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演进的内在逻辑

2018-11-17种海峰

社会观察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观念马克思主义

文/种海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的演进及其逻辑进展,大致依次经历几个形态:第一种形态是进入中国化主体认识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第二种形态是作为理论与实践中间环节之实践观念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种形态是中国化具体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第四种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第一、第二种形态属于中国化实践尚未实际展开的理论形态,第三种形态是中国化具体实践中的理论形态,第四种形态则是相对独立的中国化实践之后的理论形态。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并循环往复的承接与耦合过程,因而,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的演进就会呈现较为复杂的、多样态的特征。

理论形态之一:进入中国化主体认识范围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包括有两层: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的环境,使它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二是把中国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概括、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而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要求中国化的主体既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真精神有准确、全面地理解,又必须要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基本的掌握。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容,即能够进入中国化主体认识范围的马克思主义则必然是根据中国面临的特定的实际问题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能够成为进入中国化主体“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取决于三点:客观情势、主体需要以及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首先,客观情势。指中国社会各种具体的实际状况,也就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条件与具体环境。社会存在状况决定社会意识,也决定对社会意识的客观需要及其需要的程度。以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例,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内部环境方面,长期以来累积的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和剥削的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外部环境方面,西方列强从主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加紧侵略中国。阶级压迫问题、外族侵略问题相互叠加,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社会危机日趋深重,导致当时中国社会千疮百孔,危机四伏,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处于灾难中的旧中国,当时“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

其次,主体需要。客观的社会实际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能性的一方面,而主体的自觉思想意识则是能动的因素、积极的因素。如果仅仅存在社会的理论需要,而主体没有积极主动地改变现实环境的内在需要,缺失行动的动力和激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不可能的。仍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为例,面对中华民族的危难,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上下求索,不断寻求救亡图存的济世良方。当时就有科技救国、实业兴国、教育兴国、复兴儒学、全盘西化、革命救国等多种方案。正当各种方法都经过一番论证或实践皆行不通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精神为之振奋,从中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与希望。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有机的理论整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从根本上说是内在统一的。按照常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是三个部分同步进行的,但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殊状况及其特殊任务,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吸引他们的自然是其中变革现实的社会革命理论,而不大可能是社会建设理论。事实上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首先从唯物史观开始”。毛泽东在谈到当年对马克思主义学习时,曾经说过读了《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在当时的条件下,毛泽东从《共产党宣言》中只取了阶级斗争学说,并不是偶然的,既是当时中国现实的需要,也是主体实践的需要。借助阶级斗争这个认识工具,毛泽东接受了阶级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具体分析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问题,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作为一种不仅能够正确“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够“改造世界”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恰好满足了中国人的此种需要。

最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产生认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存在许多内在的契合之处,容易得到中国人的认知和感应。例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华文化强调的“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等“实学”传统有许多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主张废除私有制、反对贫富不均的平等思想吻合了中国人所向往的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下为公”的理想传统,更容易引起国人心理上的共鸣。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废除私有制,反对一切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与民族平等,使得在内深受传统封建思想束缚和压迫、在外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和欺凌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其寄予了热切的希望。三是由于中国与俄国有着相似的社会特征。两个国家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东方大国,俄国十月革命取得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的精神,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现实可行性。四是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努力的失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事实,让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与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社会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内在弊端暴露无遗。许多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从崇拜到动摇、怀疑或者反对,在对比与反思中逐渐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接受,并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迅速成为中国先进分子所选择的理想信念。

理论形态之二:作为实践观念的马克思主义

当主体一旦选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对象或内容以后,要把这种理论付诸实施,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加工、制作,对其进行某种理论“变形”,使其脱去理论本然的抽象性,建立起适用于具体实践的实践观念。

从实践观念的角度来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本质上都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观念。由于理论本身的抽象性、层次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与结构和更为具体的实践观念,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时代的发展理念等。

实践观念要比此前的理论观念丰富得多,因为它比原来的理论观念更具体化、更接近实际,包含了为原先的理论观念所无法容纳的更多的内容。实践观念主要体现为社会对象性知识和主体价值性认识。在其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观念则主要由以下三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关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对象性知识,即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状况。例如中国基本国情理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等的认识。二是具体的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想要达到的实践目标,例如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三是为了实现实践目标设计的实施性方案或行动计划,规划未来实践应当先走哪一步,后走哪一步。例如“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施方案是主体依据所处的主客观条件和手段为达到实践目标而预期设计的未来实践过程的构想和蓝图,力求在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充分预测,加强研究与论证,尽量把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因素、各种情况考虑周全,并准备好相应的对策方法,力求少走弯路少受挫折。

无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观念在理论上如何完备、如何科学,不管它的可行性有多大、多强,毕竟还是属于观念形态的理论,其正确性及其正确程度究竟如何?归根到底要通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证明。“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探究依据特定的实践观念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失败或者部分失败的原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严肃、谨慎、实事求是、辩证的分析态度。当出现实践得到的结果与实践观念目的不相符合的情况时,一般不能简单、武断地否定原有的理论认识,不能轻易得出理论就是错误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由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真理与价值等多种因素和关系内在交织构成的复杂的活动系统,同其他社会现象和过程一样,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充满随机变量的动态不可逆的复杂过程,其中哪怕是极微小因素的变动,在一些关节点上,都可以引起实践运动形式的定性改变或异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观念构成要素的对象性知识、预期性目的和实施性方案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和偏差,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导致实践的失误。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中国人民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社会历史行动,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改造活动。社会历史是由有着激情的、怀着各种愿望和要求的人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创造的,但是参与其中的各个人、各种集团与组织的意愿和诉求却不尽相同,常常存在着社会理想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现象,使得其中社会规律的运行与作用方式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与多样性。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社会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观念的建构和检验也必然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实践观念的正确性、合理性往往只有在较长的时段中才能看得比较清晰、才能得到证明。而在最终实践结果出现以前,每个时期每个阶段所产生的结果,都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局限性和相对性。因此,如果实践失败导致实践观念受到质疑、挑战的时候,究竟是哪个环节上出现问题,人们应当科学辩证地把握其中的因果联系,正确地辨别真假、判断是非,进而尽可能对理论及其观念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判别。

