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新闻理论话语建构的逻辑差异探究

2018-11-18◎刘

新闻前哨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逻辑话语集体

◎刘 枫

当前,随着媒介经济的发展以及媒体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新闻观念也日益多元化,有时甚至出现较为错误的新闻操作理念和理论建构方式。在当前日渐激烈的国际话语交锋的形势之下,如无法理解我国新闻理论话语建构的政治需要、政策需要以及社会需要,则极有可能使得我们的新闻理论话语权丧失。因此,透彻厘清中西新闻理论话语建构的逻辑差异,对于认清新闻理论话语的文化适应性、政治适应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新闻业产生于商业背景之下,我国的新闻业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两者的产生背景不同使得其思考问题的逻辑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西方新闻理论重视事的逻辑、个体逻辑和阐释逻辑,而我国新闻理论则重视人的逻辑、集体逻辑和目标逻辑。在中西对抗较为激烈的时代,两种逻辑相遇,中国新闻理论能实现自我保护的功能,很少能受到西方新闻理论观念的侵袭。但在中西交往频繁,和平成为主题词之时,两种出现交融,西方新闻理论的逻辑对中国新闻理论便形成一定的压力。

一、事的逻辑和人的逻辑

中西新闻理论话语建构的逻辑,从理念的最大差异来看,当属“政治家办报”与“新闻专业主义”。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从“事”出发。事的逻辑,其判断标准相对单一。所谓“事的逻辑”,系指在做新闻价值判断和个体从业理想判断时,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仅考虑所采写的内容与社会真实间的距离,亦即要求新闻采写与社会事实间距离最小,不断逼近“真相”。因此,在西方新闻观念中,“真相”二字所获份量极重。表面上来看,西方新闻理念似乎给了新闻记者们一个不变的理念,保证了记者们任何时候都拥有一个简单的行事逻辑。但是其问题也相当明显的。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真相”是不存在的。每个人在认知事物之时,都会不自觉地将自我的认知方式和基本思维与客观事物相连,当我们利用语言将其描述或叙述出来之时,自我的主观意识已经进入客观事物的叙事空间之中。因此不少传播理论研究者强调真正的以“事”为主的交流应当是交往双方相互“悟”的过程,而这点在以效率著称的大众传播领域显然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所谓以“事”为主的逻辑存在着理想不可能实现的困境。但是这种理念对现实的困扰在于,大部分人并未意识到追求“客观”、“真相”的不可能性,或者即便意识到其不可能性,依然强调此点。这便涉及到中西方新闻理念差异的第二个逻辑,个体逻辑和集体逻辑。

“政治家办报”强调政治的正确性,而政治的正确则源自于其服务于人民的基本逻辑。建国后,不同的领导人都在不同的层面强调“人民”的重要性,毛泽东强调“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强调“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其背后的逻辑就是要解决经济这个核心问题。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突出了党和政府决策、行为的基本逻辑。习近平强调“正确的新闻理想”等都是对服务于人民的阐释。为谁服务?是中国新闻理论核心观念发展逻辑,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吻合。但是将“人”置于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上,也会导致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情景、不同需要之时,新闻从业的逻辑虽然一致,但是其核心内容和所做之事可能存在差异,此时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失误,也容易出现操作上的差错,更容易给人一种前后不一致的感觉。这样的新闻理念需要新闻实践者不断学习,深刻领悟“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因为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地发展进步,时代的需要会有所变化。

产生人的逻辑与事的逻辑这种较大的差异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较长,各朝各代要形成治理的合法性,必然将“人民”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直接进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而西方的社会理念实际上经历了多次变换,从早期的神学思维到后来的“人本主义”,再到后来的“科学思维”等。其中,“科学思维”成为后来西方社会的主导思维。在这种思维理念主导之下,强调“事”,而非强调“人”表面上符合科学观念。当然,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事”并不意味着“人”的丧失,如果将“人”去掉,则事的意义难以彰显。表现在哲学思维上,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批判那种“事”对“人”超越和控制,但显然这种理念并未完全进入到新闻操作的理念领域,从而形成西方新闻理念上的“人”与“事”对立的局面。从个体价值来看,他们强调“事”,但从社会价值而言,他们又强调“人”,其逻辑也并非如其宣称的那样一致。不过从表现来看,关注弱势群体、批判强权是其表征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记者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社会活动家”和“政治运动者”的代名词,但是这种批判手法能取得与其社会发展的一致。相较于中国,西方经济发展阶段明显靠前,发展相对较为平稳,各项政策制度相对完善,其批判视野往往难于针对自身,外国、其它文化等“他者”便成为其价值理念显现之地。这点类似于一个笑话,“有富者问穷人为何饿,穷人答曰,没米吃,富人再问,为何不吃肉”一样。

二、个体逻辑和集体逻辑

西方新闻理念多呈现出个体的理想与情怀,而中国的新闻理念则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集体路径。

