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同蒲线机车牵引质量的理论计算与试验查定*
2018-11-15杨江霖
杨江霖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 030013)
按照《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规定,机车牵引质量,应根据线路纵断面、机车类型、供电能力、地区海拔高度、气候特点、站场设备及运量等条件,按《技规》和《牵规》进行科学、周密计算并使用实地牵引试验查定。文中以南同蒲线侯马北至介休段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HXD1、HXD2型机车的牵引质量从理论计算到试验查定进行研究和讨论。
1 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的升级和快速发展和机车布局调整,2017年9月原大秦线运用的部分HXD1、HXD2等新型和谐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陆续调整配置到南同蒲线。目前,HXD1、HXD2型机车牵引质量与SS4G型机车牵引质量一致,侯马北至介休间上行牵引4 500 t,同时规定上行襄汾、洪洞、霍州、圣佛、冷泉、义棠6个车站为必须通过站,圣佛、冷泉、霍州站始发4 000 t以上货物列车时必须双机牵引。由于HXD1、HXD2型机车功率均高于9 600 kW,较SS4G型机车功率6 400 kW高出3 200 kW以上,因此运输部门提出迫切需要提高HXD1、HXD2型机车牵引质量到5 000 t,发挥大功率机车的作用,提高运输能力,增加经济效益。
2 列车牵引计算
在牵引区段内,牵引质量受到最困难上坡道的限制。通过对区段内线路纵断面、电分相设置、坡道位置、坡道长短等分析,确定牵引限制困难区段,利用TB/T 1407-1998《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牵引质量计算公式、列车运动方程式等对困难条件进行理论计算,为实车牵引试验和机车乘务员操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1 机车牵引特性
南同蒲线HXD1、HXD2型机车,轴重均为25 t,有关机车基本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机车基本技术参数
机车牵引特性图如下:
图1 机车牵引特性图
2.2 确定牵引困难区段
南同蒲线侯马北至介休区段,上行方向线路基本走势为上坡,通过查看有关线路技术资料,结合多年以来机车乘务员实际机车操纵情况,确定上行牵引最困难区段在洪洞-辛堡区间K586~K592段,该区段连续上坡,最大坡度12.1‰,有一处电分相(分相中心位置为K587+899 m),且处在曲线段。线路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牵引困难区段示意图
2.3 列车起动能力计算
为确保列车在任何情况下停车后能够起动,在这里,我们按照最困难情况进行计算。假设列车整列停在12.1‰和10.3‰的坡度上,此时列车要起动,列车总全阻力应小于或等于机车起动牵引力。根据《TB/T 1407-1998》,列车在起动时的总全阻力为:
(1)
将有关数值代入式(1)计算,得出HXD1、HXD2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起动总全阻力为794 kN。由表1可知,HXD1、HXD2型机车的起动牵引力小于总全阻力。也就是说,HXD1、HXD2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在该困难坡度停车时列车起动不了。
2.4 列车分相通过能力计算
由图2可知,在该困难区段存在一电分相,该分相为器件式电分相,长度为100 m(断合标间距离)。电力机车通过电分相前要断电,列车靠惯性惰行,通过电分相合闸后,在形成有效加载前,电力机车需经5~10 s的系统自检。结合多年来实际经验及通过分相后的线路坡度,在该困难区段通过电分相合闸时列车速度只要不低于10 km/h,就不会因为加载不及时引起列车途停。为满足列车正常运行和指导机车乘务员操纵,根据列车运动方程和列车合力计算公式,结合多年以来机车操纵经验,对HXD1、HXD2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时在该分相处最低断电速度进行计算。
根据列车运动方程式:
(2)
由式(2)可导出,列车通过电分相时最低断电速度计算公式为:
(3)
式中:v合为10 km/h;ΔS为断电后至合闸间列车运行距离,按断电标至合电标间距离100 m计算;c为机车断电至合闸惰行期间的列车单位合力,c=-(w0+ij),其中w0、ij分别为断电惰行期间列车单位阻力和线路坡度的千分数,ij按照坡度和曲线进行加算取值,单位基本阻力w0按下式进行计算。
(4)
(5)
(6)
为计算方便,断电运行期间的列车单位基本阻力按20 km/h进行计算。
将有关数值代入式(2)~(6)计算,得出HXD1、HXD2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通过该分相的最低断电速度为22 km/h。
2.5 计算坡度计算
计算坡度为列车在计算速度运行时的限制坡度,根据《牵规》,计算坡度计算公式为:
(7)
由以上计算可知,HXD1型机车的计算坡度为7.6‰,HXD2型机车的计算坡度为8.0‰。也就是说,HXD1、HXD2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在计算坡度以下运行时,均能到达65 km/h的计算速度运行。
2.6 起动限制坡度计算
为给机车乘务员操纵提供指导依据,有必要对起动限制坡度进行计算,在乘务员遇设备故障、非正常停车时,根据列车所处坡度情况,决定是否自行起动列车或是请求救援。根据《TB/T 1407-1998》,起动限制坡度计算公式为:
(8)
