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分析
2018-11-15周靖杰郑婉霞
周靖杰,郑婉霞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音乐剧起源于十九世纪,第一部作品诞生于英国。因音乐剧将戏剧和音乐有效融合在一起,比较直观浅显,所以在表演过程中包含大量的戏剧元素以及为大众所青睐的幽默情节。音乐剧一出现,就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向全球蔓延,一度在上个世纪成为音乐行业中备受大众广泛关注和认可的艺术形式。
一、内容里的民族性表达分析
民族色彩浓烈的作品必然能让人民达成高度共识,音乐剧民族化的最关键媒介就是音乐剧的主题内容。我国传统戏剧艺术广博高深,沉淀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是我国原创剧本创作的核心灵感动力,可将其作为一种源源不断提供有效资源的艺术珍宝。如《秋千架》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音乐剧,其在黄梅戏代表剧目《女驸马》的基础上二次创作而成;《芳草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话剧《真情假意》;《日出》更是基于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同名话剧衍生而来。以上这些经典剧目均是对经典作品的再创作,不但赋予了经典全新的生命活力,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与此同时,关注年轻人爱情故事的现代民族主题同样是音乐剧创作的来源,比如:到现在还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冰山上的来客》,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同名电影,此音乐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曾唱红我国半边天的经典曲目,它融合了我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音乐以及舞蹈,并以先进的舞台展现形式呈现。
二、表演中的民族性表达研究
音乐剧具备明显的现代化、多元化演出特点,内在的舞蹈部分固然是音乐剧的核心构成内容,但是要让我国的音乐剧带有民族色彩,就必须积极体现其民族载歌载舞的特点。对一个优秀的音乐剧来说,舞蹈不但能成为台上“动态的雕像”,使大众感受到审美的艺术,而且还能利用相应的肢体动作对剧本以及音乐无法承载的感情、思想进行全面呈现,之后再传递给大众。从这一角度来说,我国音乐剧的发展是具备先天优势的。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幅员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聚居生活,并且各个民族的人民都可以做到边跳边舞,不管是盅碗舞、大秧歌,还是扁担舞、甩头舞等,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在长时间的实际积累中早已形成了独特的、备受观众青睐的民族舞蹈呈现形式。所以,在音乐剧的舞美创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若能积极利用民主舞蹈中的特点要素,而且对其进行转变和结合,并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便能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景象、丰富多彩的服饰还有饱含民族色彩的舞蹈呈现,进而让音乐剧变得更富吸引力。
比如,蒙古族现代音乐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在这部蒙古族的舞蹈音乐剧中,马头琴、长调、蒙古民歌以及舞蹈中马步、柔肩等动作让观众赞不绝口;再比如《山野里的游戏》是由东北二人转以及秧歌构成的,其中充斥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东北人民豪放朴素的人物特征,同时利用了现代舞结合民族舞,将流行音乐和现代音乐有机融合后添加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大众游戏等舞台演出方式,让此音乐剧的内容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也更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此音乐剧不但在国内深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而且还在国外巡演了上百场,受到外国观众的喜爱和认可,由此带来了良好的票房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三、音乐的民族性表达探究
音乐剧不但有灵活的故事内涵,而且还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感官上的全面冲击,从而使大众产生欢愉的心情,进而被诸多观众接纳和认同。换句话说,音乐剧之所以能源远流长的关键动力在于剧目中的音乐。中国音乐风格带有浓郁的区域特征。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民化的戏剧音乐资源十分广泛,所以,在民间戏剧条件下开发中国音乐剧具有先天优势。
比如,《希尔顿烟雾》这部音乐剧,早年由我国某省的一个民间剧团制作演出。在表演过程中,此音乐剧不但将当地的民间舞蹈和当代舞蹈有效融合起来,并且还开创性地将拉魂腔的节奏和流行音乐韵律也结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靓丽景象。在当时,此剧团凭借这一音乐剧承包了第3届艺术节9项大奖。再例如,关于《秋千架》这一音乐剧,不管是整体主题,还是舞蹈和音乐素材,全部来源于黄梅戏,但此音乐剧和以往黄梅戏又存在诸多差异。首先,此音乐剧将黄梅戏唱法作为重要基点,并对其在歌曲方面进行了调节。其次,此音乐剧在乐器选用上使用了管弦乐化的专业搭配。最后,《秋千架》在舞蹈类型、戏剧构造以及服饰穿着、舞台灯光、化妆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现代化呈现,不但让我国观众在欣赏时倍感亲近,而且还让一些外国人在观看过程中觉得新奇,因此被称之为戏曲音乐剧。
综上所述,对我国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展开分析和探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人员要对此加以重视,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不断优化音乐剧的构造以及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搭配,让其符合时代发展特点,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实践中及时发现不足并解决不足,全面促进音乐剧的深入发展。
注释:
①孙熙然.对比西方音乐剧要素浅议中国音乐剧民族化发展[J].音乐时空,2015(10):65+72.
②梁鹤.现状与路径--对中国音乐剧民族化发展的思考[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02):20-22.