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统筹联动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基于湛江市的分析

2018-11-18王均宁

行政与法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 王均宁

(中共湛江市委党校,广东 湛江 524032)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党的十九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新部署,为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级党委应承担主体责任,要层层传导压力,使基层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基层党建工作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基层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部署要求,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努力做好基层基础性工作,在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有些基层的党建工作机制和组织运行模式仍然沿袭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存在党建工作都在抓,但安排上缺乏系统性、行动上缺乏协调性且具体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等问题,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诸多不适应之处。如何探索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破解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的瓶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 “造血功能”,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承担起管党治党的责任,进一步赢得党心民心,已成为当前基层党组织必须面对并需要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大党建工作格局的视角,以湛江市为例,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实地进行调研,重点分析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统筹联动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管党治党责任落实的对策。

一、当前基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面临的困境

受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的影响,当前基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面临着体制机制上的困境,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⒈开展党建工作缺乏系统性。从整体来看,湛江市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从党的五大建设角度出发开展党建工作。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基层部门习惯于对上级工作部署 “上传下达”,对于上级要求开展的党建工作常常是布置什么就完成什么,不能做到主动思考、积极谋划。一些党建工作者缺乏 “全面”“协作”“统筹”意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党建工作只关心上级的指示,在构建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方面缺乏主动性。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不强,较少从党建工作全局的角度探索新方式、新途径。党建工作偏重于容易出现主体责任问题而且上级关注度高的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对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存在应付心态。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在“两个责任”落实上还存在意识和效力层层递减问题,尤其是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据《2017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通报》(湛纪委)数据显示:仅在2017年1-6月,全市在党建责任落实方面就问责了领导干部28人,处分12人。可见,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⒉党建管理存在分散化现象。湛江市一些地方党建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党建管理格局条块分割,导致一些单位党建工作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组织部门主管镇(街)、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市(县、区)直工委主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务;纪委在党建工作中主要负责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等。不同部门虽有一定联系,但沟通相对不够。细化到各个单位(部门)内部的党建工作,则是目前运行的“双重管理体制”。一方面,各单位(部门)的党建工作是单位(部门)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党建的副书记具体承担,纪检组长、组织人事部门领导、各支部班子等负责相关的党建工作;另一方面,各单位(部门)受相应的上级部门党建工作指导,但在现实操作中,各单位(部门)的党建工作除了接受上级部门指导监督外,更多地是靠本单位内部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与横向单位联系不多,管理效果难以保证。

⒊党建资源没有做到共建共享。长期以来,鉴于各自为政的管理格局,导致目前基层党建资源难以统筹,一项工作往往只能依靠本部门、本单位、本支部的资源来开展。这种传统的党建资源利用方式使得不同基层党组织因部门党建资源存在差别而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例如:一些领导重视、党务工作者多、党建经费充足、群众参与度高的单位在党建工作中能够取得好成绩;相反,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党员队伍老化、党务工作者少、党建经费不足等问题,开展党建工作就会面临资源上的困难。可以说,党建资源不平衡状况是当前开展党建工作的一大难点。据湛江市委组织部调研室统计,2015年以来,湛江市共排查出201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占全市村(社区)数的11.2%。究其原因,就在于党建资源较少。在传统党建管理格局中,党建资源没有做到统筹兼顾,而且资源不平衡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⒋党建协调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有资料显示,湛江市一些地方的党建工作缺乏实现条块统筹、城乡统筹、多方配合的党建协调机制。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将党建工作局限于本基层党组织范围,较少尝试通过纵向或横向联系沟通其他基层党组织的方式实现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当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遇到困难时,往往是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走“上层路线”去争取资源。湛江市一些地方党建工作常见的协调方式主要是通过动员、分工、督查、考核等进行联合协作。在这种传统的协调沟通模式下,党建工作不仅难以全面开展,而且还出现了党建资源低效利用的问题。一是难以对湛江全市范围内的党建资源作详细的资料收集,进而难以对党建资源在全市内作有效调配。二是缺乏固定沟通渠道,使得不同单位党务工作者之间联系不紧、沟通不畅,影响了协调效率。三是“运动式”的沟通协调无法满足日常党建工作的需要。

