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中的水文化

2018-11-19王春华

人民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明沟台基甬道

王春华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自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开始使用。故宫总体的建筑有外朝三大殿和内廷后三宫。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明清两朝中24位皇帝都在此居住及处理朝政,它也是中国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之一。这里存留着皇家的历史,存留着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故宫中的建筑金碧辉煌,故宫中的水则滋养着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使万物欣欣向荣,焕发着勃勃生机。水文化是故宫不可或缺的一景,通过故宫的水文化,我们可以探知古人“上善若水”的智慧。

故宫中的排水系统

故宫排水系统的设计令人赞叹。在近些年北京城的大暴雨中,故宫依然接待游客3万多人,整个故宫却并不见太多积水。究其原因,和故宫整体建筑群的设计与地形走势密不可分。整个故宫的走势北高南低,中间略微突出,四周地势较低。据考量,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差约2米。这个特点就保证了雨水不会大面积积存在故宫里。

在故宫中不只是整体庞大的殿宇依地势而建,其中每一个庭院都是中间高、四周低,北高南低。在房基的四周有石水槽亦称为明沟,明沟裸露在外部,在房屋周边清晰可见。下雨时,雨水流向房基周边的明沟,之后汇集至地下暗沟。在宫殿旁规划有便于行走的甬道,在中轴线上坐落的六大建筑旁,有对称的甬道。在较小的院落中像东六宫、西六宫这样的院落旁边,也有便于行走的甬道。甬道的设计也都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手法,使水可以顺势流向甬道两侧,进行排水。这样的设计既防止路面积水,又将维护故宫的成本、人力、物力降到最低。

故宫整体的建筑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琉璃构建的屋顶及装饰彰显着皇家的气魄,紫红色的围墙也显示了皇家大气恢宏的风范。故宫的地面用质朴的青砖铺砌,在修建故宫时并没有钢筋混凝土,因此由土烧制而成的青砖起到吸纳与渗透雨水的作用,使其不会在地表形成水洼。在故宫的排水系统的构成中,大部分为全石建造,小部分为砖石混合,它们结实耐用,易于更换,这些在故宫的维护保养中也功不可没。

在故宫的设计中就有排水系统的考量,分别从建筑、地面、暗沟进行系统考虑,因而将排水系统大概分为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三类。建筑排水:在下雨时,落到屋顶上的雨水沿着屋顶的琉璃瓦片落在地面上,之后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地表径流:落在地面上的雨水直接通过中间高四周低、北高南低的地势形成地表径流,汇入院落和房基周边的石槽明沟,进而汇入地下。地下暗沟:地下暗沟繁多庞杂,入口众多,在建筑物旁修有沟眼即券洞。这种入水口多为方石板镂雕成明清铜币形,外圆中方,镂成五个空洞,故而被称作“钱眼”。“钱眼”是雨水在故宫由地面流进地下沟道的入口。故宫里用于排水的明沟、暗沟,沟道的干线和支线纵横交织,沟通各个宫殿庭院,形成一个巨大而完整的排水网络。暗沟体系非常完整,所有雨水都可汇集至此,一并排入金水河。

内金水河穿过故宫,从西北角的马神庙起至东北角出汇入护城河,途中穿过整个故宫,在一进午门时便可看见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精美的桥,桥下便为内金水河,它在防洪救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装点了故宫的恢宏气势,为故宫增添了灵气。在中国古代风水中,有水在房屋建筑四周环绕象征着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在故宫中错综复杂的明沟暗渠经汇集流入内金水河,内金水河为故宫中最主要的排水机构。故宫可以收放自如地吸纳排水与内金水河中河水连接着活水系密不可分。对于整个故宫的排水体系来说,故宫中的排水系统是北京城区排水系统的第一级,无论是其巧妙的设计,还是每一个部件的精致都是昔日皇家地位的体现。而故宫里明渠暗道错综复杂的设计更是保证了故宫在大雨如注的时候,仍然保有其恢宏的皇家气魄。

台基上的排水神兽

故宫中神兽无处不在,壁画有著名的九龙壁,屋脊上有驱邪避祸的仙人走兽,太和殿前有仙鹤、铜龟,御花园承光门内的鎏金铜像,更有镇守故宫的雄狮。在排水的设计中,更是融入了生性好望喜吞善水的鸱吻。它们存在于每一个栏杆倚柱上,三大殿尤为突出。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后排列,都建立在8.13米的3层台基上。台基周边有栏杆,每个栏杆的底端有鸱吻,鸱吻龙头内部是空的涌洞,在一排牙齿中间有可以喷水的小洞,用来排去台基上的水。螭是龙的一个儿子,似龙非龙,特点就是肚子大,能吞水也能排水,传说中它喜欢在河流弯曲处,不怕淤泥,善于疏通,所以是合适的排水装饰构件。有人说它是没有角的龙,《广雅》记载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有说它是介于龙和兽之间的一种“怪虫”,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虫部》:“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云无角曰螭。”从古代这些神兽就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地方,在陶器的装饰上、玉器的雕刻上或者建筑上,用其美好的寓意以及极富装饰感的样式,留存在各种地方。而鸱吻的特点是喜烟好坐善水,肚子大,嘴也大,因此多被安放在屋顶以及排水的基座上,既有美好的寓意,也装饰了建筑,同时还有实用功效。

细细品味,排水神兽鸱吻的造型憨态可掬,龙头的牙齿中间有一个小孔,在其后方孔洞较大,因此形成压强。在下大雨时,就出现了千龙吐水的景观。古人匠心独具,将一个小小的排水构件都运用一些原理设计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即使下雨天也妙趣横生。同时,这些龙头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三层台基上的龙头一共有1142个。水从鸱吻龙头中的小孔流出,在暴雨时,三层龙头1142个一起排水,气势恢宏,形成龙吐水的景象。冬季寒风,有雪覆盖其上,在神兽嘴中小孔流出细小水流,结成冰晶,被打趣成龙涎。一年四季都有其不同景色。这样设计不仅将水排了出去,而且也凸显了皇家的大气磅礴。雨水逐层下落,流到院子里,台面上无法积水,台基的周围有石槽排水沟。在台阶下面有石券涵洞、干沟与其相连,水通过石券涵洞与干沟汇入内金水河。

故宮的建造凝结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在关于水的方面,将每一个庭院、每一个甬道都考虑其可能遭受到的情况。大殿上的每一石、每一柱、每个装饰的物件和纹样都有其吉祥的寓意,很大一部分将实际的作用和装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故宫中的水在能工巧匠的运作下,在晴天滋养着故宫的每个角落,在暴雨天又能将洪水悉数排净,始终把故宫保持得安静宁和,夏天枝繁叶茂,冬天晶莹剔透,天晴金碧辉煌,暴雨千龙戏水。

水不仅在故宫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文化中也占据着其天然的优势,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水是万物之母,生灵的起源,从古到今多少诗人文豪在歌颂水的伟大。水是温柔的但也是肆虐的。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有很多城市在暴雨中出现了路段瘫痪、积水严重的现象。而故宫的排水系统经历几百年的使用依然完好,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故宫中水的运用对我们现代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明沟台基甬道
预测HL-2A 托卡马克台基结构的MHD稳定性数值研究*
超高水头大型船闸闸室明沟消能特性研究
浅述古建筑建造艺术
从刘邦对“甬道”的学习解读其学习特点
故宫中的数字与数学
内蒙古辽代契丹贵族墓葬门道初步研究
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为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船闸明沟消能研究综述
船闸闸室明沟消能工消能效果三维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