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速递
2018-11-18
坚定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我国能源转型
本刊讯(记者田佳奇)随着经济回暖,煤炭消费量有所增加,电力和工业部门的煤耗上升为煤控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日前,由中国节能协会和“中国煤控项目”课题组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与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从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条件看,房地产等终端需求和钢铁、煤炭等重要工业品出现了历史需求峰值,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产能过剩和产品库存过多等问题突出;土地等资源价格上升,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不能再走以牺牲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老路,未来要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在我国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体系找得到,最落后的生产工艺也没有全淘汰,在这样一个技术频谱最宽的工业体系中,我们面临的污染源治理也是最复杂的。我们走了一条跟国际不完全相同的道路,是我国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与国际经验结合产生的一条新路。
会议同期,课题组发布了《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7》。据报告显示, 2015年全国散煤消费量约7.5亿吨,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民用量大领域。其中,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是工业小锅炉散煤治理的关键,淘汰落后产能是工业小窑炉散煤治理的重要内容;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民用散煤治理的重要抓手。来自河南、山西、山东和江苏等省市的代表分享了省级及城市煤控及散煤治理方案的研究成果和实施战略,地方课题组分享了各地生态红线约束下的煤控目标、实施路径和对策建议。
探索农校对接精准扶贫新模式
本刊讯(记者张涵)日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甘肃省人民政府、定西市人民政府,正式启动“创新教育精准扶贫,创建农校对接扶贫产业链——定西马铃薯走进高校”专题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把农校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生产和市场相衔接的扶贫方式,建立起农产品市场和高校后勤的市场直供对接的联动合作模式,把农校对接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把农民就业和整个农产品的产业链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是精准扶贫的一个新路子。”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局局长赵阳如是评价。
高校是推动教育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科技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指出:“此次启动的农校对接产业扶贫活动,是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和模式创新,有利于拓展教育扶贫的新领域,有利于实现丰富高校师生餐饮服务需求与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紧密结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陈锋主任认为,更好地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相对接是教育系统在发挥消费、人才和科技优势,促进国家扶贫战略落地,推动高校自身的食品供给水平、食品供应链改革发展,从而为整个国家的绿色农业、安全食品和国家扶贫战略,作出的应有贡献。
据了解,此次举办的“将定西马铃薯及其附属产品直供高校”活动,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落实精准扶贫的创新实践。从2017年12月9日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10所高校食堂开设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示范窗口,精准对接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