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调研中笔者发现,目前,湛江市各地党建工作仍未形成上下衔接、前后衔接、左右衔接的制度体系。主要凸显了以下不足:一是有的单位党建工作缺乏制度设计。由于湛江市不同单位、不同地方的党建资源不同,而且领导的能力、个性、关注点存在差别,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一些单位缺乏精准制定制度的能力,其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往往是“等靠要”,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具体体现在对支部指导不力、党支部换届程序不严谨、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党费缴纳随意性大、党员档案管理不严格等方面。二是存在党建制度重复化现象。由于不同单位、不同地方的党建工作状况不同,因而需要一些具体的制度,但由于沟通协调不到位,事实上造成了一些单位、地方制定许多重复的制度,这不仅造成了党建资源上的浪费,而且制度落实的实效性、操作性也随之降低。三是一些制度前后矛盾。有的单位缺乏对湛江市党建工作全局的认识,结果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与其他基层党组织和上级部门党建制度存在矛盾。

⒍党内监督合力发挥得不充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效果取决于监督的力度。在各县(区)座谈会上,党员干部普遍认为湛江市各条块在党建工作监督方面有各自的标准和方法,但缺乏立足湛江市全局的监督模式和整体效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监督单一性的问题。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的单位(基层党组织)没有专门针对党建工作的监督;有的基层党组织则是在分管党建工作班子成员的年度考核中适当作出要求,但考核办法过于单一,往往是关注形式大于关注实效;有的单位则将党建工作考核纳入到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有专门针对党建工作的年度述职大会;有的单位还在电子平台监督上创新,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日常监督并通过监督结果反馈实效。这种不平衡的状况致使湛江市的党建工作没有形成监督合力,造成了湛江市不同地方、部门、单位在党建工作中的表现参差不齐,难于形成联动协调、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以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管党治党责任落实的路径

针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高效协同和发挥整体优势的大党建工作格局,着力解决传统党建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将全市党建工作各个要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以推动中心工作为切入点,由党委主抓、行政配合、社会组织参与,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城乡联动的作用,形成整体合力,从严从实落实基层管党治党责任,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⒈着力凝聚思想共识,为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思想认识程度决定工作力度,工作力度决定党建成效。湛江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深化对党建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工作中明确分工,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确保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⑴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党建工作的知晓度。各级党组织要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谋划,与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各个阶段的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确保党建工作每推进一步,宣传舆论就跟进一步。在启动阶段,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宣传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扩大党建工作的知晓度;在推进阶段,要及时反馈党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强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影响力;在总结阶段,认真做好综合考核工作,通过考核进一步激发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务求取得认识上深一层、行动上进一步的实效。

⑵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党建工作形成合力。一方面,党委组织部门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强有力的倡导、组织、动员,凝集全市1.3万个基层党组织和32.2万名党员的共识,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勇于担当的责任和意识,克服畏难情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聚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向心力,把具体要求切实落实到行动中。另一方面,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敢于突破原有党建工作思维模式的束缚,结合自身行业和部门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上有行动、有成效,形成整体合力。

⒉着力打造组织架构,为党建工作建立高效的领导体制。作为一项带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工作,领导体制创新不仅是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推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

⑴构建党建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建工作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创新之举。为此,要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党建资源,强化顶层设计,统一指挥协调、统一配置力量、统一检查指导、统一考核评价。领导小组主要由纪、组、宣、工、团、妇等部门整合而成,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统筹落实责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市委专职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有关常委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领导小组负责分析形势,研究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思路,作出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和考核下一级党委的党建工作,将党建主体责任清单向基层单位延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⑵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组织架构。覆盖广泛、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是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前提和基础。要打破条块限制,构建起县(区)党委——镇(街)党委——村(社区)党总支三级组织架构。在县(区)层面,通过县(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整合本县(区)纪、组、宣、工、团、妇等部门和机关、教育、国企、非公等工委的力量,并组建专门工作团队分类指导,负责对全县(区)党建工作的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和检查指导,进一步明确各主管工委对本系统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在镇(街)层面,通过初步建立“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工)委党组负责制,对党建工作的必尽之责列出清单,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联席会和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把所辖地的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的党建工作纳入到区域党建工作之中,整合区域内优势党建资源,实现行业主管与属地管理的有效联动,形成领导合力。在村(社区)层面,将条件成熟的行政村(社区)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部,把党员人数达到100名以上、党建工作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党总支部“升级”为党委。在此基础上,派驻党务干部或第一书记蹲点,成立村(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两个层面的横向党建管理系统,并将村(社区)内的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或专业合作社的党员骨干选任为社区党委兼职委员或村党总支部兼职副书记,以实现区域内组织覆盖、工作覆盖、资源整合和整体联动。