将有关数值代入式(8)计算,λy按0.9取值时,得到HXD1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的起动限制坡度为9.9‰,HXD2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的起动限制坡度为10.2‰;λy按1.0取值时,得到HXD1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的起动限制坡度为11.4‰,HXD2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的起动限制坡度为11.7‰。考虑到不同机车的性能和机车乘务员操纵水平的差异,从安全角度考虑,日常运用中以λy按0.9取值时计算得到起动限制坡度作为机车乘务员坡道起动的指导依据。
3 牵引试验
按照《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中规定,机车牵引质量的查定需要组织进行实车试验。通过以上对HXD1、HXD2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在牵引困难区段起动能力、分相通过能力的计算,可知HXD1、HXD2型机车在牵引特性、牵引困难区段起动能力、分相通过能力等基本相同,因此结合机车配属运用情况,我们采用HXD2型机车进行了5 000 t货物列车实车试验。
3.1 试验概况
2018年3月13日组织在南同蒲线侯马北至介休间进行了实车牵引试验。
试验列车编组:HXD2-0176号机车+货车重车63辆(4 852 t)+DF8B-5199(备用,自重131t),列车总重4 983 t,列车计长81.6。其中DF8B型机车作为试验预备机车,试验过程中不加力运行,自重计入货物列车总重,防止试验运行中出现困难或起动失败,避免给运输造成影响。
天气情况:晴,无风。
3.2 牵引困难区段起车试验
列车正常运行通过洪洞站后,机车乘务员操纵列车通过K587电分相后停于K587+678 m处,使列车整列处于区段12.1‰的最大坡度上,司机操纵机车满流起动列车,加载1 min速度1 km/h列车起动,加载5 min速度4 km/h走行264 m,加载10 min速度10 km/h走行744 m,加载12 min速度30 km/h走行1 600 m,加载15 min列车到达机车计算速度65 km/h走行4 507 m,机车操纵运行曲线图见图3。
图3 洪洞—辛堡区间起车 机车起车运行曲线图
对试验列车停车位置换算坡度进行计算,换算坡度为11.4‰,略小于机车牵引力使用系数λy取值为1.0时的起动限制坡度11.4‰。
3.3 侧线起车试验
根据机务部门反映,南同蒲线侯马北至介休区段部分车站起车时,由于侧线股道限速影响,始发列车开车后初速度低,遇出站方向连续上坡道有电分相时,由于列车通过分相后合闸速度低,SS4G机车担当4 000 t及以上货物列车牵引任务时存在列车途停的情况,所以在实际运用中规定遇某些困难站牵引4 000 t以上始发列车或天气不良时安排双机牵引,造成调度秩序混乱。因此,根据机务部门建议,选择在最困难车站霍州站进行了侧线起车试验,霍州站上行出站方向线路情况见图4。
图4 霍州站上行出站方向线路情况图
试验列车霍州站4道开车,司机操纵机车满级起动列车,加载1 min时列车出站速度10 km/h走行100 m,加载3 min时列车到达分相前速度27 km/h走行794 m(实际4道侧线限速45 km/h,在机车仍具有提速条件的情况下,为模拟其他限速30 km/h股道发车要求司机操纵列车出站速度不超过30 km/h);机车断电过分相,30s后列车通过分相速度16 km/h,由于列车处于上坡道运行中,列车继续降速运行,最低速度14 km/h,机车合闸后继续加载,运行3 min后列车速度达到40 km/h,机车操纵运行曲线见图5。
图5 霍州站侧线起车机车 起车运行曲线图
3.4 列车运行速度
试验列车从侯马北站开车,到介休站停车,列车实际运行时间204 min,实际纯运行时间174 min,图定纯运行时间209 min。
列车实际运行平均速度:v平均=55.6 km/h。
列车实际运行技术速度:v实技=65.2 km/h。
列车图定运行技术速度:v图技=54.3 km/h。
HXD1、HXD2型机车牵引5 000 t货物列车时,在该区段平均速度、技术速度均高于图定运行技术速度,同时技术速度略高于机车计算速度。
3.5 查定牵引质量
由以上理论计算,通过实车试验,从困难坡道起车、困难车站起车、分相通过能力、列车运行速度、技术速度来看,综合考虑困难区段坡道机车起车慢、天气不良机车黏着力低等因素。试验小组经过讨论,确定南同蒲线侯马北至介休区段上行HXD1、HXD2型机车质量为5 000 t,运行条件辛堡站上行禁止机外停车。
3.6 技术经济性比较
在查定了牵引质量后,对SS4G型机车与HXD1、HXD2型在此区段担当货物列车的技术经济性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技术经济性比较
由于HXD1、HXD2型机车较之现行SS4G型机车无论从牵引质量、运行时间、运行速度方面提高很多。在同等条件下,可提高机车平均牵引总重11%,压缩机车周转时间16.7%,技术速度提高18.2%。
4 结束语
牵引质量的查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际运用当中,要根据牵引计算结果和牵引试验验证,结合具体情况和运输需要,提出以下查定牵引质量的建议:
(1)当牵引质量受限制坡道限制在该坡道起动困难时,当限制坡道较短时,可以允许列车在该区间低于计算速度或持续速度运行,尽量减少补机、双机牵引,避免造成机车浪费。
(2)进站信号机外停车起动困难的车站规定为禁止机外停车站。
(3)结合运量大小、设备条件和市场需求等,考虑空重车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4)查定牵引质量时,同时查定货物列车运行时分,为列车运行图铺划提供技术依据,进而提高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