理论形态之三:中国化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观念一旦建立起来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活动就可以随即据此现实地开启。作为由一般转变为特殊、由抽象转变为具体、体现主体明确意向的观念,实践观念本身表现出一种始终面向实践领域的积极与主动的趋向态势,具有将自身外在化、对象化的内在冲动。当主体按照实践观念的实施性方案展开活动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活动也随之展开,理念活动转入实践活动。但是,在此时的实践活动中,理论并未缺席,也不可能缺席,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场”。马克思主义先由原先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的一般理论转化为实践观念,再由实践观念转化为此时具体实践过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是之前所建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观念的现实化、对象化,由原来局限于思想观念世界的、静态的理论转化为动态的、发展的、与实践结合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而且要通过正在进行的具体实践来检验、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更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践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和调适,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化实践的指导、校正与引领功能。作为中国化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实践观念中的预见性目的和目标对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活动的感召和定向作用。由于实践目的和目标比较充分地体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作为激励社会成员的力量源泉,因此能够产生一定的凝聚力、向心力,使得主体在革命和改革建设中遇到困难、挑战、挫折和多种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以积极自信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始终认定既定目标,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不懈奋斗,始终不偏离前进的方向。

第二,实践观念中的实施性方案对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规划和设计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尽管这时的理论已经实践观念化了,尽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观念较之原先普遍性、抽象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接近于具体、个别特殊的实际,更能够直接地用来指导实践,但由于客观事物和外部世界广度上和深度上的无限性,加之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时代性的局限性、既定性,所以虽然人们努力制定自认为是科学而合理的实践观念,并尽可能使其周密化,但仍然不可能完全“穷尽”认识与反映实践对象的所有方面和全部属性,具有难以避免的有限性和相对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活动过程中,虽然实践观念与实践目的都是预期的,但其结果以及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则是非预期的,大量的偶然性事件和大量的随机性因素常常会在社会要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中不断地产生出来,可能干扰预定的实践方案、实践路线。这就难免暴露出主体关于对象性知识、实践方案甚至实践目标等方面的局限与不足。此时,就要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才有可能实现预定的实践目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各种偶然性、随机因素的认识与考量,将其与实践观念中实施性方案进行比较,对其可能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效应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进而据此对现实的中国化实践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作出必要的调整或改变,以保证由中国化而展开的社会运动的相对有序与稳定。另一方面,主体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变化的环境条件修正预先的实践观念,重新校正活动目标,补充、修正原有方案甚至选择新的方案。“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批判并纠正各种“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同各种不正确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和思想观念作斗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如此不断交织互动、循环往复,理论一次比一次更深刻更完善,实践一次比一次更深入更顺利。理论推进实践的发展,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又指导新的实践。新的理论与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并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宏伟的历史进程。

理论形态之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涵不仅在于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而且也意味着要不断科学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将中国的具体实践的丰富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抽象为系统的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任何一个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都有其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即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否则就不称其为理论体系,也难以为人们系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大致由以下四个层次的理论部分所组成:第一个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这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第二个层次是围绕中国革命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第三个层次是各个历史时期适应时代特征制定的具体的路线、战略、纲领、方针和政策,如“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国两制”等;第四个层次是重要范畴,如“和平与发展”“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两个文明”“小康社会”“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四个全面”“美丽中国”等。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探索并解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不言而喻,此课题不独为中国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也是当代其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共同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来说是具体的、特殊的,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一般性与普遍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又必将超越一国的范围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实际,深刻研究和把握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在认真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表征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内在根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进行理论发展与理论创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进程得以顺利、健康地继续推进,才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篇章。

余论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区分为进入中国化主体认识范围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四种形态,这仅仅是静态的、相对意义上的思维抽象,而不可作绝对化的理解,因为实际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总是处于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动态运行过程。在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一方面,无论是理论认识还是实践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总体性社会历史过程,其中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等都处于互变、共变及其交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因此,以上四种理论形态的划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从实践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总体性的社会运动,这种总体性的运动依据于一定事实上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实际地发生,其间包含着许多个人和社会集团、社会组织的多种形式、多个层级、复杂的理论认识活动与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持续不断地转化、创造和衍生出新的社会实在和活动结果。不难理解,这种既定的、作为实践对象化以及主体内在本质力量确证的实在和结果,又成为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运动借以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而被纳入实践活动的范围内,进而促使当代中国社会有机体在新的“自然—社会”的条件和基础上开始新的运动、发生新的相应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这种“条件—活动—结果”的互变、共变及其交互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真实逻辑与实质内容。

猜你喜欢

中国化观念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坚持系统观念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宗融先生的时间观念
HIP –HOP AGANDA?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当观念成为艺术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