⑶构建党建工作的责任单元。各党支部是构成党的整个组织体系的基础,也是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责任单元。党支部书记作为这个单元的核心,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理念,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精准对接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把党建工作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位党员,强化对党员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承担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协调责任单元的党、政、工、团等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⒊坚持统筹共享,为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要打破地域、时空的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统筹全市党建资源,实行统一规划部署、统一配置力量,逐步形成全市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单位、不同社区、不同农村的党组织中各类资源共享互补的局面。

⑴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整合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的人力、财力、场所、信息、技术及公共服务中心等资源,融合体制外资源,做到各个区域内组织共建、队伍共有、党员共管、设施共建、活动共开展、工作共进,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切实打破各自为战的思想壁垒,形成党建工作的互动效应。具体而言,在人力资源方面,市、县委两级组织部门要牵头总抓,做好协调,形成党组织与行政部门、企业、群团组织,党员与民主党派、群众,党务干部与行政、群团工作者良性互动的局面。在活动场所方面,整合各县(区)、各部门、各行业党建阵地资源,充分发挥市直机关各部门的优势,支持和帮助基层开展党建阵地建设,促进基层党建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开放共享。在网络资源方面,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党建网络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构建互联互通、动态跟踪、智能分析等智慧党建网络平台,构建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运行网络,实现党建信息数据的完全接入、融合和提取;充分运用这一平台联系广大党员群众,为党员、群众、党代表、党组织之间交流互动提供场所,开展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在信息宣传方面,发挥智慧党建网络平台的作用,为电脑、手机、自助终端三种渠道提供基础支撑,实现党建网、党刊、电视台、政府网、纪检网、手机报、微信平台、远教平台等各方面信息共享。在培训资源方面,统筹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党校教师、讲师团成员、先进模范等师资力量,引导、规范省内高校参与产业、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业务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培训力度。在理论研究方面,整合高校、市委党校和其他单位党建工作资源,成立党建工作研究中心,为推动党建理论研究进入专业化、系统化轨道提供重要支撑,提升全市党建工作专业化水平。

⑵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应的政策、平台和经费作为保障,因此,要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中,探索建立以党费补助及社会各方支持为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工作经费筹集渠道。按照经费向基层倾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镇(街)、村(社区)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把基础性、关键性项目和薄弱环节列入资金重点倾斜对象,如智慧平台建设、阵地建设和维修经费、党建工作活动经费、党员培训经费、困难党员帮扶经费等,严格规范使用范围和收支流程,提高专项党建工作经费使用的效益,确保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有能力服务群众,着力解决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⑶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强的工作,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化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交流力度及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发挥各级专兼职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上级党组织委派和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把有志于基层党建的人才吸纳到党建工作中来,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结构合理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使之成为推动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

4.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增强为民服务的功能。积极开展“品牌项目”创建活动,总结近年来各地党建工作的有效做法,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党建品牌,强化品牌服务功能、引领功能和品牌示范效应,激发各级党组织内在动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⑴全面推行“322工作法”,打造“连心”品牌。在党群干群关系层面,借鉴麻章区的驻点直联制经验,推广“322工作法”。“322”工作法即“三到两驻双责”:包片到镇、驻点到村、联系到户,区、镇两级干部同驻,本职工作和驻点工作两不误。围绕“双责联动”这条主线,以“五项工程”为抓手,落实“八个一线”要求。“五项工程”是指带领村(社区)实施培养优化、精细管理、便民利民、矛盾化解、聚焦发展;“八个一线”是指意识在一线强化,思路在一线厘清,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情感在一线交融,作风在一线转变,发展在一线推动。从而解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确保打造“连心”工程常态化、长效化。

