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工匠精神”贯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全过程问题的探究

2018-11-15刘媛媛田晓娜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工贸学校

长江丛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工匠精神工匠

■丁 雪 刘媛媛 田晓娜/.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工贸学校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一词。同年12月,“工匠精神”一词入选为网络“十大流行语”之一。由此可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被时代呼唤出来。它既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沉稳内敛,又融合了现代管理思维与理念,与社会中日渐兴盛的浮躁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递一种“敬天畏人”的态度与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与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

二、“工匠精神”贯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过程的必要性

(1)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工匠精神”人才。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不断壮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我们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正视我们存在的弊端,多而不精、大而不强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想解决就需要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公民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工作态度去工作,将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需要以“工匠精神”为依托,不断创新发展,奋发图强。(2)“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适用于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工匠人才的重任,而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重任。将“工匠精神”贯穿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工匠精神”,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三、“工匠精神”贯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过程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将“工匠精神”贯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是可行的。要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的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深入挖掘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不断完善和修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使大学生在学习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认清我国未来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二)丰富课余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课余活动是教育教学第一课堂的有利补充,是大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方式,也是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的方式。因此,在“工匠精神”贯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与“工匠精神”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演讲、辩论、手抄报、征文、朗诵、主题班会、文艺演出、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和知名人士宣讲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及联动作用,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立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正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才孕育出了时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必须要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大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入、透彻而又全面的认识,从而领悟“工匠精神”所传递出来的文化内涵和重大意义,教育大学生应当承担起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历史重任。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大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与生活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外部校园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所起到的引领和熏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将“工匠精神”贯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还需要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要善于统筹多种资源来进行“工匠精神”的弘扬和传播。既要充分利用好宣传栏、宣传窗和电子屏等传统的宣传方式,也要抓住时机,利用好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新媒体的宣传方式来开展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