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IP是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8-11-16王林生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内涵式资源文化

◎王林生

文化IP是对产业IP的升级,它突破IP在产业发展中具有的行业内核属性,延伸至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文化IP与城市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生态,对推动城市的内涵式发展,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从产业IP到文化IP

IP原本是一个法律概念,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本意为通过智力性劳动获取成果并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伴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及其相关产业链的拓展,产业IP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具有特定品牌影响力和能够可持续性挖掘的文化资源的代称。产业IP是“系统方法论构建的有生命周期的内容符号,它可以是具体的人,可以是文学作品,可以是某一个具象的品牌,也可以是我们难以描绘的某一个差异化的、非物质遗产的继承人。它是故事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稀缺价值,也代表了商业价值的稀缺性和可交换性。”[1]因此,内容的稀缺性或内容所涵括的差异化持续创作能力是成就一个IP的关键所在。通过对IP内容的开发,文化产业以核心IP为基础,成功打通了包含文学、电影、电视、游戏、音乐、表演与出版等产业门类在内的互动文化娱乐产业链,使得优质IP成为颇受传播市场和资本市场青睐的对象。

在当前的发展实践中,既然已经有了产业IP的概念,为何又要提出文化IP的概念?某种意义上,文化IP是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的一个概念,是产业IP内涵与外延扩张、城市文化要素调整升级的产物。城市文化IP在内涵上继承了产业IP所强调的内容稀缺性和差异性,是对城市中特有文化要素进行提炼和挖掘后进行的二次创意。城市文化IP着眼于文化这一在当代城市生活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以知识为基础,以某一核心IP为依托,通过创意设计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生产创造一系列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从而构筑起新的城市文化生态。从总体上来说,城市文化IP是对产业IP的升级,包含了城市的诸多要素,反映了当今世界关于城市创新发展的基本看法。

1.塑造城市形象的创意符号

在城市语境中,城市文化IP是具有高度识别和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它既可以是一个有形的建筑,也可以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乃至一个无形的理念口号。无论何种形式,它均是高度压缩了一个区域的文化价值信息,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征,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文化IP并不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遴选,而是通过被赋予创意,使其能够传达城市的精神、人文内涵和发展品格。

2.聚合利用城市资源的有效载体

城市文化IP超越了产业IP的理念,将其扩展到整个城市的发展之中,更加强调城市产业的跨界融合,城市空间的更新与变化。以IP为核心,社会各领域资源在创意的激发下逐渐打破自身界限,逐步实现文化、经济、科技乃至金融领域资源的协调统一。因此,城市文化IP在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为城市提供了高端起步、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它推动了城市文化从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并按照市场需求,以IP为核心对城市资源进行多维度的重新配置,有效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城市生态的新核心灵魂

文化IP融入城市的过程,就是在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以IP为核心进行相关衍生产品或文化服务的开发培育,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增长点和延伸服务链条,并由此激活城市文化资源,活跃文化消费市场,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进而实现“城市文化”“城市产业”“城市服务”和“城市形象”的协调发展。

文化IP助推城市内涵式发展

“以艺术授权打造城市文化IP”“文旅特色小镇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IP”“大西安的文化IP”等实践活动,凸显出文化IP正日渐成为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城市与文化IP相结合,不仅是文化IP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汇聚了新动能,也在于城市向内涵式的转型发展为文化IP的应用提供了新契机。

内涵式发展是当前城市升级的重要方向,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以资源消耗为动力支撑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切实摆脱城市对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依赖,缓解人口集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亟须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所谓城市的内涵式发展,就是 “不依赖经济外部的力量(如外生的技术进步、外资等)的推动,主要由经济的内在力量(如内生的技术变化、资本积累等)推动的长期经济增长”[2]。在这一过程中,文化IP作为城市的优质资源,为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提供了动力。城市通过知识投入打造以文化IP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并通过IP授权拓展其内容与形式,促进内容创意和公共服务的无限增长,实现地方文化元素全生命周期、全地域和全产业链的开发。这种发展模式依靠创意人才对核心IP的挖掘与衍生,充分发挥创意群体高创意、高文化和高科技的跨界优势,在促进文化IP在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的同时,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从城市运营的角度来说,城市文化IP的提出是城市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重要特征。文化IP参与城市建设意味着城市的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这就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和市场运营主体围绕文化IP不断预测市场、设计市场、策划市场和培育市场。城市的内涵式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固化的工业发展模式,打破了发展的常规思维,更为注重创意的策划、设计、营销和消费,并依托IP不断在创意中寻找发展的增长点,进而提升城市的高质量高品质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多种路径

在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IP根据不同的展现形式,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同层面的推动作用。

1.以标志性景观活跃城市文化氛围

城市文化IP可以是建筑设施、工业遗迹、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和体育赛事等各类表现形式,它们作为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单元,要以其参与和体验性功能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具有差异性的标志性景观,在发挥其地标性意义的同时,要以各种形式融入城市的文化生活,在城市文化生活中承担文化传播、教育及休闲娱乐等功能,活跃和培育城市文化氛围。

2.以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推动城市更新

■ 绿肥红瘦 贾云龙/摄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功能中心的蜕化和转移,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固有城市街区/厂区的功能衰退。然而这些历史遗存并非是没有价值的存在,在创意驱动下,它们能从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在转化过程中成长为城市的文化IP。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8号桥与广州太古仓等承载着工业文明的遗迹,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和济南芙蓉街等承载着传统街巷文化的遗迹,均在向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本转化的过程中,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开发,在空间上赋予街区/厂区以新的城市功能,实现了老旧街区/厂区的更新。

3.以文化授权拓展城市产业链

优质文化IP位于文化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尽管这一存在形式可以以不同文化产品的形态进行转换,但均以此为基础通过形象授权的形式向下游产业拓展,开发影视、舞台剧、游戏、图书和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加速文化产品的内生性增长。艺术授权彰显出优质IP作为产业连接符号和话语体系,在未来文化产业业态开发和模式探索中具有的助力城市文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性地位。

4.以文化价值认同强化城市品牌

城市文化IP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价值和文化认同,也就是说,对特定文化资源的转化开发仅是IP的表层属性,其深层指向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与情感寄托。IP本身就是城市中极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和超级符号,因此,文化IP多种形式的展现就是要将IP本身所具有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城市的各个领域,塑造与文化IP价值观所契合的城市个性、品味、格调、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本,构筑城市具有差异性优势的竞争力。

城市文化IP的内涵和外延都极其宽泛,这也决定了文化IP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路径并不是固态、稳定和单一的,而是始终处在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即某一种路径在其具体实施的操作中,会与其他路径相交织、相联系,进行良性的互动。因此,城市文化IP的概念具有极强的生长性,需以一种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审视、挖掘和提炼,这不仅是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认知城市文化IP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内涵式资源文化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浅析综合类高校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试论高校内部审计如何促进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