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探索——以农科大学为例

2018-11-15张虎张普光李景妍丁倩

记者观察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困难毕业生

文/张虎 张普光 李景妍 丁倩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已经变成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毕业生自身发展,关系到学校办学实力,也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01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20万,数量再创新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每年毕业生大潮中,还有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或者家庭经济困难,或者自身存在不足,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更加困难。

一、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及其成因分析

就业是大学生自我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高质量的就业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家庭命运,特别是农科院校,农村生源学生较多,很多学生来自于家境贫穷的偏远地区,学生的就业不仅给自己提供发展的平台,也可以帮助整个家庭摆脱贫穷。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问题或家庭、社会因素而导致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包括在性格、身体、综合素质、家庭经济状况、专业等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

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现状

(一)初步建立了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服务工作队伍,但就业指导和服务队伍人员结构及其知识体系有待调整。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和院系承担着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服务工作,但是这部分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并且主要工作任务是整体毕业生就业工作,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日常毕业生管理和就业工作中,在就业困难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工作研究方面投入精力较少,专业化程度需要提高;在就业困难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方面难以系统性地开展;在就业困难学生职业介绍方面资源不足,这就影响到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效果。

(二)基本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制度,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深入性不够。目前,高校已基本实施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一对一”帮扶制度,针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求职指导与服务,但是没有能够在问题发生前期,即困难群体低年级时就展开工作,这样更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帮助学生就业。因此,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需要逐步深入到问题发生前期,进行系统培养、教育、指导。

三、农科大学就业困难学生现状分析

近年来,农科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本文对中国农业大学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农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较大,突出表现在农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需求矛盾突出,以及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工作现状差距明显三个方面。

(一)农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较多。依据公开信息,目前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另外,农科院校学生中来自农村的生源数量较多。多种因素造成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数量较大。

(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用人单位需求矛盾突出。首先是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基础不牢固。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多数依据学校自身办学条件或者经验来设置教学计划,没有对就业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而导致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其次,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脱节,解决问题能力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教学实践环节较弱,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

(三)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工作现状差距明显。受到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农业领域的认可度不高,存在隐性的工作岗位歧视,并且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领域发展滞后,农业领域工作者待遇不高。造成农科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期望与工作现状差距明显。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滞后,这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滞后和严重不足造成的。第一是高中阶段职业指导教育的严重缺失,学生对大学专业设置及社会职业认知不足,造成一大批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第二是大学就业指导不足,目前大学内普遍开始就业指导选修课,但是由于重视程度、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课程容量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第三是部分家长和教育者认知不足,使得学生没有能够及早了解社会,生活在课堂和书本的世界里。其次,农业领域发展滞后。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整体农业发展不平衡、滞后,农业领域的工作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待遇差。大学生在求职时,由于没有能够提前了解农业领域职场情况,对困难估计不足,加上社会舆论的影响,都普遍希望留在大城市工作,造成了就业期望和工作现状的巨大差距。

四、进一步改进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措施

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其就业能力,只有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专业技能、基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四个方面。因此,为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顺利就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开展预防性职业指导工作。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学校要开展以“三级预防”为指导思想的预防性职业指导工作。第一级是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在就业困难问题未暴露时期,通过就业指导讲座,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需求,了解自身不足,唤起学生自我设计与规划的意识。第二级是针对大三学生在就业困难前期,做好早发现问题、早确定问题,早解决问题的“三早”预防措施。第三级针对大四学生求职过程中遇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建立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给予推荐工作。

(二)帮助学生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应依据专业情况,制定合理的、有梯度的就业指导课程。大一注重专业认知和自我探索,让学生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就业领域等,并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自身性格特征;大二侧重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社会实践、自我探索之后,依据自身兴趣确定大学发展方向,并激发学生向自己树立的目标努力;大三加强就业求职技能的培训,让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制作、面试、笔试、求职礼仪等求职之前需要准备的基本技能。通过大学四年的合理规划,让学生不断提高就业能力,修正就业观念,向自己树立的目标努力。

(三)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问题。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应用中。要加强社会实习和就业见习,在职场中去了解职业,发现自身不足,并锻炼提高就业能力。

(四)结合团学工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支持学生组织的发展,组织学生开展就业能力培养相关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营造一种就业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困难毕业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选择困难症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