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改进

2018-11-16胡晶

文教资料 2018年27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学生工作改进策略

胡晶

摘 要: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成长管理与教育培养的主要参与者,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形成的重任。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及水平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挑战。本文从学生视角出发,探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改进策略,以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及水平,为高校整体管理效能的提高提供参照。

关键词: 辅导员工作 学生工作 改进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成长教育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关心和教育每一位学生,促使其健康成长和协调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教育理念对以往高等教育理念形成一定的冲击。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学业辅导、心理健康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业创业輔导等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于一体的新型辅导员工作模式已经形成。学生教育客观层面,要求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加以改正。当然,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又有客观方面的,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和理念看待。可以说,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改进有利于高校整体发展。

一、学生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师生关系认识不到位

新型师生关系为师生之间建立起公平、平等、交流、沟通与合作的关系,也就是说,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层面入手,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平等对待、相互尊重。新型师生关系与以往师生关系不同,不仅是在相互合作中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是基于情感之上建立稳固、持久的合作关系。即学生毕业之后,在职业选择、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受到教师的启发和影响[1]。从实际情况看,部分高校辅导员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不全面、不到位,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从而对辅导员工作产生阻力。与此同时,从学生角度和层面讲,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沟通。

(二)师生交流沟通不经常

研究发现,我国部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不经常、不充分,交流沟通过程存在障碍,长此以往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淡漠,辅导员对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不了解,难免会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一是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不合理,良好的沟通是双方信任的基础与前提,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信息输出、输入的双向过程,如果沟通方式不合理,必然就会影响沟通效果;二是辅导员沟通对象范围过小。通常情况下,辅导员的沟通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或班干部,另一类是学习差、表现不好的“问题学生”,从而忽视与中间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三是师生沟通仅仅停留在表面,交流沟通内容不够丰富,仅仅以学习生活方面的内容为主,忽略学生深层次的需求。

(三)工作决策欠民主

部分高校辅导员工作方面欠透明,决策欠民主,对学生的认同感弱。随着人才市场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大,大学生不仅要通过一系列“证书”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利用优秀学生干部等身份展示自己的事务处理能力。一些学生为了武装自己,刻意讨好辅导员,试图用“走后门”的方式获取证书及一系列荣誉,部分辅导员为了与学生搞好私人关系,通过利用人情关系的方式违规做出不民主决策,使得工作透明度不高,影响工作的民主化决策效率,引起学生的不满,最终影响辅导工作成效[2]。

二、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改进策略

(一)构建新形势下符合学生需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高校作为专业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知识的输出者,扮演着重要的“经营者”角色,高校教学管理模式逐步由“供给者本位”向“需求者本位”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学生视角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改进途径。著名学者理查德·詹姆斯通过研究认为,新形势下大学生需求类型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尤其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十分重视,教师通常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核心载体,师生关系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师生交流与沟通的难度,师生关系趋于淡漠[3]。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量庞大,不仅要参与学术科研成果研究,而且要参与学生交流管理,由于工作强度和压力大,部分教师忽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致使师生关系不够和谐、融洽。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交流、沟通、对话、合作等方式与学生建立了解、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二)强化师生有效交流和沟通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主要指交流和沟通信息的准确、可靠性,是对内外部干扰因素抵抗能力大小的主要表现。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在交流沟通中要建立公平、平等、友好、协商的机制,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对辅导员产生理解和信任,辅导员工作开展才更具针对性,有利于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交流沟通技巧,如果辅导员与学生在恰当的时间内用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沟通成效。另外,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交流和沟通渠道,构建多元化、多样性的沟通交流平台,特别是摈弃传统交流沟通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创新交流方式,优化沟通渠道,增强对话效果。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从辅导员层面讲,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特点的主要抓手;从学生视角层面讲,不仅是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而且是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最终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提高。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认知能力

基于学生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导向的基础性原则,学生思想认知能力的大小及水平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成效。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高校大学生思想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从自我思想深处认识到高校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要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具体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实大学生的思想和大脑;二是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学习能力。大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虚心学习知识,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强化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三是提高职业规划和自我评价能力。辅导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方式,引導和帮助清醒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特别是全面了解自我的优缺点,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辅导员工作改进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策略之一。

(四)提高辅导员专业化工作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养逐步提升。然而,与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市场人才需求相比,一些辅导员专业化工作能力及水平较低,尽管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拥有高学历,从业经验相当丰富,但是能力素质方面与高校学生教育需求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学者柯林斯研究认为,专业作为一种职业资格胜任力的主要表现,可以通过证书等进行强化。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辅导员没有教学任务,只是协调管理,其职责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这显然有悖于新时期高校教育理念。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工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辅导员思想道德素质建设。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参与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和道德素质建设;二是强化辅导员专业理论素养建设。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下,倘若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素养较低,知识专业化程度低,往往会在师生交流沟通中出现受阻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的交流沟通成果,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三是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高校辅导员只有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寻求职业能力持续发展模式,从主观层面入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自我和创新能力,不断充实自我理论知识体系,丰富实践经验,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所需,通过建章立制等手段逐步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标准、规范化[4]。

(五)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和细化,对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结果。《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要结合实际出台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构建完善的辅导员队伍考核评价体系。”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推广,教育模式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多,收费标准的提高,生源质量的差异化,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和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传统模式下的“管理学生”变为“服务学生”,高校市场结构的变化,对辅导员和学生而言,传统“供给者本位”理念已经彻底转变为“需求者本位”理念。基于此背景下,教学服务、社会需求的顺应性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辅导员工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学生满意度成为教学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供给者本位”理念逐步被“需求者本位”理念取代的前提下,我国高校有必要学习和参考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制中的考核评价机制,从学生视角层面出发,以学生为测评主体,客观考评辅导员工作能力,为辅导员工作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语

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高校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辅导员工作能力大小和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养和文化课程学习等能力建设成效的高低。从学生视角层面出发,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改进策略,一方面有利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优化和方式改进,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整体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本文重点研究学生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改进策略,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芳.基于双重职责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原则研究[J].高教学刊,2016(24):160-161.

[2]陈新新.高校辅导员视角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本质[J].江苏科技信息,2016(25):16-17,48.

[3]白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途径——基于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视角[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4):101-102.

[4]何文,吴涛.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党建工作研究——基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角[J].高校辅导员,2011(03):16-18,64.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学生工作改进策略
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