推广。四是加大对侵犯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结合国家和海南省统一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从整顿市场秩序的角度入手,打击侵权行为。五是规范管理,行使政府的行政责任。监管各行业、各企业自身规范管理程度,行使各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

(四)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体系

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人才工作应坚持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开展创意设计人才紧缺工程。首先,结合企业、市场需求,联合职业教育学校,借助职业教育平台,为文化创意从业者开展专业培训、课程辅导。其次,推进高等院校、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改革,适当增加创意、设计、媒体和传播等专业设置,培养更多文化创意人才;同时,推进高等院校多学科、多专业融合,跨学科、交叉学科联合培养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创意培养同时,加强对数字软件应用、智能控制、数字表演与仿真等方面专业知识学习。再次,加大对国际视野开阔、原创水平高、创意和经营管理能力强、文化展示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完善相关引进、激励机制。最后,切实做到留住人才。在“以业留人”的前提下,提供人性化、无后顾之忧的福利待遇,做到“以情留人”,如安家落户、购房贷款优惠、收入倾斜、子女就学、父母养老照料等,使人才“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全面发挥复合型人才的专长。

猜你喜欢

海南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探讨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