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甘蓝型油菜引进品种的农艺性状分析
2018-11-16赵彩霞
赵彩霞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32)
中国油菜的生产历史渊远流长,根据考古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种植油菜的历史可能长达7000年以上[1]。油菜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苔属(Brassica),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典型的食用油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3]。油菜籽又是人类动物饲料、植物油脂、生物柴油等的重要原料来源[4],油菜在我国分布很广,但是,我国的油菜生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5]。油菜作为西藏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西藏人民唯一的油料作物。西藏年种植油菜面积为3800 hm2左右,产油菜籽约5000万kg,年产菜籽油约为2300万kg,目前西藏人口约281万人,人均年菜籽油消费量为16.0 kg,年菜籽油消费总量达4496万kg,每年食用菜籽油缺口达到2000万kg以上,自给率仅有51 %左右,完全不能满足区内人民的生活需要[6]。
随着我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油菜生产在全区得到了高度重视,油菜播种也面积逐年增加,优质油菜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但从全区总体水平看,油菜主栽品种仍以白菜型油菜品种和和少部分退化严重的良种为主,单产仍旧十分低下,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覆盖率低。本文主要从湖北和青海引进12份品种(系),以及本区的7份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西藏地区甘蓝型油菜品种引种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选育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表1 参试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系)19份(表1),均为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分别来自于青海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科所以及山南市农科所,其中对照为常规低芥酸品种“山油2号”。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自治区农业所基地(海拔3650 m),土质沙壤,前茬作物为青稞,人工开沟于4月3日播种,播前667m2施二胺15 kg、尿素10 kg,5月19日间苗,667m2追施尿素5 kg。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6.7 m×4 m=26.8 m2,10行区,行距0.4 m,株距0.16 m,3次重复。
1.3 测定项目
生育期、株高、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度、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OFFICE和SPSS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系)生育期分析
引进品种生育期变幅在142~158 d之间,8个品种(系)比对照晚熟1~6 d,分别是来自青海农科院的‘青杂2号’、‘青杂5号’、‘青杂6号’、‘杂7216’,西藏农科所的‘藏油12号’、‘127067’、‘126097-2’、‘124081-2’。9个品种(系)比对照早熟1~10 d,分别是来自青海农科院的‘青杂4号’、‘青杂7号’,华中农业大学的‘华油杂61’、‘华油杂62’、‘华协14-3’、‘五志峰’,中国油料所的‘大地95’,西藏农科所的‘京华165’、‘藏油5号’。中国油料所的‘中油510’与对照熟期相同,均为152 d(表2)。
从湖北引进品种的生育期≤对照生育期,青海引进品种的(除青杂4号、青杂7号)生育期>对照生育期。参试品种(系)生育期≤150 d的品种(系)有杂交种‘青杂4号’、‘青杂7号’、‘华油杂61’、‘华油杂62’,常规种‘大地95’、‘京华165’。其中生育期最短的品种是‘青杂4号’,只有143 d,其次为‘大地95’,生育期为144 d。
表2 不同品种(系)生育期记载表
续表2 Continued table 2
品 种(系)播种期(日/月)出苗期(日/月)抽薹期(日/月)现蕾期(日/月)初花期(日/月)盛花期(日/月)终花期(日/月)成熟期(日/月)生育期(d)中油5103/417/424/55/610/616/629/71/9152大地953/417/422/531/510/615/624/724/8144京华1653/417/422/531/59/615/626/728/8148藏油12号3/417/424/55/613/617/628/72/91531270673/417/424/55/613/617/630/72/9153126097-23/417/424/55/612/616/628/74/9155124081-23/417/424/55/613/617/630/74/9155藏油5号3/417/424/55/612/617/628/731/8151山油2号CK3/417/424/55/613/617/630/72/9152
