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夫妇》
——直击心灵的温情
2018-11-15郭一铭
郭一铭
(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克莱默夫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它荣获了五项奥斯卡奖;它以回归传统的温情,留给人无限的思考。《克莱默夫妇》的导演罗伯特·本顿“轮回”般的艺术构思、独特的影片镜头处理技巧,促使其成为好莱坞重回传统电影潮流的标志性影片。相比于影片所反映的女权主义社会思潮,家庭生活中的温情更能唤起人们心底的爱,更能凸显好莱坞电影的传统回归。本文从叙事艺术、表达主题、镜头技巧、音乐美学等角度出发,分析电影“回归”的主题思想和直击心灵的温情表达。
一、轮回般的独特构思,凸显爱的温暖
《克莱默夫妇》是罗伯特·本顿执导的最著名的影片,它的优秀体现在其轮回般的叙事艺术上,影片中有很多组对应的画面,这种前后照应的场景鲜明展现了主人公的改变和情感的倾向。父子二人两次合力做早餐的场景是影片的经典片段,第一次合力做早餐是在影片开篇,在母亲乔安娜离开的第二天早晨,父亲泰德手忙脚乱地给儿子比利做早餐,他不停地抱怨着、咒骂着,彰显了泰德因为之前从未关心过家庭而暴露出的慌张,以及父子关系的僵化。而第二次编剧则有意安排在了影片末尾,在乔安娜要来接比利的早上,父子二人在做早餐时默契配合,无声中充满着情感。泰德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父亲,父子关系的亲密与父爱的无言不再需要额外的修饰。在影片的一首一尾,在轮回的情节中看到了一个父亲的转变。
导演在叙事中有意无意地用似曾相识的画面,将整个片子连成一条线,而温情则流淌于整部影片之中。影片中三次展现电梯中夫妻二人面对面的场景。第一次是乔安娜离家出走时;第二次是法庭审判后道歉时;最后一次则是在影片的结尾,妻子放弃领走孩子,征求丈夫的同意后去看望比利。这种独特的构思让我们在分离中能感受到家庭温情的回归。电影中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温暖心灵的主题作了铺垫,父爱的回归与母亲的理解融化在最后电梯升起的瞬间,给饱受心灵创伤的人们一种慰藉。
《克莱默夫妇》充分体现了这种轮回式的构想,摒弃了故事发展到底的平白直述,在前后照应中,体现主人公的成长,凸显其所呼吁的回归家庭、社会以及人们之间和解的主题。导演的这种叙事构思,使观影者能够对影片发展进行联想,关注到导演轮回重复的画面,在心灵上形成共鸣。
二、深刻的社会反思,回归家庭温暖的主题
影片除了反映女权运动兴起的主题外,更深刻的主题在于对父爱以及家庭温暖的思考。20世纪70年代,美国单亲家庭数量激增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片中所表现的家庭与事业的矛盾是一个普遍现象,情感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冷漠。许多美国青少年面临着家庭破碎的危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克莱默夫妇》探讨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回归传统的道德,给在冰冷现实中的美国人民带来了心灵抚慰。影片的英文名为《Kramer Vs Kramer》,凸显了男性与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对立。导演在矛盾的展现中,始终没有放弃“爱”的存在,希望唤起家庭温暖的回归。影片最终父亲完成了转变,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母亲虽然含泪放弃了孩子,但知道了“家”的真正含义。
父爱是这部影片另一个温暖的主题,也是直击心灵的另一种展现。泰德的父爱形象是成功的。为了孩子,他付出了种种努力。跟随着电影的镜头,一个真正的父亲正在改变,正在“回归”,回归家庭,回归温暖,父爱的温暖流淌在每一个观影者的心间。
三、巧妙的镜头与景别运用,加强感染力
《克莱默夫妇》在电影技巧的运用上有着高超的魅力,镜头与景别的综合运用加强了电影带来的心灵冲击。影片在镜头上使用的是很纯熟的新好莱坞的镜头特色,即不夸张,尽量掩饰镜头运动,服务于叙事,在空间的连贯性和真实感的传达上基本无可挑剔。《克莱默夫妇》的所有镜头,都依赖于对故事中某一小段情节的理解,摆脱了好莱坞电影技术掩盖故事的艺术形式,整体上呈现一种“慢”的节奏,让人们更能关注到故事的本身,感受家庭现实的温暖,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传统美学的回归。
在景别运用上,《克莱默夫妇》将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进行了综合运用,符合不同场景的情感体现。影片伊始,母亲的出场是正面特写加中景,她轻轻抚摸着孩子,眼角流着泪痕,体现了与儿子的亲近感,并为随后的离家制造反差。影片结尾也是对母亲在电梯上的特写,她的脸上又留有泪痕。特写镜头的运用充分体现着女主人公的情感,首尾的特写使乔安娜从周围环境中凸显出来,强调的效果。我们感受到母亲强烈地爱着孩子,有着极端的不舍。但她明白了家庭温暖的真正意义,也许放手是爱最好的表达方式,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感染。
法庭辩论则是电影发展的高潮部分,镜头在全景与近景中转换,对泰勒的捕捉,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进行了细致刻画。他认识到了自己疏忽家庭的问题,理解乔安娜离家出走的原因,父子的温暖给了他别样的感受。《克莱默夫妇》通过景别的转换,体现主人公不同时期的心理感受,从而揭示家庭回归的主题,让观影者深深融入其中,为故事的走向担忧,为故事的发展紧张,为泰勒与比利之间的父爱感动。虽然家庭没有挽回,但是乔安娜的眼泪证明了一切,爱的回归已经直击人们的心灵。
四、声画美学与剪辑处理,增添艺术色彩
声画应用是增加电影艺术色彩的重要手段,罗伯特·本顿的《克莱默夫妇》不仅在故事上贯穿着温情的主题,在背景音乐以及画面色调的选择上也带有一种温暖。他对电影技艺的娴熟运用,使该片堪称电影古典主义的完美之作。影片开始的小提琴曲轻快、悦耳,让观影者认为这部电影的最终结局是回归温暖。配乐整体上以短小灵动的吉他为主,有20世纪70年代电影独有的俏皮和生活化的气息。温暖的背景音乐贯穿着整个剧情的发展,始终让人沉浸在父亲与孩子的亲情之中。同时,温和煦暖的色调是影片主要的画面色彩。导演对蒙太奇手法的细腻运用也是影片的一大艺术特色。《克莱默夫妇》实际上由几百个镜头剪接而来,罗伯特·本顿在剪切时减少凌厉的蒙太奇手法,将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故事与争夺孩子的故事很自然衔接在一起,用细腻的方式保持了作品整体的温和风格。
五、结语
《克莱默夫妇》可以看作是好莱坞电影在新旧交替时的一次调和,它摆脱了好莱坞商业化的发展浪潮,立足于生活中的小事。影片无论是主题内容、构思方式还是电影艺术的技巧方面,都体现出“回归”的主题以及温暖人心的力量。它力求通过自己的叙述语言,改变美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嬉皮士”的风格,引导人们回归80年代的传统美学。影片引发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思考,在冰冷的社会中唤醒“家”的温情,给同时代以及后代人带来心灵的冲击。
[1]蔡红玉,姬振亭.影片《克莱默夫妇》对现代生活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2,(23):111-112.
[2]杨晓燕.《克莱默夫妇》——传统家庭观念的回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2):403-404.
[3]桑玉萍.从话轮转换看《克莱默夫妇》中的父子关系[J].电影文学,2010,(22):85-86.
[4]奈·阿尔芒都,朱角.《克莱默夫妇》的摄影艺术[J].世界电影,1982,(01):21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