⑵全面开展“书记项目”,打造“责任”品牌。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层面,借鉴吴川市、廉江市、坡头区等地实施“书记项目”经验,打造一批叫得响、推得开的党建创新品牌。以镇(街)为重点,开展以“十个一工程、网格化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书记项目”活动,紧牵“书记抓、抓书记”的“牛鼻子”,强化党委书记聚焦党建工作主业意识和主体责任,突出项目的导向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向党建项目倾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合力共为,着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难题,以党建工作推动和引领社会基层治理创新,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⑶全面争当“三亮先锋”,打造“模范”品牌。在党员服务群众层面,及时总结和推广麻章区、坡头区等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经常性开展党性教育、营造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氛围和健全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机制,引导广大党员争当“三亮先锋”。即各类党组织以“两学一做”教育成效落到实处为主线,以“四讲四有”为衡量合格党员的标准,各地、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党员 “亮身份先锋”“亮承诺先锋”“亮形象先锋”主题活动,多措并举拓宽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着力营造党员争当先锋的良好氛围,增强广大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广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热情,立足本职岗位践行承诺,争做服务发展的模范,展现共产党员应有的形象。

⑷全面推进“三述三评”,打造“公仆”品牌。在党风廉政建设层面,巩固和拓展各县(区)委书记“三述”活动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向基层推广。即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中推行“述责述廉述德,自评网评测评”制度,每年集中组织开展一次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在组织“三述三评”过程中,发挥好互联网和直播平台的作用,接受广大网民监督,强化对各级“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树立人民公仆形象。

⒌着力推动规范管理,为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⑴健全领导干部驻点直联群众制度。当前,要把健全领导干部驻点直联群众制度作为推进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保障,坚持强化履职担当、服务意识、教育培训、物质基础、务实作风,推动驻点直联群众工作常态化。一是完善上下联动制度。组织部门继续加强对全市驻点直联工作的统筹指导,并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各项职能。镇(街)要着力解决驻点联系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镇街党(工)委书记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并定期与班子成员开展交流活动。二是完善问题调处制度。要依托智慧党建网络平台,开通公务微信、微博等互动功能,开辟网上征求意见专栏,畅通网上便民渠道;探索建立驻点联系信息平台,把收集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和反馈,逐步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解决机制。要在驻点所在地建立群众反映事项办理结果公示制度,通过村 (社区)宣传栏及相关媒体定期公示反馈办理进度及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完善办实事制度。领导干部要通过多样化联系方式,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三资”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性工作,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增强获得感,从而赢得民心。

⑵建立开放型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打破党组织隶属关系的限制,广泛吸纳相关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参与,促进区域间、组织间的学习与交流,努力构筑一个包容性强、开放度高、纵横相间、互补互助的全新模式,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在具体场所上,各个县(区)、各镇(街)应分别建立3个以上和1个以上有特色和承载力的开放式党员服务中心。市、县、镇三级要充分挖掘党建资源和乡土文化,分领域建立不同类型的开放式党员服务中心,并把每个党员服务中心的网络系统接入智慧党建网络平台。在活动菜单上,要明确参与对象、活动主题以及组织实施的方法和步骤。可以在无缝对接党员教育课件资源库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现有党建资源以及智慧党建网络平台,设计服务菜单和活动流程,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自行“点菜”,组织部门按需“配菜”,以满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多样化需求。在具体载体上,鼓励各级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联动式、体验式、虚拟式等开放式组织生活,如设立公众号打造“指尖党建”、建立微信群搭建党员交流平台等,从而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让组织生活“无处不在”。在时间要求上,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各自的组织生活日时间。要严格实行签到制度和领导干部参加制度,认真做好每个党员参加活动情况记录。将领导干部带头过好“双重组织生活”纳入领导干部年度“三述三评”考核范畴,为广大党员作出表率。在质量评估上,开放型组织生活结束后,实施单位党组织要对主题创意、组织实施和实际效果等进行分析评估并认真听取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积极分子和党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测评或明察暗访,量化反馈实施质量及效果。