个体逻辑是自由主义理念的表现。记者的职业化产生于近代报纸兴盛之时,在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理念最为发达之际,逐步形成了西方关于记者职业存在、职业理想的认知。个人主义脱胎于神学控制,从神到人的主体变换使得个体价值得以宣扬。表现在新闻理念上便是追求记者存在的个人价值,如“无冕之王”、“瞭望者”、“独立”等价值理念,在这种价值理念中,个体价值大于群体和集体价值。个体逻辑还较好地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合拍,强化了个体社会权力观。 理论上来说,个体发展理念应与组织追求一致,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主要问题在于媒体组织如何与个人之间形成理念追求的一致性。从社会认同理论来看,媒体建构“敌人”是获得组织认同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也有不少媒体将政治、政府、公共部门甚至是超越一定空间的其它政府组织作为假想的敌人,从而获得认同。因此,西方的新闻理论逻辑是强化个体,通过塑造“敌人”来维持个体和集体之间的价值一致。

集体逻辑则是建设理念的表现,这种逻辑产生于革命斗争年代,是媒体进行社会动员的结果。有时,革命者本人就是记者,具有极强的新闻操作能力。在革命年代,这种集体逻辑体现在能为革命提供动力。在和平年代,集体逻辑则体现为对社会建设进行集体动员,为各阶层鼓劲服务。如果将社会发展分为“革命、建设、稳定”三大阶段的话,在革命和建设年代集体逻辑体现得会较为充分,而在稳定阶段,个体逻辑会充分一点。但是决定集体逻辑与个体逻辑差异的不仅是目标和环境,重要的是文化。总体而言,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个体逻辑还是集体逻辑,最终均建构了集体的行动逻辑。只不过中国的集体主义逻辑是针对“社会问题”、“自然现象”以及“国际问题”等,而西方的“集体逻辑”则以“个体逻辑”为表征,以眼前可见的政府、个人以及其它国家等具体可见内容为批判对象。就此而言,两者建构话语权的逻辑思路并无多大差异,差异仅仅在于两种目标的不同。充分理解当前中国的发展目标,对于理解新闻理论话语具有较大意义。如无法理解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一味地以西方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则可以坠入虚无主义的深渊,无法看到中国的现实,更无法看到中国的未来,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危害。

三、阐释逻辑与目标逻辑

刘建明教授将西方新闻理论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1970年代前捍卫媒介独立地位阶段,1970年代至新世纪新闻话语研究阶段,本世纪以来对新闻事业与新闻报道品质的关注。总体而言,在西方发达国家,新闻理论体系并不完备,研究者和实践者也较少追求体系的建构,他们更多的工作是对实践或理论进行的总结和反思,其反思主要以阐释的方式进行。

所谓阐释逻辑就是指新闻理论或新闻理念目的是解释或阐释新闻操作实践,这种阐释特指阐述新闻操作实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西方关于记者角色的认知,直接将其与“民主和公民身份的形成”相联系。阐释类话语多强调操作性,在表达时多关注路径选择,就操作实践者而言,这种话语逻辑降低了自我发挥的范围,同时也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ThomasHanitzsch将记者角色呈现分为两大情境“政治情境和日常生活情境”,记者角色的政治情境呈现主要目标在于促进民主和公民意识的构建,记者本人就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Thomas Hanitzsch认为日常生活情境主要存在于非西方国家,目标在于关注日常生活的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消费。而我国的新闻理论话语则体现出明显的目标逻辑,即新闻理论话语提出较多的宏观目标,记者则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如何去实现这类宏观目标。

现实反思、规律总结、理念阐释以及理念应用等组成了西方新闻理念形成和其话语权形成的几个阶段。在这种话语权形成的过程中,对现实的关注、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以及概念本身的传播能力起了重要作用。这种逻辑的实质还是将个体的接受置于重要位置,通过个体的接受和传播最终获得传播效力,从而构建理论的话语权。

我国的新闻理念主要源于政治动员和政治要求,每个时代的政治动员和政治要求略有差别,其目标特性极为明确。目标性逻辑使得理念的集体性较强,对象性也较强,但有时对象较为抽象,从而造成部分人群难于理解理念,或者说部分从业者和研究者不能理解理念的高度,从而从庸俗的方面去理解宏大理论和理念。如果要完整地理解中国的新闻理念,则需要具备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了解理念的出发点以及理念的针对点,并且了解当前我国的核心任务和重要任务,将任务了然于心,并高度认同。目前部分理念未能被部分从业者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的社会评价多元化,经济的发展使得从业者过于看重经济层面的因素,忽视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等重要因素。

在分析中西新闻理念的差异时,我们不难看出,新闻理念的产生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中国的新闻理念产生有其固有的逻辑,西方也有其固定的逻辑,将一种理念简单地运用到另外一种情境中,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上,会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的现象;在理论的话语权上,会导致我国理论话语权的衰弱;在指导业务的未来发展上,会使得业务发展不知所从。

因此,建构理论话语权,首先就是要形成文化自信,充分了解理论形成的文化因素,也充分了解他国理论形成的文化因素,避免简单地将他国理论照搬,将其来分析中国的问题。

理念的背景、理念、理论表现、理论分析的问题和针对的对象等几个逐步递进的分析思路是我们进行理念、理论和方法转换需要考虑和批判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理解理论,也只有如此,理论研究才能有高度、广度和深度,当然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充分的文化自信,才能让理论解释现实问题、为现实服务,并能有效防范它国理论话语的冲击,保障意识形态的安全。

猜你喜欢

逻辑话语集体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我为集体献一计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