2.2 不同品种(系)经济性状比较
不同品种(系)经济性状表现(表3)。株高和分枝数方面,株高的变幅为115.2~212.8 cm,对照山油2号的株高为170.6 cm,8个品种(系)的株高较对照增加,10个品种(系)的株高较对照降低。株高最矮的品种是青杂4号,只有115.2 cm,比对照少55.4 cm;株高最高的品种是‘杂7216’,比对照增加42.2 cm。分枝数的变幅为5.6~8.8个,对照的分枝数为6.0个,‘青杂4号’、‘华油杂61’的分株数少于对照,其余品种(系)的分枝数均高于对照。
产量构成3因素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单株角果数的变幅为162.2~467.8个,对照的单株角果数为188.6个,‘青杂4号’和‘青杂7号’的单株角果数少于对照,其余均对于对照;7个品种(系)的单株角果数≥300个,其中单株角果数最多的是‘杂7216’,达到467.8个,其次为‘青杂5号’,达到414.5个。每角粒数变幅为19.4~33.4个,对照的每角粒数为29.0个,5个品种(系)的每角粒数大于对照,13个品种(系)的每角粒数少于对照,其中‘青杂7号’和‘大地95’的每角粒数>30个,‘华协14-3’的每角粒数最少,只有19.4个。千粒重的变幅为3.35~4.96 g,‘藏油12号’的千粒重达到最大,其次为‘青杂4号’,千粒重为4.88 g。
表3 不同品种(系)经济性状分析表
表4 不同品种(系)产量分析表
注:产量数字后的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角果长度的变幅为5.3~8.9 cm,对照的角果长度为6.1 cm,13个品种(系)角果长度大于对照,4个品种(系)角果长度小于对照,1个品种(系)角果长度与对照相同;其中‘青杂7号’和‘大地95’的角果长度达到最大为8.9 cm,‘藏油5号’的角果长度最小,只有5.3 cm。单株产量的变幅为9.0~38.0 g,对照的单株产量为16.9 g,14个品种(系)的单株产量大于对照,4个品种(系)的单株产量小于对照;其中‘青杂5号’的单株产量达到最大,其次为‘大地95’,单株产量为30.5 g。
2.3 不同品种(系)产量比较
不同品种(系)产量表现(表4)。小区产量的变幅为5.3~12.1 kg,产量变幅为130.8~301.8 kg,对照的产量为202.5 kg,12个品种(系)较对照产量增加,增产幅度为7.75 %~49.04 %,6个品系较对照产量减少,减产幅度为0.40 %~35.41 %。湖北引进的6个品种均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超过5 %,青海引进的6个品种中‘青杂5号’、‘青杂6号’、‘杂7216’的表现为增产,其余表现为减产。
参试的品种(系)中‘藏油12号’的产量最高,667m2达到301.8 kg,其次为‘华协14-3’、‘中油510’,‘华油杂62’、‘126097-2’,667m2产量分别为291.3、282.5、282.1、267.8 kg,与对照‘山油2号’相比差异显著。中国油料所引进的常规种‘大地95’,产量达到218.2 kg,比对照‘山油2号’增产7.75 %。
3 小 结
油菜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优质油菜,特别是双低油菜品种的育成及推广应用,使油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仅限于产油,而且还扩大到饲料生产,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7]。本文通过对引进的12份品种和本地的7份品种(系)进行田间长势、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湖北和青海引进的甘蓝型油菜在拉萨市4月初春播有正常的生育期,各生长发育期、农艺性状均表现正常,参试品种均能正常开花结籽,并且大多数品种在9月4日前成熟。并且青海引进的品种生育期长的品种产量较高,生育期短的品种产量较低,而湖北引进的品种生育期较对照缩短,产量较对照增加。
参试品种(系)的667m2产量变幅为130.8~301.8 kg,12个品种(系)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为7.75 %~49.04 %,其中9份引种品种,3份本区品种(系),说明可以通过引种进行杂交育种来提高本地油菜的产量水平。10个品种(系)产量较对照增产幅度>10 %,分别是青海农科院引种的‘青杂6号’、‘杂7216’,华中农业大学引种的‘华油杂61’、‘华油杂62’、‘华协14-3’、‘五志峰’,中国油料所引种的‘中油510’,以及本所的‘藏油12号’、‘126097-2’、‘124081-2’。本所常规种‘藏油12号’的产量最高,综合性状优良,可以在西藏河谷农区推广种植。中国油料所引种的‘大地95’,田间长势好,生育期较短,可以在西藏较高海拔区示范种植。引种的‘华协14-3’、‘中油510’、‘华油杂62’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物优质、高产或者早熟育种的中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