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思路浅析
2018-11-18◎方琳
◎方 琳
“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要求必须解决当前文化产业供给中的突出问题:一般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产能过剩和高质量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即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匹配的矛盾。
强烈的文化需求与精品力作过少
近几年,从北京、上海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到故宫的《千里江山图》特展,从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到北京人艺的《窝头会馆》,还有湖北武汉《不朽的梵高》艺术大展、《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物展》,无不引来排队热潮。人们对优质文化产品的渴望,让许多内业人士始料不及。争相排队、一票难求的背后,恰恰反映出优质文化供给不能满足群众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主要表现为,低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过剩。
1.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有数量缺质量,精品力作产出过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一段时期以来,文化产品生产中出现了电影唯票房、电视剧唯收视率、出版物唯码洋的导向,更有甚者将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甚至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内容推向社会。
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视剧产量每年在1.5万集左右,居世界首位,但除少数优秀作品外,大多为重复创作题材;每年图书出版约30万种,但产生影响力的非常有限;近两年电影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均产量700部左右,但能够上映的不足一半,即便上映,影片中有不少也是亏本的,有的甚至遭遇院线“一日映”,质量广受诟病。
2.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潜力并未得到有效释放。
人们需要优质产品启迪心智、陶冶心性、满足情感体验,但目前这类产品无论是供给数量还是供给质量都明显不足。这也是造成以上所述排队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模仿抄袭类产品大行其道。如这几年火爆荧屏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跑男”等节目,都非原创产品,而是购买的国外版权进行复制。
3.各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不合理,是造成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错位的深层原因。
文化产业需要创意,这是它与一般产业的最大区别,而目前,拍摄电影的不如放映电影的赚得多,投拍电视剧的不如播放电视剧的分得多,这种对原创的忽视和漠视,严重打击了创意供给方的积极性。前不久,导演郭靖宇在湖北大学演讲,实名揭露收视率造假,引发大众哗然,反映的就是利益分配极不合理的问题。
以中国电影为例,一方面,在制作技术手段上与西方电影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在思维方式以及对影像表意的驾驭能力还不够纯熟。调动参与人的积极性,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新奇体验,格外重要。
供给出现问题,体制机制是主要原因,必须通过改革优化。比如调整供给方面各个产业链,提高原创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比例,充分引导和调动社会力量用心创造,激发创意群体创业、创新、创富能力,做优做强文化产品,提升扩大有效供给。
制订产业政策 调整利益机制
2017年的最新报告进一步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7年的81.6,平均增长率为2.6%。 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更需要文化产品供给的推陈出新。解决文化产业的供给侧问题,必须从结构上进行改革。
1、坚持民族化,文化发展更有源泉。
我们的文化发展经历过误区,那就是以西方为标准,向西方看齐,无论从内容到制作,甚至文化样式都是采用、购买或者模仿,这就使中国文化产业缺少本民族的精神面貌气概风格。多年如此,中华文化并没有就此崛起,反倒陷入迷茫,对此,许多人进行反思。
中国的文化产业到底怎么走?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共识,走民族化之路,发扬自身优势。民族化是整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2、坚持实业化,文化发展基石更牢。
文化领域广阔,需要从战略定位落实到规划经营,只有与实业相结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想成为世界强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经济的一个门类,和其他行业经济发展一样,要遵循大规律、大方向。不走实业化的道路,没有后劲,缺少前途。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共有3000多亿资金投向文化产业,随着互联网逐渐渗入到传统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占比达到70%。多网络、多终端市场的形成需要海量内容服务,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3、坚持优质化,文化发展更加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看看那些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战狼2》《我不是药神》《士兵突击》,还有我省歌剧《洪湖赤卫队》等,无不取得了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我们应该有信心有能力,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4、坚持原创性,文化发展更有活力。
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智力产业、智慧产业,因此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原创。这也是总书记历次关于文化工作的讲话里面多次强调的一个原则。
目前,文化市场上多是历史题材作品、经典翻拍作品,缺乏以现实题材为主的原创作品。如果没有现实题材作品,这一时代就没能被深入记录,可能会成为一段空白或者薄弱地带。
深层次探究,造成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原创力不足的核心原因,是文化产业的创作链条主次不清,重点不突出。比方说,在影视剧创作中,主要演员片酬能达到千万元甚至上亿,占一部影视剧投资的一半以上,远远超过导演、编剧,进而也大大压缩了其他制作成本。作曲家、文学家、作家、诗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崔永元之前爆料的演员高片酬问题,一直是个畸形现象。
抓原创需要有动力,需要有机制。如何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框架体系之下,修订完善法律,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这是重中之重。只有原创者、创作主力们富起来、有尊严起来,产品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5、坚持融合性,文化发展转型升级。
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质上是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业态和朝阳产业,是未来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阵地。
近两年,百度、阿里、腾讯等在文化领域开辟了战略布局;万达集团在文化领域表现突出,主动进行文化产业的全面转型。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体育产业、特色农业等也通过尝试与文化融合发展,提高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扩大消费群体,实现自身结构转型调整。
“文化+”驱动下的跨境整合效应正在显现,大量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文化+科技”、“文化+贸易”、“文化+金融”和“文化+旅游”等多元融合模式应运而生。这些新模式不仅为传统资源注入了活力,而且重构了产业经济的生态环境,也为打造更多个性化、分众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拓展了新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仍然不健全,缺少针对性、有效性。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要制定更加优惠的金融、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完善各种相关体系。
加大改革力度 倾力打造湖北“文化+”时代
当前,我省文化产业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2015年,全省传统文化行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总产值的67.75%,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偏低,文化产业供给结构不优成为制约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全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3.61%,远低于全国4.8%的平均水平,必须从供给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创造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1、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强文化产品创新生产的引导,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低俗文化供给。
深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改造提升演艺、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有序化解文化产业过剩产能,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大力发展数字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推动文化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创新和丰富文化消费业态,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武汉、宜昌开展国家文化消费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促进文化消费的有效手段,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消费主题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不断扩大文化消费规模。
2、培育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做多做优文化企业增量,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2016年是近年来我省为文化企业争取项目最多、资金量最大的年份。我省的“唐城一期改造工程项目”、“北辰光谷里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项目”等5个项目获得2016年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总额达到1800万元。包括唐城在内的襄阳文化产业园发展迅速,这有赖于我省加大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扶持和服务力度。
如今,宜昌珀斯钢琴、武汉艾立卡、斗鱼直播平台、武汉宁美国度等成为行业领先企业。湖北之海文化保持了全国同行业十大上榜品牌的领先位置;襄阳文化产业园的唐城开业以来,总收入过亿元;荆州关公义园开园,有望成为荆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跨界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文化+”时代正在到来,文化要素日益成为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