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探讨
2018-11-15李娟
李 娟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佤族是一个在生活中载歌载舞的传统民族,具备大量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素材,其舞蹈风格不仅简朴豪放、大方稳健,并且热情洋溢、坚韧刚强。自新中国成立后,历经相关人员开发编排的《甩发舞》等舞蹈,在各个地区表演后,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从而促使更多人基于舞蹈之上了解了佤族。
一、佤族舞蹈的多元化文化特色分析
(一)佤族舞蹈和佤族渊源的历史相融合,具备朴素的初始风采
因佤族生活的地理区域比较偏远封闭,再加上历史的不断沉淀,使佤族舞蹈保持了简朴的原始风采。比如,佤族创造的木鼓舞,就是一种保留原始历史的宗教祭奠舞蹈。佤族的先人在肃穆的宗教祭奠环节中,为敬奉祖先,为躲避灾难取得神灵的保佑往往是跳这种舞蹈。在跳舞过程中,常常以铓锣、木鼓为核心的演奏器材,用鼓声、呐喊声、锣声等有效配合为主要节奏,韵律带感又非常融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煽动性。跳舞时,所有人均赤足,男生头绑红带,着短裤,女生则头绑白带,长发飘飘,手带镯子,着裙子,两手十分自然地在空中挥动。木鼓两侧分别布置1-2名男生鼓手,手里拿着竹片与鼓锤,周围围着大量跳舞人员。随着演唱者的歌声、鼓声等穿插口号而翩翩起舞。到舞蹈尽兴时舞步豪放,气壮山河,扣人心弦,真实再现原始时期佤族族人和自然对抗的悲戚场景和奋发向上的协作奋战的民族意念,而且也显现出其对女人的尊敬和称赞。这种宗教性的舞蹈,是一种对原始时代佤族历史的艺术回顾,掺杂着简朴的古老风采。
(二)佤族舞蹈和其传统风俗相融合,具备明显的民族特征
风俗,是佤族的先人为顺应环境而确定的一种民族的群体行为。其对提升民族归属感以及向心力,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佤族的风俗众多,例如,年年一月份到春耕前要组织割牛尾的活动。一般以一家为主祭,其他所有组员共同参与。这种活动分为三种:第一种通过一个人率先割掉牛尾巴,接着其他人共同发力去切割活牛。第二种,一个人先把牛固定在树桩上,通过祭司割下牛尾,参与分割牛肉的佤族年轻人列成2组,一组扯牛头及前腿,另一组扯牛后腿及尾巴,之后大小祭司联手,大祭司使用镖刺进肋骨间隙中,小祭祀割尾巴。牛的尾巴要放置在村外,以确保村子的安全,牛肉则由村民们共同分享。不管是何种活动,接下来均要进行歌舞表演。跳舞过程中,全村人手挽着手,以篝火为圆心,朝着一定方向开始唱歌跳舞,同时需要两名或多名演唱者带领唱歌,兴起时常常呐喊鼓舞。舞姿中呈现出坚韧、豪放、激情,而且又夹杂着一丝刚性,这和佤族长时间朴素的生活、生产作业中所形成的豪迈、刚劲、淳朴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
二、佤族舞蹈的社会功效分析
(一)佤族舞蹈赋有认知的性能
舞蹈是一种能通过艺术手段及时展现生活状态的行为,透过舞蹈能认识到佤族族人的民族个性以及现实生活。比如,佤族中年轻女人特别喜欢长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头发散在肩上,不但能体现出佤族女人的气质、洒脱的风采,同时还是女人成熟的标志。佤族新兴舞蹈《甩发舞》,正是展现出此种特征的艺术表现方式。舞蹈不控制人数,大部分动作是前、后、左、右的甩头发等。音乐韵律从慢渐渐加速,甩发的速度也随之提高,气势磅礴,体现出佤族女子潇洒简朴、热情洋溢的个性以及生活风俗,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人们常常由此舞蹈了解佤族及佤族的历史。
(二)佤族舞蹈具备教育的性能
佤族的先人往往利用宗教拜祭、节日仪式、民俗习惯等活动,把所有方面的知识,以舞蹈的方式传递给年轻人,让其接受教育,这不但展现出佤族先人的智慧,同时还顺应了佤族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比如,沧源佤族每年在六月份都要组织祭奠寨新桩的仪式,村里所有人员都要围在一起边唱边跳。与此同时,佤族人民还利用一部分生产型的舞蹈内容,比如,建房歌、收割歌等方式,向年青一代讲解诸多关于生产的技巧以及劳动知识。尤其是在后期诞生的舂新米等诸多舞蹈,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就更为突出和有效。真正做到了在舞蹈中学习,在舞蹈中思考,是一种生动形象、又非常奏效的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推广和宣扬。
综上所述,对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特点和社会功能的探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积极保留佤族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革新,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注释:
①李少丹.民族舞蹈演员的角色塑造——以佤族舞蹈作品《火》为例[J].艺术教育,2017(Z6):117-118.
②张璇.简论佤族舞蹈的审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S1):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