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生产对现实的建构
——读盖伊·塔奇曼的《做新闻》

2018-11-18龚升平桂彦玲

新闻前哨 2018年12期
关键词:彭宇信息源框架

◎龚升平 桂彦玲

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做新闻》的基本读者群定位于学者而不是记者。严格地说《做新闻》并非探讨新闻操作技能的书,它的研究重点显然在于理论层面的探讨—从解释社会学的视角揭示框架如何制约新闻生产,新闻生产如何建构现实,并使现实合法化合理化。

作者盖伊·塔奇曼主要借用了解释社会学理论开展研究,她研究的领域立足于新闻学,同时又与新闻操作实务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其研究成果反过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学和新闻学。《做新闻》跳出了就新闻业务谈新闻业务的小圈子,避免了因为与新闻实践贴得太近而被带到沟里的尴尬。也因为如此,它在出版40年之后还能受到学界青睐。

一、考察新闻生产的框架

本书主要借用了社会学理论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为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美国媒介新闻生产。《做新闻》的作者盖伊·塔奇曼正是借用了互动理论代表人物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概念研究新闻生产。[1]

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2]框架就是人们把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一个个片断(strip),归整成自己经验和知识的规则。正是依赖于这样的框架,人们经验到的生活世界,便有了条理和秩序。[3]

盖伊·塔奇曼认为,一系列无形的框架贯穿于新闻生产诸多环节:空间和新闻网络、时间与类型化、信息源的寻找和信息源等级划分、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协商等等。

塔奇曼说:媒介的框架就是选择的原则—刻意强调的、阐释的和呈现的符码。媒介生产者惯常于使用这些来组织产品和话语。在这样的语境中,媒介框架能够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很快并且按常规处理大量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信息,并将它们套装在一起。由此,这一些框架就成为大众媒介文本编码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化了的部分,而且可能在受众解码的形成中发挥关健作用。[4]

如果难以把握“框架”这一概念,不妨借用吉登斯的“结构”来理解“框架”。吉登斯认为,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规则主要指行动者在行动时所依赖的各种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有意义的符号;资源可以划分为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5]结构化理论中的规则指向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常规。这样的表述可能更为通俗易懂。

以信息源的寻找和选择为例—寻找和选择信源的目的是获取新闻线索,这是新闻生产的起点。塔奇曼将这一阶段的生产框架称为“信息源等级划分”。具体而言,新闻工作者更倾向于选择制度内的信息源,而不是普通人所提供的信息。卡普希思(Kapsis,1970)研究发现,有关暴乱的报道,内容多半是根据警方对事发经过的描述,而不是普通民众的陈述。[6]

“信息源等级划分”就是新闻媒体内部约定俗成的例行常规。这种例行常规也即戈夫曼所谓的框架、吉登斯所谓的结构。信息源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新闻媒体以不同的重视程度分别对待公权力部门信息源、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源、文教卫组织的信息源和普通人信息源。它们往往青睐更有权力的信息源。

有趣的是,尽管本书的研究对象取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美国,但书中论述的信息源框架在当代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中也清晰可见。当代中国的新闻媒体也大体遵循“信息源等级划分”的框架寻找新闻线索。中国新闻工作者常常倾向于选择制度内的信息源,尤其是当体制内信息源(例如政府机关)和体制外信息源(例如普通的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存在明显分歧时。在涉及一些重大信息或敏感信息时,有的媒体甚至在内部规定中要求线索应以公权力单位的权威信息源为准。这些内部规定常常口头传达、在媒体内部约定俗成,也可能明确纳入采编制度。它们是新闻生产的框架之一。

在塔奇曼看来,新闻定义、新闻真实、新闻价值评判等等,都是经验层面的理论归纳和操作规则,不可能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回归分析。西方社会所津津乐道的“新闻专业主义”就是一种组织和制度层面的“框架”。[7]简而言之,盖伊·塔奇曼认为,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通过框架(这些框架也源于新闻工作者的实践)的层层过滤生产出来的。本书的第1至7章厘清了这些框架。

二、新闻如何建构现实

在媒介社会学研究取向的变化中,隐含着的是关于新闻与社会实在之间关系的认识论命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映论与建构论。[8]作为一名解释派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致力于以建构论分析新闻与社会实在的关系。她将胡塞尔和舒茨等人的现象学观点引入新闻学领域,并借此质疑传统的新闻反映论。《做新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促使我们深入理解新闻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在本书中,塔奇曼从多个层面剖析了新闻建构现实的方法。

在描述一个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定义并建构了这个事件。比如,美国媒体的新闻报道把早期现代妇女运动描述成荒谬的烧胸罩者的活动。实际上,正如研究妇女运动的历史学家们指出的,在亚特兰大的游行活动中,根本没有人焚烧内衣、腰带和发卷。这些东西只是被扔到了垃圾箱里。[9]当贝蒂·弗里丹被确认为妇女运动一位“负责的发言人”或者领袖时,新闻工作者就会按照他们如何确定负责任的领袖方式进行报道。[10]