⑶建立健全各种资源集约管理制度。从组织工作的体制机制入手,综合运用管理学、系统论的理论,对分布在全市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单位党组织中的有形和无形党建资源进行规范化、集约化管理,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及有效利用,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为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一是统筹党建共享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在摸清全市各地党建资源底数后,选派专人对各基层党组织进行上门走访,主动宣传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听取各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资源共享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把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单位党组织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统筹,主要包括队伍资源、组织资源、阵地资源以及社会闲置资源。二是签订资源共享协议。由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部门落实各基层党组织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动员那些具有优势资源的基层党组织从人力、物力、财力、教育、信息、阵地、师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增加共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合理配置党建资源。强化资源集约意识,打破区域分割的党建资源配置格局,营造合理、良性互动的资源分配环境,做到双向开放、优势互补、共驻共享,促进党建资源和保障要素在区域内均衡配置、自由流动。四是强化智慧平台管理。建立健全智慧党建平台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开展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做好智慧党建平台的日常维护工作。充分发挥智慧党建平台的多重功能,加强对日常数据的分析和研判,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言献策,逐步实现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全程跟踪和精确化管理。

⒍着力加强共建联动,为党建工作建立内部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完整严密、简便易行的机制,是保证党建工作顺利运行的关键。一般而言,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协调机制、监督机制、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等。

⑴建立党建联席会议机制。严格按照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结合各地党建工作的实际,分别建立起市级党建联席会、县(区)级党建联席会、镇(街)党建联席会和村(社区)级党建联席会等四级党建工作联席会。联席会议要明确召集人、会议时间、参加人员、主要职责、会议内容、议事规则,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积极参加联席会议,按照各自职责,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⑵建立不同领域共联机制。结合驻点联系群众和精准扶贫等工作,打破“单位制”的束缚,推进不同区域党建联建,使组织区域内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国企等与村(社区)、“两新”组织结对共建,形成不同行业党组织资源互补、人才互动、活动共开展的区域化党建模式,促进不同领域的党建工作互促共赢、均衡发展。

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市、县两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采取多方督查、随机调研、季度例会、半年考核等方式,加大对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力度,统筹推进各领域的党建工作。要注意整合多方督查力量,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企业家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常态化的督查,推动由单一督查向多方联动督查转变,扩大督查工作的覆盖面。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建立台账、蹲点督办、“回头看”等方式督促有关基层党组织和责任人抓好整改落实。

⑷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党建工作责任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把各党组织书记和领导干部党建工作的成效考真、考实、考准。一是制定考核办法。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责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一套针对性、操作性和关联性较强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严格奖惩措施,使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二是强化整改责任。上级党建领导小组要对下级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情况定期进行汇总梳理,及时通报,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考核结果要通过适当方式向群众反馈、向社会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党建领导小组要及时提出整改清单,抓好整改落实。三是注重群众测评。将上级考核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相结合,通过多场面、多群体的综合评价全面考核党组织书记落实“322工作法、书记项目、三亮先锋”等情况。群众测评的结果要坚持形式与效果的统一,既要了解测评党组织做了哪些工作,联合组织开展了哪些活动,又要看工作创新力度、实践成效和发挥的作用。

⑸建立健全奖励惩罚机制。把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纳入干部实绩评定内容当中,加大党建工作在领导干部考核中的权重。考核的结果要作为基层单位综合考核和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与领导干部升降去留、公务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按照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年度考核成绩突出的党组织和个人采取通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予以奖励,并向组织部门推荐使用。对思想不重视、落实党建工作不力、不作为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要启动问责机制,取消其当年各种评先评优资格,对其主要负责人要予以交流、降职和免职等处理。

[1]王均宁.镇街领导干部驻点“直联”群众工作研究——以湛江市为例[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03):57.

[2]潘金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J].红旗文稿,2012,(24):30.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在线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