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声咏传民族意 曲韵承载文化情
——以拉祜族民歌为例

2018-11-17邓欢琴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8年5期
关键词:拉祜族谱例习俗

■邓欢琴(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拉祜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聚居于云南省澜沧县、孟连县、双江县等地,一般分为两个支系:拉祜纳和拉祜西。拉祜族人们善于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反映了拉祜族崇尚自然、热情豪爽及风情习俗等民族风格特征,展现了云南拉祜族的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及生态文化等文化内涵。拉祜族民歌贴近人民生活,主题明确,感情真挚,主要以叙事歌、劳动歌、习俗歌等为主,其音乐内容与本民族的信仰、习俗、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音乐宝贵的遗产。

■歌咏生活

拉祜族民歌语言淳朴,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旋律简单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区域色彩。各类民歌大多向人们传递了该民族的风情习俗,如敬酒歌、节日演唱的过年调等都与生活习惯及风俗特征息息相关;拉祜族是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在其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歌作品,用以体现该民族勤劳的形象特征。

(一)生产劳动

在拉祜族民歌中有大量描写生产习俗的歌曲,主要叙述了拉祜族人民的劳动生产知识,向后辈传递通过双手来获得劳动果实的思想意识。如《咕阔噶阔》是一首单乐段结构歌曲,为五声徵调式。旋律上,相同旋律处采用变换歌词的手法,以方便旋律的记忆及劳动情感的表达。第四句与第三句旋律相同,歌词一问一答,上下呼应(见谱例1),表现了拉祜族人民在劳作时用对答的方式缓解疲劳之感。乐曲采用了do、re、m i、sol四声音阶,形成较为简单的旋律,便于传唱,体现了民族风情之韵味。在节奏上,第三句使用4/4、3/4、2/4多种拍子相互变换,形成长短交错的旋律感。同时,多用附点节奏,似乎是劳作者丰富多变的劳作节奏。歌词表达了劳动生产的过程,用歌唱的方式提醒劳作的时节。

谱例1:

拉祜族民歌《亥恩门》(劳动歌),为五声徵调式,采用领唱及跟唱相结合的演唱形式。旋律上,装饰音的大量使用,(见谱例2)体现了愉悦欢快的情感。连音线的使用,便于演唱者表达内心饱满的情感。6/8拍的使用,促进了歌曲欢快情绪的发展。从乐曲欢快的情绪中可以看到拉祜人民对未来劳作丰收的憧憬之情。歌词大意:“年已过完了,大家该去劳动了。过去是背着背篓去,现在是坐着车去,生产的用具可用车拉了。”从歌词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提高,使其劳作工具、交通运输得到改善。因此,用歌曲表达拉祜人民内心的勤劳、喜悦之情。

谱例2:

(二)风情习俗

在拉祜族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过年时要唱歌,特别是扩塔节、尝新节、月亮节等重要节日,歌手会演唱特定的习俗歌曲。拉祜族的习俗歌包含阔锅哈锅(过年调)、枝阔(酒歌)和噶么噶卡(祝酒歌)、盖房调等。使用场合不同,其行使不同的音乐功能。如澜沧县竹塘乡的《盖新房调》,在盖新房时他们要挑选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开工仪式。在新房建好后,也会挑选黄道吉日,并举行新房仪式方能入住。正如歌词写道:“我要像一只小羊,跳进新房看一看、看看擎天的中柱梁,看看新砌的火塘。我要像一只麂子,跳进新房看一看,看看新做的谷槽、看看新打的镰刀。我要像一把新做的芦笙,吹出九十九首拉祜歌。”表现了乔迁的愉悦心情。

祝酒歌也称祝福歌,一般在过年过节或者重大集会中演唱,老少皆可演唱,曲调优美动听,节奏活泼欢快。《噶么噶卡》 (祝酒歌),采用单乐段结构,为五声宫调式。在旋律上,连音线的使用(见谱例3),抒发了对客人的友好之情,而装饰音的出现,则表达了对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体现了拉祜族善于交际、热情豪爽的风俗习惯。十六分音符和附点节奏的大量使用(见谱例3),把欢快的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歌词大意:朋友们,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请大家喝上一杯酒,祝大家大力饱气(身体壮实),家庭幸福。”歌词中表现了拉祜人民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