当代中国的新闻媒体也有类似的建构方法。我们通常称之为贴标签。例如,媒体喜欢对一些中年女士贴上“大妈”标签。近年来,媒体关于“大妈”的报道渐渐增多。“大妈”这一群体往往被他者化、污名化甚至被妖魔化。[11]而和“大妈”同样年龄的女士一旦被贴上了“明星”的标签,记者则会按照他们如何确认明星的方式进行报道,比如采用以下语句描述之:女神、优雅、知性、皮肤白嫩等等。

新闻通过指称性建构现实。自反性和指称性是事件转化为新闻事件的完整构成因素,它们构成了新闻的公共性特征,构成了新闻工作的组成部分。自反性和指称性都涉及现象的语境嵌入。自反性指的是,叙述被嵌入其自身所刻画、记录和构成的现实之中。指称性则指社会行动者在运用叙事时(比如使用术语、话语、故事)可能赋予这些叙事各种与其所产生的语境无关的意义。[12]新闻的生产过程同样具有自反性和指称性。新闻生产离不开组织内部的不断协商,这是自反性;借助于组织语境所进行的生产,通过新闻报道意义的客观化,反过来又提示证明组织及其程序的正当性合理性,这是指称性。[13]

如果说自反性体现了框架对新闻生产的制约,那么我们可以说新闻通过指称性建构现实。彭宇案就属于这类案例。2006年11月20日,老人徐寿兰在南京一公交站台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徐寿兰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彭宇否认。他自称看见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老太……

当年一些媒体一边倒地将彭宇“人设”为被冤枉的“好人”。近年来,路人对遇险者作壁上观的类似新闻不断在各地反复上演,而每当类似新闻出现,彭宇案就会被再次纳入公共讨论的范围。[14]从解释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彭宇案被引用以讨论类似案件的过程也即新闻指称性发生作用的过程——把彭宇案当作“扶老人被讹”案例来引用的过程也是强化“彭宇无辜蒙冤”这一“现实”的过程。尽管原本那些被建构的“现实”(“彭宇无辜蒙冤”和 “扶老人容易被讹”)并非客观现实——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2017年6月15日发布文章称:彭宇当年确实和老太太发生过相撞……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并未发生过一起仅因扶人而让扶人者担责的判例。

新闻还通过“使现状合法化”来建构现实。塔奇曼说,由于最强大的新闻媒体本身也是法人团体、联合大企业和垄断者,所以在维护社会现状、维持国家的合法性当中自然也是既得利益者。[15]此外,记者还通过将选题瞄准合法机构来增强这些机构的权力,同时使社会现状进一步合法化,继而建构社会现实。

三、结论

总体来看,《做新闻》深入研究框架如何制约新闻生产,新闻生产如何建构现实,丰富和发展了解释社会学,塔奇曼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在社会学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学术地位。

除了前文所述外,塔奇曼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1966至1976年,塔奇曼共在四个场地展开调查、访谈和观察。涉及“新闻台”、《锡博德市日报》、《纽约每日新闻报》、《纽约邮报》、《纽约时报》和纽约市政厅记者室的几十名记者。

按照塔奇曼的话,这本书不仅成为大众传播、组织机构、职业专业类社会学范畴的一项实证性研究,同时也属于知识社会学范畴的一项应用性研究。反观我们目前对于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有一种重定量研究轻定性研究的倾向。有人甚至不大清楚田野调查是否属于定性研究。也鲜有学者愿意持续十余年研究一个课题。复旦大学的黄旦教授在本书导读中颇为赞赏塔奇曼的研究方法:今年初吉特林的代表作《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已经出版,加上现在塔奇曼的这一本,相信不仅可以得窥美国传播领域质化研究的高水平著作,自然也有利于促进提高我们这方面研究的质量和水平。[16]

还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今天看来该书的某些论述已暴露出固有的局限性。新闻是使现状合法化的活动—这是本书的重要观点之一,本书第10章《新闻是知识》对此有精彩的论述。当互联网时代来临后,这个观点可能有待商榷。互联网的普及使新闻媒体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涌现的网络自媒体动摇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如果新闻的定义可以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我们应该承认今天的新闻生产不再是一种垄断权力。

注释:

[1]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2期

[2]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4期

[3][4][6][7][9][10][12][13][15][16][美]盖伊·塔奇曼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北京: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

[5]张云鹏.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05第7期

[8]张斌.新闻生产与社会建构—论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建构论取向.现代传播,2011年第1期

[11]杨晨.浅谈社会新闻中“大妈”的形象呈现.新闻世界,2014第5期

[14]舒锐.十年前彭宇案的真相是什么.法制日报,2017-06-15

猜你喜欢

彭宇信息源框架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信息源选择多样性研究:概念内涵与测度方法*
视觉搜索中风味引发对关联颜色的注意偏向*
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现实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