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中国古代女性诗人李清照与韩国古代许楚姬作品

2018-11-15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流传李清照诗词

■胡 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李清照和许楚姬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国别,可却是两个有着相似灵魂的人,她们都是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女性代表作家,都对当时的文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对李清照和许楚姬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增进对中韩古典女性文学的研究。李清照和许楚姬都是中韩两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不仅她们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多数女性的心理憧憬和生活状况,她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也与古代历史上多数女作家相似。所以,加强对李清照和许楚姬作品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韩古典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其次,有助于了解古代女子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虽然由于出身阶级不同,古代女子的受教育程度和思想内容存在差异,但由于她们所处的封建时代的背景要求,当时社会对女子的要求却是大致相同的,如三从四德、从父从夫从子等,很少有人身自由;而且她们作品中也有许多对普通女子生活的描写,透过她们自身的经历和对其他女子生活的描述,可以分析推测当时时代背景下广大女子的生活实际。最后,有助于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情况。一定的文学作品总是对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即使是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也是通过不同视角对当时社会某些问题和现状的反映,这些社会问题和现状也是作者进行创作的来源。所以,通过对李清照和许楚姬作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时中韩社会发展的现状。

二、李清照和许楚姬作品的共同点及原因分析

第一,作品流传数量较少。[1]据史料记载,李清照的作品中共有“诗文七卷,词六卷,”但现今流传的李清照诗词作品总数也不过几十首罢了;许楚姬的流传作品数量则相对较多,大概有200余篇,但这些与她之前所做的诗文总数相比是在不值一提。那么,为什么她们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这么少呢?究其原因,一是当时她们生活的社会背景,李清照生活于两宋之间,这一时期的政治局面比较动荡,政权交替,战乱不断,人们的生命安全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诗词作品的保存了;许楚姬生活的朝鲜李氏王朝虽然在当时还没有经历政权的更迭,但由于其统治的黑暗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再加上当时许楚姬父兄在政治上的打击,更使得许楚姬的作品难以保存流传。造成她们作品流传较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她们身处的封建制度制度的因素,封建体制是以男子为尊的政权制度,对女子的地位几乎达到忽视的地步,她们的才华也因此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很多优秀作品都没有被当时的社会保存流传下来。

第二,作品前后期风格转变相似。李清照和许楚姬的作品在前期都表现出一种悠闲适意的情态,描写的大多是当时闺阁的闲适生活,到了后期,则都发生了十分重大的转变,风格开始转向忧愁苦闷,更多地突出愁、苦、悲的思想情绪。造成这种共同转变的原因与她们相似的家庭出身和家庭遭遇有很大关系。李清照和许楚姬都出身于官员士大夫家庭,且都是书香之家,因而两人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许多文学书籍,再加上家人的教导培养,更是才名远播,因而她们前期的生活主要来说还是十分闲适幸福的,但后来李清照由于丈夫身死、国家覆灭等原因,身世飘零,许楚姬也因为父亲去世、兄长流放和家庭生活不愉快等原因意志消沉,所以,有着相似遭遇的她们诗文作品的风格在后期都开始向愁、苦、悲转变。

三、李清照和许楚姬作品的不同点及原因分析

第一,后期作品风格转变中蕴涵的情感不尽相同。两者的作品虽然在后期发生了极大转变,也写了很多怀念过去美好生活和对故人思念的作品,但在诗词情感的内涵上还是有所不同,李清照的诗词除了对过去的缅怀,还包含了一些“国仇”的因素在里面,而许楚姬则更多地局限于对家庭不幸的呻吟表达。这是因为李清照不仅经历了丈夫身死的“家恨”,还经历了国家覆灭的“国仇”,所以,李清照的作品有时也会表现出对政事的一些看法,如《夏日绝句》等。

第二,创作风格不同。李清照的词虽然属于婉约派,但也能与婉约中窥见一种豪放隽永的气概,如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表达的便是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情感气概,而许楚姬的诗文作品则相对比较“小家碧玉”一些,她的一些社会诗虽然表达了一定的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但往往不能够直击问题所在,原因就是这只是她借以抒发自身苦闷的一种手段罢了。

四、结语

李清照和许楚姬都是中韩古代著名的女作家代表,她们的才华通过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对当时、当后和当今的文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李清照和许楚姬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中韩女性文学和古典文学的研究,增进中韩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流传李清照诗词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点绛唇
高祥杰
如梦令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