谱例3:

拉祜族描述生产生活及风情习俗的民歌多以单乐段变化重复的曲式结构为主,各乐句的旋律主干大致相同,乐句之间重复或变化重复促进乐曲的发展,以五声调式为主,民歌的曲调较为平缓,多使用混合拍子,较为欢快和充满活力。歌曲唱出了拉祜人民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其内容丰富多彩。但大多反映农事劳作的场面,刻画了拉祜族人民日常生活劳作的形象,是真切情感体验的表现。

■抒情传意

随着拉祜族民族文化、当地民俗、地域特征等的发展,产生了具有精神生活所需求的情歌,同时也有对小孩成长的关心和期盼之情以及表达对后辈传授相关知识的叙事歌等。

(一)以歌传情

情歌“发达阔”,是姑娘、小伙子对唱的情歌;内容包括爱情、赞美家乡、歌唱新生活等。在拉祜族,“发达阔”有特定的演唱程序,如相互问候、赞美、试探、依依惜别、相互试探等,歌词富有隐喻和比兴等修辞手法,常在同辈之间传唱。其歌词内容丰富,有表现女子主动向男子表达情意的、有表现初恋时的微妙心情的,也有表现恋爱出现挫折的,体裁不一。

情歌除传递情意外,还具有初见时对彼此的赞美之情。《来哈呀哈阔》(情歌),采用四声部演唱的方式,调式为加变宫的六声徵调式。在旋律方面,其长音上常常使用连线,使四声部在乐句结束处得到缓解,形成声部的统一(见谱例4)。4个声部依次出现形成相互交错的纵横关系,使歌曲更具层次感。“但不知你们喜欢不喜欢我们?我们喜欢你们才来到这个地方”。从歌词中可以看出男生对女生的倾慕之情,用歌声表达心扉,乐曲很好的表现了拉祜族青年男女初见时的好感。

谱例4:

民歌中除传递男女情感外,还有用歌曲传递父母对儿女关心和期盼的情歌。“雅诺阔噶维约”,译为哄娃娃调,一般是小孩入睡时演唱,多是妇女或者中老年女性单独哼唱,歌词多虚词,是为小孩入睡而发出的哼唱,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爱护及期盼的情感。《雅诺阔》为五声羽调式。旋律较为简单,易于小孩入睡,柔和的八度下滑音(见谱例5),表现了母爱之情。长音上连音线的使用,使小孩在哼唱中安然入睡。

谱例5:

(二)以声叙事

拉祜族常用歌曲来记录人类起源及远古史诗的内容,以歌唱的方式诉说民族的发展历程。这类歌曲拉祜语叫作“古阔嘎阔”,译为“讲天上地下的事情”。在年节和农闲时,由长者演唱,一般为独唱,演唱地点一般在家中的火塘边上,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史诗、生产习俗等,具有较强的拉祜族传统文化气息。“古阔嘎阔”演唱内容包括创世史诗《牡帕米帕》、迁徙史诗《根古》、叙事诗《勐属密属》等,大多在年节时演唱,而在农忙时演唱会被认为是懒惰的表现。

在创世史诗《牡帕米帕》中有一段歌词这样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也没有地,没有风也没有雨,没有日月和星星;白天昼夜分不清,到处是迷雾沉沉,这样的日子啊,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那个时候啊世上没有人,只有鄂霞天神,宇宙像一张蛛网,厄霞像蜘蛛坐在中间。”歌词中叙述了拉祜族从无到有的起源过程,可以从中看出其对神的崇拜之情,用歌的方式传递其民族文化。歌手之间有自己的表达体系,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具有较强叙事性的歌曲代代相传,使得他们的史诗及文化得以流传。

《窝塔姆迭米迭塔勿也》是一首叙事古歌,讲述了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的故事。采用了宫调式,旋律围绕着do、re、m i、sol进行变化和发展,终止时有上滑音加尾缀的处理(见谱例6),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色。装饰音及上下滑音的使用(见谱例6),抒发了演唱者内心对拉祜族起源的感慨之情。上下句结构重复变化,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使旋律便于记忆的同时,也提高了该曲的艺术性。“阿朵阿嘎造出了天,菩萨造出了地,天太窄,地太宽,这是为什么?因为天是男的造的,地是女的造的。男的贪睡,把天造窄了。女的勤快,把地造宽了。”从歌词中得出拉祜族人们在对人类起源诉说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因为在其内心深处始终认为女人要比男人更勤劳,而天因此之宽,地因此而窄。

谱例6:

■祭之信仰

拉祜族在历史进程中,他们重视对神的崇拜,常用具有庄严性的歌曲以沟通神灵,祈求神的保佑,用“歌”的方式传递人民内心的信仰。拉祜族的祭祀歌可分为宗教观念歌曲和原始巫术歌曲,各地拉祜族都经历了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等过程,不同的地域和支系其祭祀音乐不同。拉祜族的祭司和巫师不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也是拉祜族群众和神灵世界的沟通者,更是拉祜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祭祀的目的不同可大致分为生产祭祀(送鬼歌)和生活祭祀(叫魂歌)。“送鬼歌”,在他们的生活习俗中,在过年、红白喜事都要唱,将送“鬼”送出去,以祈求家内安宁。叫魂歌,拉祜语为“哈哭”。“哈”译为影子、魂的意思,“哭”即叫、找。在族中如果有人久病不起,就说是丢了魂魄,需举行仪式将魂魄找回来,得病的人才能康复。祭祀歌旋律婉转,节奏自由而缓慢。

咒魔歌,也叫送鬼歌,是在举行祭祀仪式时,由巫师“摩巴”演唱。宫调式,旋律围绕着do、re、sol发展,以平缓的曲调辅以庄严的四五度旋律(见谱例7),形成了祭祀中严谨的场面,体现了拉祜族人民对神的敬仰之心,以求神灵的保护。节奏上使用了舒缓的节奏型,突出了祭祀音乐的非娱乐性和传情的社会功能。

谱例7:

祭祀调,采用二声部结构,为加变宫的六声徵调式。旋律中装饰音的使用,增添了祭祀的仪式感,句末语气词上使用上滑音(见谱例8),为巫师的演唱增加更多的神秘感,从而刻画祭祀中独特的风格特征。采用四度平行二声部重唱的手法,体现了祭祀中的庄严性。繁复节奏型的使用,缓和了乐曲中庄重肃穆的特征,缓解听者困顿之感。

谱例8:

在拉祜族的祭祀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古至今,祭祀仪式在该民族具有重要的作用,反映了他们对神的崇仰和驱鬼离魔的原始信仰,也从祭祀歌中体现其宗教信仰。从创作上看,祭祀歌常用四五度旋律用以表达祭拜过程中的虔诚之心,它所使用的功能和场合也更为仪式化和严肃性。

■总 结

拉祜族的民歌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其调式具有徵调式色彩,也有羽调式的调性色彩,商调式和角调式则较为少用。乐曲结束时强调三、四、五度的音程关系。歌词多为长短句,一曲多用,即同样的曲调可用不同歌词填唱。音乐结构多运用单乐句的加减字变化重复或上下句变化重复,构成方整性乐句。拉祜族的民歌根植于本民族文化,是日常生活在民歌艺术领域的一种再现方式,使拉祜族通过民歌的形式对其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传承作用。

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生存和发展中,拉祜族承载了其整个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娱乐和传承教育,由此使得他们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审美趣味等继续发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映他们注重历史、传承文化的民族信仰。从拉祜族的情歌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其旋律还是歌词,不仅反映了他们在婚姻方面突出恋爱自由,而且体现出他们勤劳、善良、生活的民族性格,也表现了拉祜族女性有思想、有主见的形象。

通过对拉祜族民歌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文化体系中,以民歌传授古理、教授经验、规范行为、净化心灵等,使其每一个生活领域都存在着自己的无字教科书和思想,足以体现拉祜族是一个有文化底蕴、有智慧和具有特质的民族,这一特性也使其思想能与当代的社会规范有机结合,使其厚重而深远的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

猜你喜欢

拉祜族谱例习俗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从“嘎么阔”到“歌”——拉祜族音乐概念系统的变迁
歌舞文化对拉祜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少数民族音乐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